黑旗軍幕府衙門明淨堂此日趙忠信召集申世襲、辛贊、王剛、雲書海、厲擎慶、沈衝等人已經在此議事。

“申長史,廣試之事進行的如何了?考生已經考完了罷?選錄之事怎樣了?”

趙忠信問道。

因黑旗軍首次廣試,來應試之人較少,因而三天就考完了,接下來就是鎖院閱卷、選錄之事了。

趙忠信取消了以往朝廷一些不必要的鎖院閱卷手續或步驟,在不影響公平錄取的情況下,儘量簡化過程,並嚴令提高效率。

“節帥”申世襲答道:“各科已進行完畢,鎖院閱卷正在進行,估計就在這兩天就能出結果了.”

趙忠信點頭接著問向辛讚道:“辛公,文試中可有中意之士?或者說是否有適合我黑旗軍的大才?”

辛贊搖頭道:“下官粗略的看過了每一位考生的答卷,其中誇誇其談居多,至今為止未發現有才之士.”

這也難免,趙忠信心中暗道,真正的有才之士或者大才是不會前來應試黑旗軍這個莫名其妙的廣試。

前來應試廣試的文人本就稀少,而真正的有才之士或者大才也是非常稀少的,這種人才本來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算是有,人家可根本瞧不上黑旗軍這種靠造反起家,割據一方的諸侯。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那些大才幾乎目標都是宋朝廷,甚至金國、西遼、西夏等等,怎麼可能看得起黑旗軍?他孃的,趙忠信心中有些惱怒了,滾他孃的大才,老子自己幹了。

目前黑旗軍最緊要之事乃是立法,或者是變革宋刑統,使之能夠成為適合黑旗軍發展的一部法典或者條法。

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目前宋刑統有許多弊端,如根本無法解決三冗現象,無法解決三冗現象,就將使三冗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到最後將會嚴重拖累朝廷財政,嚴重增加百姓負擔,最後就是死路一條了。

宋朝廷其實也知道了這些嚴重的問題,也想解決這些問題,但若變法解決這些問題,必將觸及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觸及官僚集團、士人階層的利益,這樣一來,各種變法均會以失敗而告終。

如宋仁宗慶曆年間的慶曆新政,當時官僚隊伍也是龐大,行政效率低,百姓生活困苦,遼和西夏威脅著北方和西北邊疆。

於是范仲淹與富弼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十項以整頓吏治,實行慶曆新政,可最後因新政觸犯了貴族官僚、士人階層的利益,因而遭到他們的阻撓。

五年初,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等人相繼被排斥出朝廷,各項變革也被廢止。

慶曆新政也以失敗而告終。

其後至宋神宗熙寧年間,朝廷財政入不敷出,嚴重虧空,同樣存在與宋仁宗時期同樣的問題,於是就進行了一系列的變法。

王安石變法在宋神宗駕崩之後,太后掌權,司馬光重返朝廷之後被完全廢除,同樣也以失敗而告終。

王安石變法失敗究其根本原因同樣是觸犯了中、上級官員、皇室、豪強和高利貸者的利益,最終被罷廢。

因而數次變法失敗後,宋三冗問題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形成了死迴圈,無法救藥了。

除了三冗問題,宋還存在著其他嚴重的問題,如宋推崇祖宗之法,祖宗之法不可廢。

宋太祖對於文士的任用,更多地著意於建構統治秩序,著意於文武制衡,即透過重用文士以抑制武將權勢膨脹的趨勢。

北宋前期的文武關係調整,是透過文武分途與文武定位實現的,但趙宋的政策,特別是太宗朝的治國馭將方針,明顯地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並最終構成為趙宋“祖宗家法”的重要內容。

強幹弱枝、守內需外、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長期將武將排斥在朝廷決策層之外等等,這些均是祖宗之法的產物或者說是怪胎。

長此以往,宋代文治達到了極致,可卻是自廢武功,成了一個經濟非常發達,可武力卻是慘不忍睹的怪胎,對外戰爭是屢戰屢敗,被外族揍的滿地找牙,丟盡了臉面。

金國、西遼、西夏等等可不是重文輕武,反倒是武將集團長期把持朝政,至於經濟好不好就那麼回事,沒錢了就在大宋這塊肥肉上啃一口就是。

黑旗軍沒有這些問題,黑旗軍掌兵的幾乎都是跟隨趙忠信多年的弟兄,普通士卒也幾乎是由滇東三十七奴隸組合。

黑旗軍到目前為止沒有形成貴族集團,沒有形成官僚集團,沒有形成士人集團。

黑旗軍目前就像一張白紙,因而不能夠再繼續以宋刑統為自己的治世條法了。

黑旗軍必須變革,必須革除一切弊端。

目前黑旗軍變革也許也會觸及道廣南路、福建路一些豪強官紳的利益,但畢竟只是廣南路和福建路部分,範圍較小,規模也不大,並且這些豪強官紳並不是黑旗軍的權利集團,因而阻力肯定相對較小。

雖阻力較小,但也不能忽視,趙忠信心中暗道,趙忠信心中早已有了許多緩和這些矛盾的措施,不但能緩和這些矛盾,而且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利益。

黑旗軍變革宋刑統已經是刻不容緩了,必須馬上進行了,否則白紙被染成了黑色,將會使黑旗軍今後之路更加困難。

“申長史,再說說王文公變法之事罷,當時他是採取了哪些措施?”

趙忠信問道。

趙忠信早已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申世襲、辛贊等人,這些天也重點是討論這些方面的問題。

申世襲、辛贊等人均是進士出身,對這些方面非常瞭解,對朝廷弊端也是非常瞭解,同時也是黑旗軍主要的施政之才。

申世襲點點有接著說道:“節帥,王文公變法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分別是機構變革、稅賦變革、興修水利、軍制變革、科舉變革,其中機構變革主要包括市易法、保甲法,稅賦變革主要包括方田稅法、均輸法、青苗法與募役法,興修水利鼓勵各州府興修水利,軍制變革主要包括裁兵法、將兵法、保馬法、軍器監法等,科舉變革包括三舍法、貢舉法.”

“這些措施聽起來都很不錯啊,為何王文公的變革很快就被廢除了?”

趙忠信問道。

這些變革聽起來還是很不錯的,基本上是針對宋朝廷存在的弊端,若能長期執行下去,沒準能夠富國強兵呢,趙忠信心中暗道。

“節帥,主要是黨派之爭造成的,還有就是用人不當所造成的.”

申世襲答道。

辛贊也開口道:“除此之外,王文公變法是富國強兵,可是窮了百姓,是取民財而入國庫,是與民爭利.”

趙忠信聞言點點頭,沉吟良久後說道:“先說說青苗法罷,為何青苗法推行不下去?反倒是成了勞民傷財之舉了?”

青苗法等等涉及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因而趙忠信想先了解青苗法。

“所謂青苗法,就是規定以各路常平、廣惠倉所積存的錢穀為本,其存糧遇糧價貴,即較市價降低出售,遇價賤,即較市價增貴收購。

其所積現錢,每年分兩期,即在需要播種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願原則,由農民向政府借貸錢物。

收成後,隨夏、秋兩稅,加息兩成或三成歸還穀物或現錢,按照熙寧二年九月條例司頒佈的規定,百姓借貸是自願的,各州府不得強行攤派。

還貸的時候,願意還錢就還錢,願意還糧就還糧,還糧按照市場上的平均價格計算。

如果遇到自然災害,允許在下一個收割季節再還,不得催要.”

申世襲緩緩的說道。

趙忠信聞言讚許道:“此舉可使百姓在青黃不接之際不至於沒有銀錢或糧食而耽誤了農時,亦可避免民間高利貸.”

“節帥所言甚是.”

申世襲微笑道:“可王文公想法是好的,但執行起來卻是大相徑庭了,往往各州府官吏強行借貸,強行要求百姓借貸,強行攤牌,不但要求農夫借貸,甚至還要求城鎮居住的百姓借貸,除此之外,一些不能識文斷字的百姓要想借貸,於是求助於官府官吏,之後這些官吏就隨意寫上借貸數額、息錢數額,到了最後一些州府的息錢竟然達到了本錢的數十倍之多,百姓苦不堪言,因此百姓寧可借高利貸也不願意在官府之中借貸了.”

趙忠信聞言愕然道:“這是為何?難道朝廷不管嗎?”

趙忠信其實也明白了一些,主要是朝廷太多於善待士大夫了,若換成自己,抓住一些為首的來個滿門抄斬,看誰還敢再犯?“節帥,朝廷是明令禁止強行攤派,朝廷在青苗法實施三個月後就再發詔令,要求巡視員認真檢查,發現違令官吏立即通報,可仍是屢禁不止,究其原因乃是州府官吏功利之心作祟,借貸的越多、收到的息錢越多、百姓感恩之心越多就表明政績越佳,就越有可能升遷,而百姓感恩之心是他們說的算,是可以假冒邀功的.”

申世襲說道。

“真是豈有此理!”

趙忠信怒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磐堂

塵市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