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羅志學結束了對河北武器公司的視察後,當天晚上順勢舉辦了一場國防工業以及軍方的聯合會議。

會議的主體就是如何研究、生產以及使用更加現代化的先進武器裝備。

羅志學要求各國防單位要立足於產研銷一體,從軍方的現實需求出發,研發更好,價效比更高的武器裝備。

尤其是線上膛武器的研究以及生產上,不管是線膛火炮還是線膛步槍,目前的生產成本還是太高了,要求各國防工業單位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進一步提升線膛武器的效能,同時還要大幅度降低現在的生產成本。

四五十楚元一支的後裝線膛步槍,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成為大楚帝國陸海軍下一代的制式武器。

太貴了,軍方根本裝備不起。

至少也要把成本壓縮到二十楚元以下,才具備大規模裝備的可行性。

此外針對線膛火炮的問題,羅志學提出了在中小口徑的線膛火炮,是不是也可以黃銅彈殼定裝炮彈的方式,解決漏氣問,從而實現中小口徑後裝線膛炮的生產呢?

而針對大口徑後裝線膛火炮的研究上,因為彈藥重量,設計的時候需要調整發射藥數量的情況,無法使用定裝炮彈的情況下,也需要繼續對閉鎖結構進行深入研究,爭取早日解決大口徑後裝線膛炮的漏氣問題。

還有非常重要的線膛火炮的身管壽命過低的情況,也要持續改進原材料以及加工工藝。

“目前的線膛槍支的生產中,已經開始使用鋼材料作為原材料了,那麼中小口徑的火炮上,時不時也能夠採用全鋼材料來生產呢?”

“當然,之前前裝線膛炮所採用的內層鋼材外層熟鐵相互結合的炮管材料模式,也是一種有前景的模式,需要繼續投入力量進行研究.”

“不管是什麼技術路線,只要有一定的成功可能性,那麼我們都不要放棄不搞!”

“現在不知道最終什麼技術路線更好,更容易實現,怎麼辦?”

“那就齊頭並進,一起展開前期的技術研究,進行一系列的理論驗證和試驗,畢竟我們有五家武器公司嘛,不用五家一起都在一條道路上打的頭破血流,完全可以各自選擇以條不同的技術路線去研究嘛.”

“到時候誰家做出來的產品又好又便宜,那麼軍方就採購哪家的產品!”

“如今是產研銷一體了,原來的諸多研究所也都已經下放到了各武器公司,不再是以前的那種上頭定任務,兵工廠生產,然後直接分配到軍方了.”

“各武器公司需要對自己的員工,對企業的未來負責.”

羅志學這一番話,是對國防工業的一票文官們說的。

但是說完後,又是對一票軍方將領們道:“軍方這邊呢,也要立足於現實出發,之前朕聽說過,說是寧願拿著刺刀和敵人廝殺,也不願意使用線膛武器!”

“這種論調不好,既然有了好武器為什麼不給將士們用?”

“貴?新研發出來的武器裝備肯定是貴的,這不貴國防企業怎麼收回龐大的研發成本?”

“但是因為貴就不賣了?就等著過上十幾二十年等著新技術持續進步後,做成了白菜價再採購?”

“你不買,他不買,國防工業怎麼活下去?怎麼暫開後續的研發?以後還要不要投入龐大的資金進行各種新式技術研發了?”

“而新產品也不是一直都貴的,開始小批次採購的時候貴一些,但是這採購數量上來了,時間逐步過去了,價格自然也就慢慢降低了!”

“軍方還要多扶持國防工業的健康發展,不能一味的追求成本控制,很多事情你沒法太過計較成本控制的.”

說實話,羅志學對陸海軍那種鐵公雞一樣的軍事採購模式有些意見!

尤其是陸軍那邊進行各種軍事採購的時候,一向來都是小氣的很,不僅僅要好,還要便宜……如果無法兩者兼得,那麼他們就會要便宜的……

十六型前裝線膛步槍在近衛軍都服役好幾年了,但是陸軍愣是不大規模採購裝備,反而是繼續折騰破滑膛槍……

本來二十一年式火帽擊發滑膛槍就應該是最後一款滑膛槍了,結果陸軍硬是搞出來了一個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滑膛槍,而且還生產了幾十萬支……按照這節奏下去,再過幾年,恐怕都奔著百萬產量去了。

說實話,這有些扯淡,明明在近衛軍前裝線膛槍都已經服役好幾年了,後裝線膛槍也搞出來準備小批次採購裝備試用了,陸軍竟然還在大規模採購滑膛槍……

你說價格貴……尼瑪,你陸軍不大批次採購,人家兵工廠怎麼壓低成本?

你現在就給兵工廠下一百萬支後裝線膛步槍的訂單,人家兵工廠立馬就敢給你來一個價格腰斬,二十多楚元也能夠給你搞出來。

武器也是工業產品,而工業產品這東西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時候,其平均成本就會越低。

因為生產線成本、研發成本會被攤薄。

因為研發費用以及生產線費用是恆定的,你採購一萬支需要投入這麼多,採用一百萬支投入也要這麼多。

更不要說隨著大規模生產後,生產技術會持續的進步併成熟,兵工廠就能夠持續解決諸多生產的問題,並進一步壓縮生產成本,最終也會降低整體的平均成本。

陸軍一邊不願意給大量的訂單,一邊又想讓人家兵工廠降價,這不是耍流氓嘛。

羅志學一邊說國防工業一邊說軍方,把兩邊都說了一遍後,這才緩了緩神情,隨後對河北武器公司的戴勇言道:“你回去把組織人手繼續對金屬子彈進行研究,爭取早日用在後裝線膛步槍上.”

“還有把十八型步槍的生產線搞出來,再搞一個騎槍版本,先讓近衛軍採購萬把支步、騎槍,用來裝備近衛第二師.”

“還有,組織人手研究研究十六型前裝線膛步槍的後裝改裝方案,這花了大價錢採購的東西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落伍不是.”

戴勇言道:“十六型步槍的後裝化改裝方案我們之前已經展開過研究,總體問題不大,畢竟我們有著完善的後裝槍機結構,而且改裝的成本也不會太高,大概……”

說著的時候,他翻看了自己手中的小記事本,繼續道:“改裝成本每支應該能夠控制在五楚元左右.”

改裝槍機成本的確不是太貴,大楚帝國的十六型步槍以及新的十八型步槍之所以這麼貴。

主要是因為採用了全新的槍管材料以及加工工藝,並且加工精度遠遠超過了二十一式二十三年式滑膛槍。

而要達到這樣的加工精度,那麼就需要採購一系列的最新式的高精度加工裝置,建立全新的生產線。

再加上前期的龐大研發成本。

最終這些加起來的前期成本就非常巨大了,加上採購量小,攤薄到每一支十六型步槍上,其前期成本就非常高了。

所以說十六型步槍和十八型步槍,其成本高,說的並不是說生產過程裡的成本有多高,單純說生產成本,也就是人員薪資以及物料成本的話,其實河北武器公司下屬的天津槍械廠,咬咬牙甚至十楚元左右也能夠給你做出來……

但還是那句話,你研發不要錢啊?生產線建設不要錢啊?後期研發以及技術改進不要錢啊?

而且天津槍械廠裡的其他十幾個研究專案不要錢啊?還有之前好幾年裡陸續失敗,大批研發資金打了水漂的專案不要錢啊?

上述諸多種種,可都指望著十六型前裝步槍以及現在的十八型步槍以及其他產品創造的利潤呢。

因此人家不可能給你真正的成本價的,必須要加上他們自己的研發成本,裝置折舊費,稅收成本,其他各種亂七八糟的成本,再加上自己的毛利潤。

最終得出來的價格才是出廠價。

這也是科技產品的普遍做法,這種做法在一些研發風險高的行業裡體現的尤為明顯,如軍工。

後世那些戰鬥機們為什麼這麼貴?動不動就大幾千萬甚至上億美金?

你總不會以為這破飛機的生產成本真的有這麼貴吧……怎麼可能,這裡頭的各種研發費用,生產線費用以及企業利潤,還有其他失敗專案的成本可都加了進去呢。

類似的還要藥品研發,藥品的生產成本其實很便宜的,售價數百甚至數千美元的藥物,其生產成本可能就只有幾美元甚至幾十美分……其生產成本和售價之間的差距,可能達到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賣這麼貴的情況下,很多藥企的利潤率也沒想象中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啊?

因為藥企同時研發幾十個藥品,每一個花費動不動就是好幾千萬甚至好幾個億美元,而這幾十個藥品裡,最終可能就成功那麼一兩個。

所以人家計算研發成本的時候可不單單計算這個成功藥物的研發成本,還會把那些失敗專案的研發成本也算上去,最終這個成功藥物的研發成功就會被推高到一個非常驚人的程度。

再加上企業利潤,稅收成本等等,然後就會出現那些新藥的定價都非常高昂的緣故。

定價不夠高,人家早破產了。

這是資本密集高風險高技術行業的典型特徵。

話說藥企巨頭們的研發投入都是非常大的,不僅僅國際的幾家巨頭,研發投入佔據營收普遍在百分之二十以上,甚至有的能夠到百分之三十。

國內的一些科研型現代醫藥公司研發投入也不少的。

雖然受限於客觀現實做不到二三十個百分點,但是通常也會有十多個百分點。

甚至國內有一些新創業醫藥企業,那更是虧本砸錢搞研發,好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往裡砸錢。

但是說的都是一些研發新藥、新技術的藥企,那些搞仿製藥勉強過日子的就沒這麼多了,但是普遍也會有五六個甚至七八個百分點,畢竟仿製藥也是要搞研發的。

上述不包括任何型別的中藥企業!

中藥企業比較有意思,從他們的財報結構去看,會發現他們其實不是藥企,而是營銷公司。

普遍存在淨利潤高、銷售開支大,研發投入低。

別以為中藥不要研發投入,青蒿素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這玩意就是從中藥裡搞出來的,這種才是中醫藥朝著現代醫學演變的正確途徑。

不過市面上的諸多上市中藥企人家不這麼搞,你讓他們搞研發,還不如殺了他們。

他們的普遍研發投入中位數在兩個百分點左右,這個比例足以印度藥企沉默,非洲藥企流淚……

這說的還是中位數,相當多一部分上市中醫藥企業,研發投入連一個百分點都不到……

某著名上市中藥企,某年上半年營收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億元,他們的銷售費用是19億元,而研發費用呢?

睜大眼睛:8392萬!

研發投入佔營收比為%,這點錢夠幹啥?

哪怕是你玩玄學,搞陰陽,不搞具體藥物成分,藥物如何起效,但是你也得搞研究做一些對比試驗啊

不同的藥方吃下去,各自有什麼不同的效果?什麼方子效果好,什麼方子效果差,什麼方子沒效果,什麼方子會導致出現一些副作用!

這樣你才能對比各種結果,然後不斷改進藥方啊!

但是他們愣是不搞,也不用搞!

這研發費用就是這麼省下來了的。

反倒是中藥企們的市場營銷投入不少,上面的某藥企銷售開支十九個億呢!

營銷費用多,這是中藥企業的普遍情況,某中藥藥企某年營收上百億,銷售費用大概三十四億多……

這是把中藥當美妝產品賣了……

當然銷售費用高並不影響人家大把賺錢,第二例的中藥企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有十三億多呢。

這說的可是淨利潤,不是毛利啊,是可以裝進股東口袋裡的。

看著這些中藥企的財報,又聯想到最近幾年的情況,中藥行業最近幾年完美符合六個字:

人傻,錢多,速來!

下面是廣告時間:

朋友們,我有個以童子尿為核心原料的內服秘方,用於治療熱氣、寒氣、陰陽失調、癲狂、智障等各種病症,並且外服對燙傷、燒傷、骨折、刀傷、腦損傷等各種內外傷有奇效。

要不要投資我搞箇中藥企,然後我們一起賣童子尿賺大錢?

什麼,你說已經有以成年老尿為核心原料的中藥了,賣的還特別紅火,供不應求,還上了新聞,現在入場尿藥市場已經晚了?

我……f

看來聰明人比我想象的多……

唉,我還是老老實實碼字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從縣令開始無敵

迪迦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