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下頭的官員們增加試射火炮的種類和數量,羅志學並沒有表示反對。

儘管他很清楚,他們這樣做純粹是為了吸引自己的注意力,進而獲得自己的誇獎,最終還是為了升官發財。

但是這體現了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那就是工業部以及軍方軍械部的官員們,不管是武將還是文官,他們都非常重視軍事技術,並且希望透過軍事技術來獲得升官發財。

總比一天到晚琢磨著寫好八股文詩詞之類的來博取升官發財好的多。

這同樣也證明了,羅志學透過持續的重視,並提拔在技術領域有所成就的官員,已經初步讓大楚帝國的文武官場上出現了一種重視技術的發展的風潮。

這是好事!甚至是羅志學之前苦苦所追求的。

一個帝國的強大,除了文化經濟這些軟實力外,還需要軍事硬實力的。

而軍事實力怎麼來的?除了人這個因素以及錢糧等因素外,還有一重要因素就是武器裝備了。

雖然說戰爭靠的還是人,但是人也需要工具的啊。

你拿著刀劍長矛,再勇敢也打不過拿著機槍火炮的敵人啊。

戰爭嘛,說來說去其實就是在減少自身傷亡的情況下,儘可能的殺傷更多的敵人,自己死的少,敵人死的多,那麼你自然而然就贏了。

而武器裝備,就是士兵用來保護自己,殺傷敵人的工具。

再加上大楚帝國崛起的時間過於短暫,士兵以及軍官們的綜合素質其實還是比較有限的,根本沒有多少打了多年戰爭,戰爭經驗極為豐富,見慣生死的大批士兵以及中低階軍官。

而中高階將領們的軍事素養其實也很有限,至少到目前為止,羅志學都還沒有發現自己手底下有誰是體現出來了名將風采的。

僅有幾個軍事素養比較出色,能夠打出各種奇襲,奔襲,腦子比較靈活的高階將領,清一色都還是明軍投誠將領,比如賀人龍、陳永福等幾個人。

至於楚軍自行培養的嫡系高階將領,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庸才,哪怕是中規中矩帶兵打仗其實都比較勉強。

要知道大楚帝國的參謀制度,最開始可就是為了解決高階將領們戰術能力,統籌能力比較差,這才安排了一批參謀過去查缺補漏。

大楚帝國的參謀制度,說起來也不復雜,甚至可以說是簡單。

那就是一個人的能力有限,難以兼顧到方方面面,那麼就用多人甚至幾十個人組成的參謀團隊,參謀團隊裡分別安排不同的人負責不同的事務。

具體作戰,尤其是大規模戰役的時候,也不是說高階將領們腦袋一拍想怎麼打就怎麼打,而是會提前制定複雜甚至稱得上是繁瑣的各種作戰計劃,並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出不同的備用方案。

就和之前的東進戰役一樣,參謀部制定的戰略方案就有十幾個之多,以應對不同的情況。

而每一種大方案下面,又有好幾十種不同的細節方案。

比如攻打九江城的時候,如果久攻不下該如何,順利拿下又如何,提前拿下又如何,傷亡過大又如何等等……參謀部那邊的龐大參謀團隊,在戰前幾乎把每一個所能想到的可能性都列了出來,然後根據這些可能性制定相應的應對方案。

東進戰役之前,參謀部準備的十幾個大方案數百個小方案,其檔案資料足以堆滿一整個房間。

而這些戰術方案,最終用到的只是極少的一部分而已。

但是你不能說這是做了無用功,因為龐大的方案備選,就意味著不管出現什麼情況,都能有相應的方案,不至於讓前線大軍混亂。

畢竟東進戰役的時候,各師長以上的高階將領們,都是嚴格按照參謀部制定的戰略方案執行的,一次都沒有出現過擅自行動的情況。

而具體到了旅團營等級別的部隊裡,同樣也是如此。

楚軍的每個主力師都設立了參謀團隊,這個參謀團隊人數多達二三十人,光是種類都分成了:作戰參謀,後勤參謀,交通參謀,通訊參謀,情報參謀等多種。

師級參謀團隊制定詳細的戰術計劃,然後交由下屬部隊執行。

這樣下屬各部隊的軍官們,雖然個人能力不咋地,但是按部就班的執行既定計劃還是沒多大問題的。

而這些最終又導致了,大楚帝國陸軍打仗的時候,顯得非常的呆板。

看大楚帝國陸軍打仗,會顯得非常的無聊,因為他們幾乎沒有長途奔襲,也極少玩什麼奇襲,絕大部分時候都是按部就班的推進,遇上城池了也不玩什麼虛的,就是直接強攻。

就連強攻的套路也是非常低階……先構築防禦工事工事防止城內敵軍偷襲,然後還是挖掘工事慢慢靠近,工事完成後就用火炮進行密集轟擊,同時順便挖個地道進行爆破什麼的。

等什麼時候炮兵部隊徹底壓制了城頭敵軍,或者工兵部隊順利爆破之後,那麼步兵部隊才會發動衝鋒。

而且衝鋒也永遠都是千篇一律的突擊隊,以身披雙甲的刀盾手、長矛手為核心,輔以火槍手擲彈兵,同時還會攜帶幾門近距離直射使用的兩百斤短炮。

就連明軍那邊,都對楚軍的攻城套路熟悉的很,因為楚軍攻城來來去去都是同樣的一套東西。

但是……就是這麼一套呆板,毫無戰爭藝術感可言的戰術,卻是打的對面的明軍節節敗退,從湖廣一路敗到了江南。

而這也就更加堅定了羅志學結硬寨打呆仗的想法。

就是要和敵軍拼兵力、拼槍炮、拼後勤,一路以絕對優勢碾壓過去。

因為大楚帝國在中高階將領的軍事素養上可能就一般般,但是大楚帝國的經濟實力以及工業實力卻是足夠強悍啊。

已經佔據長江中下游南岸所有區域,順帶還佔據了一個楚北以及部分江北區域的大楚帝國,也就等於掌控了華夏地區大半的人口以及糧食產量。

同時,大楚帝國還有自行發展起來的初步工業體系,嗯,這個工業體系雖然還停留在水動力,原始機械裝置的階段,嚴格上來說和這年頭的手工業也沒啥區別。

但是大楚帝國的這種原始工業體系規模足夠大啊!僅僅是一個漢天兵工廠,就已經擁有將近十萬工人。

這還沒算上大冶地區為漢天兵工廠提供各種配套的周邊其他工廠呢,真要算上,至少也是十五萬以上,這比大冶縣當地原有的人口都要多好幾倍呢。

光是一個漢天府大冶工業基地,就有十五萬以上直接或間接為軍事工業工作的工人。

此外大楚帝國還有襄陽兵工廠、長沙兵工廠以及在建當中的太平府兵工廠。

圍繞著這三座兵工廠,周邊同樣也有一整套的配套工廠。

這些全部加起來,也就讓大楚帝國的各類軍械產能達到了一個尋常封建國家所無法想象的地步。

其中光是鐵產能,一個大冶煉鐵廠就已經達到了四萬多噸,而明末時期根據不靠譜資料,全國的鐵產能也就四五萬噸左右。

一個大冶煉鐵廠,就足以比肩整個明末時期的鐵產能。

並且除了大冶煉鐵廠外,大楚帝國還在其他有鐵礦的地方,或者是方便運輸木炭的地方陸續建立了多家中、小規模的鍊鐵廠,比如襄陽鍊鐵廠、長沙鍊鐵廠等,這些林林種種加起來也能有個幾千噸的規模。

更不要說,目前大楚帝國正在太平府當塗縣一帶,籌建一家新的大規模鍊鐵廠,以開發並冶煉當塗縣馬鞍山一帶的鐵礦,等建成後,這將會是有一家產能不弱於大冶煉鐵廠的大型鍊鐵廠。

若干年後,大楚帝國的鐵料產能超過十萬噸也是大有可能的。

哪怕是鋼產能也是非常大,雖然技術還是老一套的炒鋼等技術,但是應用大量水動力,再加上技術不行就加大規模,單純透過加大規模來增加產能,大楚帝國的鋼產能也是非常可觀的,用來滿足軍事需求都還綽綽有餘。

鋼鐵這東西乃是一個國家工業的基礎,鋼鐵的產能多寡,基本上都能夠看出來其工業實力了。

而大楚帝國的工業實力,毫無疑問是能夠吊打明朝,乃至當代任何一個國家的。

不是因為大楚帝國的技術有多麼先進,純粹是大楚帝國控制了足夠多的人口以及錢糧,並且需求也足夠大,有底氣單純來提高規模來提高產能而已。

錢糧、工業實力,大楚帝國哪怕是剛新建立沒兩年,但是其綜合國力實際上已經足以吊打明廷或東擄,甚至東亞的任何一個國家或勢力了。

這樣的綜合國力,給了羅志學足夠的底氣繼續執行平推戰略。

這種平推戰略之中,武器自然也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而當羅志學看到江邊的那一排大大小小不同種類的火炮時u,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而接下來的火炮試射,也沒有讓羅志學失望,低下的臣子們都是人精,自然不可能在羅志學要親自視察的時候讓試射出現什麼差錯。

火炮都是精心挑選並經過維護的,炮組成員都是抽調的精銳炮組,就連使用的發射藥以及炮彈,那都是精挑細選的上等貨。

如此情況下,整個試射順利完成,羅志學看完了試射後,當場做了一番小演講,再一次強調了國防工業的重要性,並且對研發火炮的部分有功工匠們進行了獎勵。

尋常獎勵不算什麼,關鍵的漢天重型火炮廠的總工程師戴新翰獲封‘子爵’。

這驚掉了一大片下巴!人們知道羅志學重視技術,但是沒想到會這麼重視,竟然會給區區一個工匠授予貴族爵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悍婿

叢林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