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五日一早,雪花紛紛而下,隨著北風在天地間飛舞飄落,將漢城周圍的山川平原都變成了一幅白色的畫卷。

漢城西北大約二十里外的昌陵川兩岸,現在已經變成了清軍營帳的海洋。

而大清皇帝的龍旗,則高高豎立在漢江西岸、昌陵川北岸的幸州山城上空。

從昌陵川向東一直到漢城的西大門敦義門之間,則是一片曠野之地。

這片空曠地區的東西長度約二十里上下,南北寬約十五里——這片空曠區域的北面(東北)就是北漢山,南面(西南)則是漢江。

這一帶其實都是稻田,還散佈著許多朝鮮人的村子。

不過現在是冬季,稻田裡面沒有作物生長,泥地附上一層冰雪後,很快就被凍得硬邦邦了。

那些朝鮮人居住的村子,在清軍殺過來之前都已經被清空了。

居民不是被遷到牙山地區暫時安置,就是躲進了漢城城中,那些個村子也都過了火。

房屋的茅草頂部都被燒燬了,只剩下光禿禿的焦黑色的土牆還在。

漢城的城防說實在的,還是挺糟糕的。

城牆低矮就不說了,城門樓也沒多高。

而且城外沒有城壕,特別是城西就是一大片的平地,什麼遮擋都沒有,敵人可以直衝到敦義門外。

不過即便漢城足夠堅固,在眼下這個氣溫驟降,漢江很快就要凍住的時候,朱和墭也不敢死守城池。

因為一旦讓康熙的大軍從漢江冰面上透過,他擺在牙山、禮山、唐津的老巢就得讓康麻子端了!所以朱和墭在抵達漢城後,就開始在漢城的敦義門外構築防線了。

他讓人在距離敦義門三四百步開外的曠野上挖出了兩重淺壕,還在第二重淺壕後面壘起了一道胸牆。

胸牆後面還修建了七八個土堆的堡壘。

這兩重淺壕和一道胸牆的兩頭,就搭在了北漢山足鬥裡峰下和漢江西岸邊上,正好擋住了清軍的去路。

當康熙皇帝的大軍開到昌陵川一帶時,已經有一些明軍從漢城城內開出來,進駐了淺壕和土牆後方的堡壘,還在堡壘中佈署了擲錘炮。

一些試圖靠近淺壕的清軍騎兵捱了幾下擲錘炮的轟擊,就很知趣的退到了昌陵川附近,掩護自家的大軍下寨。

康熙此時已經悄悄離開了幸州山城,換上了普通騎兵的藍馬褂,帶著底下的大臣、都統,一起過了昌陵川,在自家位於昌陵川南面的大營外策馬緩行,觀察戰場的地形。

這位大清麻顏聖主這幾年明顯變老了,雖然他才二十多歲的年紀,但是臉上的面板因為常年風吹日曬,變得又黑又糙,還蓄起了山羊鬍子,乍一看有點像“康大爺”了。

但是他的意志卻依然堅定,看著眼前開闊的地形,眼神不斷閃爍。

漢城西邊這塊平地的確是個決戰的好地方......足夠平坦,但是並不算太寬闊,兩翼都有可以遮掩的地形。

雙方的背後都有依託,清軍這邊是昌陵川和幸州山城,明軍則是漢城。

康熙勒住戰馬,目光灼灼地看著遠處的北漢山。

鄧光明和小於成龍現在也跟著一起來了前沿,他們倆在漢城呆了不少日子,對這裡的地形比較熟悉。

特別是鄧光明,他是久經戰陣的宿將,當然知道哪裡比較要緊。

這時他主動策馬往上靠了靠,然後抬起馬鞭指著北漢山道:“皇上,這座山就叫北漢山,並不高,其中的山路很多,往東、往南都能穿過去。

不過北漢山的南面是北嶽山......漢城的北段城牆就修在北嶽山上,非常堅固。

而往東傳過北嶽山則可以繞到漢城的東面,甚至是南面。

另外,您看見那座百丈左右的山峰了嗎?那是足鬥裡峰,是這一帶戰場上制高點,現在被逆賊控制了.”

康熙問:“山勢陡峭嗎?可否仰攻?”

鄧光明和小於成龍一起道:“稍有些陡峭,但可以攻打.”

康熙沉默著點點頭,足鬥裡峰太關鍵了!不僅可以掩護部隊向對方的側後攻擊,還能居高臨下,窺探全域性!現在那裡在明軍控制當中,這意味著清軍的佈署全都擺明在對方眼皮底下,而左翼始終被明軍控制......有點不利啊!“皇上......”鄧光明低聲道,“足鬥裡峰的先機被逆賊拿著了,不過漢江的先機卻在我大清這邊,奴才估摸著漢江再有十日就能跑馬了!”

漢江一旦凍成“冰江”,康熙的大軍就踏冰過江,這樣就能把漢城團團包圍了。

圖海這時湊上來道:“皇上,現在王輔臣已經佔據了大半個北漢山,隨時可以繞到漢城東面。

如果再能有一隊精兵踏兵過江,把漢城的南面要圍了。

逆賊可就要變成了甕中之鱉了!”

他說的“圍”,並不是圍個水洩不通,而是用騎兵控制住進出漢城的通道,切斷漢城同外界的聯絡。

康熙點點頭:“逆賊不會坐以待斃的......朕猜他們會出城求戰!打還是不打?”

康熙的騎兵挺多的,所以他覺得自己有打還是不打的主動權。

而不打也不等於回開城去,而是退到昌陵川北面等上幾日,等漢江凍嚴實了再打。

康熙身邊的那些巴圖魯們一個個都皺起眉頭,心裡面扒拉起了小算盤......打,肯定會死人!死的是他們的部下!而不打......漢城會不會被明軍一守到底?漢城南面的南漢山城、水原城、牙山城等等的,會不會都聽難打的?和那些個小城相比,漢城這個大城其實還是比較容易打破的,而且油水還多。

正反覆權衡的時候,漢城那邊突然傳來了呼喊的聲音,似乎是用朝鮮話在呼喊,一開始是大概是幾千人在喊,然後不知道怎麼就越來越響,到了最後,彷彿有幾萬甚至十幾萬人呼喊。

康熙聽不懂朝鮮話,於是回頭看了小於成龍一眼,小於成龍道:“皇上,他們在喊‘大王萬歲!明王萬歲......’”“大王?明王?”

康熙皺眉,“是朱和墭?他真的來了漢城?那登陸旅順的又是誰?”

原來康熙皇帝已經得到了曹寅帶出來的登州方面的可靠訊息了——曹寅離開登州後就去了黃縣,粘杆處在那裡設了個秘密的衙門,這個衙門又馬上把訊息傳到了黃島,那裡有清軍的水師,馬上放了條快船將訊息送到了朝鮮海州。

......康熙正為正假朱和墭的事情煩惱的時候,真朱和墭已經成了漢城城內的“大鬍子偶像”了,他騎著馬走到哪兒,哪兒就跟炸了鍋似的,一片山呼萬歲......那些朝鮮人激動得都快不行了,一個個熱淚盈眶,扯著嗓子大呼。

其中最激動的當然還是那些“中人、平民、賤民”出生的朝鮮省籍的明軍了。

“不問出身、只論軍功”之類的話,他們真是百聽不厭呢!而且朱和墭顯然是真的要實行的......明軍本來就不講這一套!朱和墭的老祖爺人家可是要飯出身,要飯的不可能是兩班吧?兩班裡面沒有要飯班啊!所以那些出身不好的朝鮮壯士,現在都覺得遇著親人了......朱和墭就是他們的親人啊!一個個都等不及要出城去殺清妖了。

所以他們呼喊的內容,也從“萬歲”變成了“殺清妖!立功勞!”

了!整個漢城,漸漸的從沸騰變成了狂熱!看著這些被煽動起來的朝鮮兵,朱和墭知道出兵交戰的時候到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庶民本紀

雙子星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