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

朱元璋同樣頭疼不已,嘴上一口一個逆子,真出了事情,豈能不管他?李善長和劉三吾則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開口。

“你們兩個,倒是給咱出個主意!”

老朱顯然有些不耐煩,哪怕面對陳友諒,張士誠,王保保等人,都未能將他逼得如此窘迫。

誰能想到,自己生得臭小子,卻讓他陷入窘境之中。

“皇上……”劉三吾低聲道:“寧王殿下說了,兩日之後他要去翰林院講學!”

講學?講個屁!老朱抄起硯臺,直接摔落在地。

隨著“啪嘰”一聲,名貴的硯臺被皇上摔了個粉碎,可見其心中之憤怒。

李善長想了想,繼續道:“皇上息怒,寧王殿下雖然性格頑劣,卻並非衝動之輩……”說出這話,老李自己都有些語塞。

朱元璋則冷笑道:“不衝動的人,能偷偷跟著藍玉北伐?”

“不衝動的人,能直接罵朱熹那老狗是偽君子?”

“不衝動的人,能把他爹氣成這個樣子?”

李善長只得硬著頭皮繼續說道:“皇上,程朱之學經大宋,大元兩朝以來,的確有些停滯不前.”

“微臣倒是覺得,可以讓寧王殿下攪合一下這潭死水!說不定能讓我大明誕生出新的學說!”

朱元璋不悅道:“那你就忍心,讓咱的兒子被那些酸儒唾罵?”

“劉翰林,咱沒說你,不要對號入座!”

劉三吾心裡苦啊,他管著翰林院,結果翰林院的學子們,如今罵寧王比誰都歡。

皇上是不是在警告自己?只是劉翰林不清楚,寧王當日俘獲徐妙錦美人心,也算是被罵的一大原因。

“也罷,讓這小兔崽子自己折騰!”

朱元璋大袖一揮,“劉翰林,告訴你底下那些個學子,積點口德!”

聽聞此言,劉三吾哪能不清楚,皇上這是動了殺心。

“皇上息怒,臣一定安撫好翰林院!”

——兩日之後,翰林院成為了應天府學子們,最為關注之地。

大明寧王要在此處講學,更要舌戰群儒,反駁程朱理學。

“我聽聞咱們的寧王爺,這兩日在王府悟道!”

“呸!那逆王也配用悟道二字?分明是怕了!”

“今日就看翰林院的諸位師兄,如何讓那逆王原形畢露!”

一眾學子們結伴而行,那場面比看科舉放榜都要熱鬧!作為天下讀書人榜樣的方孝孺,心中卻有些矛盾。

他只有學習程朱理學,本該抨擊寧王。

可那位王爺,卻教給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變通!學問跟人一樣,如果一成不變,那隻能隨著時間的流逝淪為落後之流。

“鼎石,你也要去前去翰林院?”

鐵鉉已然起身,身後還有平安,瞿能和盛庸等人。

那三位武人,只能到達現場,表達對寧王的支援。

畢竟他們更擅長用長槍,弓箭和火銃。

至於鐵鉉則笑道:“寧王殿下大才,我更下能有什麼有趣的學問!”

“方兄竟然有意,何不同行?”

方孝孺深吸一口氣,隨即笑道:“善也,一起去聽聽殿下高談闊論!”

——翰林院。

無論男女老幼,全都匯聚於此,堪比新年大集。

只因寧王這事鬧得太大,就算是錦衣衛也沒見過這等名場面!寧王手持摺扇,渾然沒有懼色,甚至還衝“支援”他的學子們,友好招手。

“呸!什麼寧王,分明是逆王!”

“這等混世魔王,去了大寧,真不知我大明是福是禍!”

“唉!皇帝陛下,趕快讓他去禍害草原韃子吧!”

朱權摘掉耳塞,寧王爺不是害怕,只是不想耳中充斥著一些汙言穢語。

“諸位,稍安勿躁!”

劉三吾德高望重,一經出面,一眾學子當即選擇安靜。

“今日寧王殿下,翰林講學,希望諸位友好交流,切不可胡言亂語!”

劉三吾叮囑過後,才示意朱權,可以開始您的表演了。

“本王今日為你們帶來,與眾不同的學說.”

朱權笑道:“此乃心學也!”

心血?一眾學子正要開噴,朱權笑道:“哪位仁兄能告訴我,程朱理學的核心?”

眾人齊聲答道:“存天理,滅人慾!”

天理構成人的本質,在人間體現為倫理道德“三綱五常”。

“人慾”是超出維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違背禮儀規範的行為,與天理相對立。

而“理”,則是理學的核心根本。

朱權笑著點頭道:“很聰明,都學會搶答了!不過我心學的核心,則是致良知!”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熟讀儒家經典的學子們,自然知道這等出處,正要開始反駁寧王,卻發現有種魔法被魔法打敗的感覺!寧王的“致良知”,出自於孟子,你用程朱理學反駁孟子,豈不是你用你爺爺的話,來反駁你太爺爺?學子們有些發懵,正所謂噴也不是,不噴也不是!誰知道那狡詐的逆王,竟然拿出孟夫子的話來搪塞他們!朱權見學子們逐漸安靜下來,接著說道:“知為行之始,行為知之成,這是我心學的另一核心,知行合一!”

“汝等誰能告訴我,程朱理學中的理為何物?你們誰見過理?”

有學子當即反駁道:“理存在於我等心中!理,就是天理!朱聖人的話,便可以上達天聽!”

朱權反問道:“那大宋被蒙古人所滅,你們所說的理,可曾出來幫忙?”

“你們被蒙古人奴役的時候,天理可曾幫助你們?”

“正是汝等僅存的人慾,才使得更多仁人志士加入我父軍隊,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別特娘整天研究天理了,沒事出來走兩步,跟本王知行合一,豈不美哉?”

聽聞此言,學子們陷入了思維陷阱,他們從抨擊寧王,轉為了研究所謂的“理”為何物!“殿下可知,理在哪裡?”

“朱聖人尋之不得的理,究竟為何物?”

“還請殿下為我等解惑!”

不求甚解的學子們,已經對朱權的“心學”產生興趣。

當然,還有不少人依舊負隅頑抗,捍衛著程朱理學。

人影之中,一位粗布麻衣的老者,搖頭道:“這特娘隨了誰?比咱還能胡編亂造!”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庶民本紀

雙子星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