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語錄】人之處於患難,只有一個處置。

盡人謀之後,卻須泰然處之。

【曾國藩軼事】曾國藩認為:一個人獲取成功要靠能力和智力,不能在最困難的時候,失去三大法寶——立志、忍耐和明心。

咸豐五年(1855),自從羅澤南等離開江西以後,曾國藩在江西的處境更是一天比一天壞。

在這種危急時刻,曾國藩認為首先要“自救”,那就是加強自身建設,苦練自身的硬功。

在內湖水師缺乏一位得力的統領,幾位軍官都是平平之才的情況下,曾國藩只好讓李元度兼轄水師事。

曾國藩不斷地給李元度寫信,教他如何帶勇、如何列陣打仗。

在8月28日的信函中,曾國藩寫道:茲特有數事叮囑,千萬不能忘記:第一,紮營宜深溝高壘。

雖僅一宿,亦須為堅不可拔之主計,但能使我壘安如泰山,縱不能進攻,亦無損於大局。

第二,哨探嚴明。

離賊既近,時時做敵來撲營之想。

敵來之路、應敵之路、埋伏之路、勝伏追擊之路,一一探明,切勿孟浪。

第三,稟報詳實。

不可專好吉祥話,遇有小事不如意,輒諱言之。

第四,痛陳客氣。

未經敵陣之勇,每好言戰,帶兵之人也是如此,如果有了一些閱歷,便自然覺得我軍處處都是漏洞無一可恃,也就不輕言戰了。

寫了這些,曾國藩仍然不放心。

他想起上年寫的《水師得勝歌》在軍中影響很好,既通俗又實用,便再花幾天的功夫,寫出了一首《陸軍得勝歌》。

歌中講到了湘軍陸師在紮營、打仗、行軍、法紀、裝備和訓練六個方面所應注意的事項。

儘管曾國藩如此苦口婆心,但李元度仍然不能將他的陸師部隊訓練成能戰敢戰之師。

曾國藩吃不香、睡不熟,他預感總有一天會出大事。

在陸師方面,湘軍在江西的兩支主力,統領也都不很出色。

周鳳山馬馬虎虎,只能說還算過得去。

至於李元度,簡直是一個書呆子,而且不可教。

曾國藩花在他身上的心血最多,他也讓曾國藩最不放心。

因此,曾國藩在自救的同時,還必須求救。

曾國藩首先寫信給湖北的胡林翼和羅澤南,請求羅澤南率部重回江西救援,以解他及其駐江西湘軍的坐困之危。

同胡林翼函商,則是打算將彭玉麟調到江西來充內湖水師統領。

胡林翼知道彭玉麟與楊載福矛盾甚深,儘管經過別人的苦心調解,但仍不能盡釋前嫌,也正愁如何安置他,所以便非常痛快地同意了曾國藩的要求。

可這個彭玉麟是個極重鄉情、特重孝道的人,他提出在去江西之前要先回一趟湖南衡陽老家省親,這樣來回折騰,直到1856年初才趕到江西南康,曾國藩總算是身邊有了一位可以依賴的水師將領。

但湘軍在江西樟樹鎮很快遭到太平軍襲擊而大敗。

樟樹鎮位於吉安與南昌之間,是贛南重鎮,南昌南路的重要屏障。

1856年2月,周鳳山風聞石達開率部來攻,早已嚇得魂飛魄散,全部營盤竟在一天之內丟失無遺,大量的官弁和勇丁潰向南昌。

曾國藩聞訊之下,驚駭不已。

從南康乘坐一艘小舟,急速趕到南昌,收拾殘局。

他過去曾立下一條規矩,凡是潰散的勇丁,一律不準重新招募入營,而這一次他看太平軍來勢兇猛,而自己手下又再無可戰之軍,回湖南重新招募更是遠水不解近渴,最後只得違背定製,將潰勇重新招集起來,編組成軍。

然而,他決定將統領革職,另委貢虎臣和畢金科為統領。

在這個時候,曾國藩一面寫奏摺請求咸豐帝同意將從自己身邊調走的羅澤南、劉蓉的善戰之師重新調回江西,但卻遭到了咸豐帝的拒絕。

同時還一面分別寫信給胡林翼和羅澤南,希望他們能夠同情他的處境,救人於危難之中。

羅澤南迴信曾國藩,談了自己的想法,表示一旦武漢攻克,即率部東下,與曾國藩等會師於九江。

胡林翼也不願意羅澤南離開湖北。

他在給清廷奏摺中表示,武漢即將攻克,希望羅澤南一軍再在湖北停留十天半月,保證到時候就一定可以佔領武昌。

因此十天半月之後,他就派出得力部隊東下救援江西。

但不久羅澤南戰死,太平軍在江西節節進軍,曾國藩更加困難重重。

當年5月,曾國華等從武昌出發,經湖北威寧、蒲圻、崇陽入江西義寧,於8月抵達瑞州城下。

同時,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也在駱秉璋和左宗棠等人的授意之下,募勇2000人,配以樟樹鎮敗將周鳳山回湖南所募道州勇2000,合共4000人,組成一軍,由湖南東攻江西吉安,稱之為吉字營。

這樣,到1856年9月,湖南、湖北兩省先後組織了三支部隊共計一萬三千餘人援贛。

這些湘軍部隊的到來,使奄奄一息的曾國藩又抓住了幾根救命稻草。

心力憔瘁的曾國藩看見太平軍從江西戰場上大量撤出,一開始感到迷惑不解。

但很快,他派到天京城中的密探就發來了訊息,將天京內訌的情況告訴了他。

求救、自救,天機終於使曾國藩渡過了大災難。

【智慧解讀】倘若你正處於不幸之中,那麼不要寄太多希望於別人嗎,思考一下如何自己拯救自己吧!不幸的降臨,並不意味著幸運的終結,而是在提醒你:需要注意了!人這一生風起雲湧,你敢於乘風破浪,就有機會;你沒膽量,就是老天給你機會也抓不住。

這時間沒有翻不過的山,自助者天助之,上天一定不會漠視那些自強不息的人。

曾國藩的軼事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啟示:一是在艱難時刻一定不要失去信心,徒然的抱怨是無用的;二是在困難時刻重要的還是要尋求解決困難的途徑、辦法,哪些是自己能辦的,哪些是需藉助他人的,在此前提下去努力經營,或可有“山窮水復”的一日,至於天機則是不可企及的。

“所以說,遇到危難,絕不能畏縮,為什麼呢?世上有多少人都被危險嚇倒,越不過這道關。

實際上,身處危難,才能更加激發人的鬥志和激情,更加考驗一個人挑戰危難的硬功。

曾國藩獲取成功性格的硬功在於:磨礪身心,頑強自助。

人生的險關到底有幾重?第一重就是不誤入陷阱,第二重就是走出錯誤。

凡是不以此為戒者,都無法挺過人生最艱難的時刻。

誠然,很多客觀存在的劣勢我們沒法改變,但這並不是自甘墮落的理由。

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無論當下的路多麼難走、境況是何其困難,都不應放棄、不應喪失人生的信念。

自助者天助之!“自助”就是要我們不放棄努力,“天”就是機遇、運氣。

唯有不斷努力、不辭勞苦,機遇和好運才會來到你身邊。

人不自助,天必棄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中游離

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