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敦自打從兵武庫收了一柄七星龍淵,一躍成為太清峰根正苗紅的嫡系高位核心子弟,現下減肥成功的李元敦正蹲著馬步,在一塊大石頭上拼命啃書。

“太上玄元經第一卷靈獨覺覺,夫為功者,當忘機絕念,凝神靜心,身正意定,切忌動心起念,神心’系‘亂。

是以靈息獨‘羽’,歸真返‘業’,正定無為。

山河大地,十方虛空,盡皆消‘員’,歸於寂滅。

.”

“神心紊亂,不是系亂,靈息獨耀,不是獨光,歸真返璞,不是返業,盡皆消殞,不是消員,氣煞老夫,氣煞老夫啊!老夫哪裡傷了天和?怎會收了你這種便宜徒弟,大字不識,與文盲何異?”

李太白在一旁左右行走,手裡還拿著一根短細藤條,半撇鬍子都翹了起來,指著李元敦喝斥道。

“師傅息怒,師傅息怒,徒兒小學還沒上就被你抓來修行了,認得這幾個字還是院長媽媽偷偷教我們的,這太上玄元經實在是太難了,我都看了7天了,還是雲裡霧裡的,咱一點一點來好不?不要動氣啊,氣大傷身,你要是嗝屁了,以後誰還能罩著我啊?而且吧,我建議咱們實行素質教育,可不興打罵學生啊!”

李元敦嘴皮子一碰,瞬間把李太白另一半鬍子也氣的撅了起來,小藤條pia~pia~的落在李元敦的屁股上,瞬間一聲長嘯響徹太清峰。

自己捱了揍,師傅也被氣得夠嗆,現下李老師正在自己屋裡屏息凝神,調解體內躁動的真氣,李元敦便偷偷溜了出來,來到太清峰已經一個多月了,自己除了爬了一月山門外,別的什麼修行都沒修成,李元敦心裡都有些著急了,“衍哥怕是已經修煉道術好久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讀懂這勞什子太上玄元經。

我怕是要被衍哥落下一大截了,哎,這可怎麼是好!”

於是快步向著劍谷走去。

李元敦無事的時候,便時常來劍谷內自己偷偷練劍。

見他抬手出劍,一柄比他身高還要高的大劍,忽左忽右的飄來蕩去,雖說動作不甚熟練,出劍回劍連線也不太連貫,卻也是頗有點劍者的氣韻,李元敦一邊練,一邊思考著,這個上撩之後手腕的迴轉太生硬了,那個斜刺刺出去劍尖都在晃。

雖然練的一般般,但好在態度極為端正,而且透過這幾天的練習,他自己也發現,自己練習這劍訣的時候,哪裡動作失誤,失誤原因在哪,改正方案為何,這自練自查的水平也越來越精準了。

“跨虎”“羅漢上殿”“仙人指路”“袖藏青蛇”。

“盤弓射雁”“跨虎”李元敦練了一套盤龍劍,熱身完畢,腦中浮現出小人練劍的動圖,正是李太白所傳的太白劍道劍訣,這劍訣威力奇大,遠非什麼盤龍劍太極劍所能比。

李元敦雙目緊閉,吸氣凝神,忽然雙目精光直射,七星龍淵豁然飛出。

“一劍飛起千山雪”“二劍盪開萬戶花”“三劍揚沙現寶玉”“四劍斬盡不回匣”“五劍挑落三千道”“六劍刺出萬丈霞”“七劍破滅星空耀”“八劍迴轉驚天下”“九劍崩碎青峰起”“十劍寂滅心無涯”“大道無為十一劍”“宇內無光盡歸匣”這十一招太白劍道已經非精妙所能贊,道門劍宗的鎮宗絕學為太清劍訣,原是第一代劍宗宗主范蠡所創,收錄進道門傳承之後,被劍宗奉為經典,在太白劍道創立之前,一直都是劍宗不傳之秘,一千七百年前,李太白醉酒悟道,一夜間創出十一招驚世之劍,此劍出,便即連通道則,引得天雷滾滾,那蘊含道則的雷霆恍若滅世驚雷,劈進劍谷,將劍谷生生劈沒了十餘丈,雷霆劈了整整一夜,次日清晨,雲消雨霽,李太白的酒醒了,道也成了。

從那之後,劍宗還是劍宗,但是有多少弟子開始只拜太白,不拜劍宗。

劍道,從來只認第一,不認第二。

堂堂太清劍訣縱橫江湖數千年,一夜之間便淪為了太白劍道的陪襯,李太白不愧劍道天才也。

如此劍招,李元敦練來也頓覺威風凜凜,虎虎生風,劍光縱橫間,李太白不知何時,已經端坐於一旁,看著這便宜徒兒練劍。

李元敦練完一遍,收劍看著一旁面色不善的師傅,暗道一聲遭。

誰想李太白並沒有責罰他的意思,而是起身撿了小藤條,來到李元敦身側,“看好了.”

隨後,劍起,李太白並沒有以內力運劍,只是單純的演練劍招,卻依然引得藤條周身道則震顫,威力不可同日而語。

李元敦認真看著,也在腦海中不斷思索著。

李太白練完一遍,收了藤條。

李元敦思索片刻後,復又起劍,一遍兩遍三遍。

一直練到第十遍的時候,瑕疵越來越少,終於隱隱的彷彿一劍刺中了道則,李元敦沒發現,李太白卻微微一笑,“看起來,我這便宜徒弟也沒那麼差嘛.”

尋常人練劍,哪怕常年只練一招劍法,要想溝通道則,需得對劍道有足夠深刻的認知,或是將劍招習練至渾然天成,大道至簡之境,要說李元敦領悟了太白劍道,李太白是肯定不信的,劍道若是真的這麼容易領悟,那這世上怎會只有李太白一人能悟此劍道。

李太白細想之下,這便宜徒弟定是在劍招意境上有些許頓悟。

沒有經年累月的浸淫,沒有超凡的悟性,想要短短時間內領悟劍道,無疑是痴人說夢,不過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領悟到劍招的意境,並將這意境施展出來,已然是超出尋常劍客的悟性了,而且李元敦只看自己練了一遍,便能一次次的將自己劍中的瑕疵盡數修正,這是極為驚人的能力。

常人要想達到毫無瑕疵的狀態,沒有數月的練習是絕無可能做到的,難道自己這便宜徒弟是有什麼了不得的天賦?天賦乃是生而帶來,終生相伴的,大多為先天之能,如先天靈體先天道體之類,顧名思義先天便對靈氣跟大道親近之體質,此類人相比於常人自然是在修行道路上更加迅捷順利,而還有種天賦卻並非先天誕生,這種天賦往往是修道之人在修行之路上因特殊機緣所誕生的能力,在於劍修之道,一些對劍道擁有至誠之心者,其中極少數會覺醒劍心,劍心天賦對於劍修來說好處極大,不僅對於劍法的掌握更加容易,而且對於劍道的體悟也有極大幫助。

“難不成這小子小小年紀居然覺醒劍心了?”

李太白心中疑惑,於是叫停了李元敦,向他招了招手。

“師傅,我還沒練完呢,我感覺開始有點摸到門道了。

再練些時日,定能有所收穫.”

李元敦意猶未盡道。

“練劍並非一日二日能成之事,徒兒有此心態,於劍道修煉大有裨益。

為師有話問你,為師觀你練劍,比之尋常劍者進步速度快的太多,你可是覺醒了劍心?”

李太白問。

“師傅,我不知道什麼劍心啊,就是能發現自己劍法中的瑕疵之處,然後將其盡數改正而已.”

李元敦疑惑的回答。

“看起來不是覺醒劍心,能發現瑕疵,類似心眼的能力,也算氣運不錯了.”

李太白心中暗道,而後點頭說,”嗯,雖不是覺醒劍心,但你這能力於修煉亦是大有益處,徒兒且先繼續熟悉劍法,磨練意境吧,你沒有小師祖那般逆天的體質,想要劍道有成,追的上小師祖的腳步,須得加倍努力,不過你心態端正,再加上後天努力勤奮些,即便追不上小師祖,有朝一日想要超越為師亦非不能。

只是。

算了算了,你去練劍吧。

“李太白剛想說只是學問有限嘴巴太賤,又怕打擊了徒弟的積極性,便擺了擺手閉口不言了。

李太白將李元敦安排在了劍谷修行之後,便閃身消失了,只留下一道孤獨的身影,頂著月光,於劍谷內一遍遍的練習著。

一年之後劍谷內的身影長高了不少,幾乎已經趕得上手裡寶劍的高度了。

還是那十一招劍法,還是那柄七星龍淵,李元敦的劍法已練的純熟,一招劍出,陣陣劍鳴,氣勢比一年前不知強盛了多少。

這一年裡,李元敦除了吃飯睡覺,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泡在了劍谷之中,每天練劍數百遍,這種強度下來,劍法精進的速度,讓李太白直呼妖孽。

“想當年老夫練太清劍道,練了5年才至純熟,10年小成,這便宜徒弟比我天賦還要高嗎?”

李太白撫了撫快掉光的鬍子。

寒來暑往,秋去冬來,枯葉凋落,落葉被覆了積雪,開春又化作了春泥,滋養著大地,一道劍氣劈落,把這春泥炸的四散而飛。

十五歲的李元敦已然脫去了稚嫩的外衣,渾身古銅色的面板下,一身精壯的肌肉迸發出驚人之力,一頭長髮在頭頂盤成髮髻,髻內隨意地插了一根樹枝,在這寒冬中,赤裸著上身,感悟著他的劍道。

“師兄,師傅叫你吃飯了.”

劍谷崖邊,一名道童向他喊道。

李元敦聞聲收了劍,披上道袍,縱身一躍,跳到了崖上,“莫語,師傅今天心情如何?”

他摸了摸導通的小腦袋問道,這道童是李元敦十歲那年收的徒弟,名叫姜莫語,剛來時還是個只會哭的娃娃,這幾年也算是李元敦半手帶大的了,另半手,那自然是鬍子都被李元敦氣斷的李太白了。

“師兄,你又要偷師傅葫蘆裡的酒!今天師傅讓伙房師傅燒了魚,午前剛讓我去山門下打了一葫蘆醉蘆,那葫蘆裡滿滿的,你要偷喝定會讓師傅發現了,到時候連我也要跟著遭殃.”

姜莫語皺著眉頭答道。

“不會不會,師傅最疼我了,喝他兩口酒而已,肯定不會抽我屁股的.”

“屁哦,師兄,師傅最疼的明明是我.”

姜莫語頂嘴。

“那師傅教你太白劍道了嘛?”

李元敦問道。

“還不是都怪你,當初大逆不道,偷偷剪了師傅的鬍子,把師傅氣的放下話來,以後似你這種逆徒堅決不教太白劍道。

搞得師傅到現在都五年了還在考驗我.”

姜莫語生氣道,“那你有本事以後師傅再拿藤條抽你的時候,別往我身後躲啊!師傅怕傷了我,才會對你多番容忍,所以師傅還是最疼我.”

“疼你疼你,師傅跟師兄都最疼你了,那一會兒你去師傅屋裡偷偷拿他的酒葫蘆出來好不好.”

李元敦一臉壞笑。

“......”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醫修龍

鹽水煮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