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村民,葉一秋,段琳,白蓮,林香返回客棧,吃過午飯,又到段氏醫館拿藥。

段神醫為段琳把了脈,又看了舌苔,說道:"姑娘的內傷好得真快,再吃三副藥就可以自行運氣療傷了。

“拿了藥,回到旅館,葉一秋決定回中和峰一趟,他要和銀蟬商量,準備回南迦巴瓦向和木子覆命。

到了中和峰,見到銀禪,葉一秋拱手對銀禪說:“銀禪師父,一秋離開飛天派多日,擔心師尊和師兄師姐們掛念,想要回山覆命.”

"掌門人不必多禮,你先不要著急走,等將派中一切安排妥當再說。

“見葉一秋要走,銀蟬執意挽留。

"再過十來日,段琳的傷就基本痊癒,可自行用氣治療,估計自行運氣治療半個月就沒事了,無厓得了玉石,暫時不會與蒼山派做對,而且,蒼山派由你管理我也放心,我在不在,都一樣.”

葉一秋解釋道。

葉一秋說完,把金蟬臨死前交給他的修仙秘笈取出,交給銀蟬,道:"這密笈現在就交給你,我修練的路數與你們不同,秘笈對我沒用。

“銀蟬沒有接密笈,而是對葉一秋說道:"我蒼山派作為一個大派,卻無力保護自己,說起來實在是慚愧,所以,今後蒼山派的安危與發展,還要仰仗你掌門人,有你,是我們蒼山派不幸中的萬幸。

頓了一頓,銀蟬接著說道:“這本修仙密笈,是上古時期,蒼山派的開山鼻祖一塵大師刻在中和峰一個石洞裡的修仙法門,但多少年來,我們派中卻無一人能夠悟出其中的奧秘,我相信,以你的功力與根器,一定能把它參透,到時候,你再把修練的方法傳給我們。

“"對了,蒼山派糟此大難,一塵先師怎麼沒來拯救蒼山派呢?“聽到這裡,葉一秋奇怪地問。

"我派修行,講究佛道雙修,數萬年前,一塵大師在一次修練中突然大徹大悟,佛眼已開,大能己俱,成佛飛昇而去,所以,除非機緣巧合,他一般是不會下界的。

“銀蟬無奈地說。

聽了銀蟬的一番話,葉一秋覺得,對自己來說,這可能是一次難得的掌握高深修練法門的機會,可是這麼幾天過來,自己心中記掛著段琳,竟沒有翻看過一頁密笈,於是,他把密笈又重新收好,說:"那我就抽時間好好的看一看這部修仙的法門,改日再行奉還吧。

“"掌門人,我先帶你到山洞裡仔細參詳一番,說不定,你能悟到什麼。

“銀蟬想起蒼山派修練的山洞,也許裡面有修練點蒼秘笈的秘密,對葉一秋說。

銀蟬說完,帶著葉一秋出殿門御劍到了後山一個十分隱秘的山洞口落下,取出火摺子,點燃藏在門口的一個火把,帶著葉一秋進到山洞中。

山洞入口很小,但越往裡走,越是寬闊。

因為洞壁不停地滲出水滴,而且山洞深入地下,洞裡非常寒冷。

不一會兒,銀禪帶葉一秋來到一個方方十數丈的洞廳,一邊的洞壁上,密密麻麻刻滿了字,而另一面的洞壁上,則畫著不同動作的人形,很明顯,字和畫都是用寶劍深深刻上去的,從中也可以看出刻字者的功力。

銀蟬道:"一秋,當年一塵大師,就是在這個洞中參禪精修,最終得道的。

“葉一秋想,在這陰森寒冷的地方坐枯禪,而且一坐就是數百上千年,該要多大的毅力和耐性,看來,成佛成仙的路不好走,但自己已選擇了這樣的路,就要排除一困難,不停地走下去。

葉一秋仔細看了一遍石壁上的字,只見上面寫道:無神無主,有想似無想;有狀有態,有形若無形;合谷白會,丹田走丸泥;氣海命門,一通即百通;天地相接,我自在其中……。

再看另一面,畫了各式各樣的修煉圖,有坐有臥,有動有靜,隨意自在,栩栩如生,很難讓人想象,這是數十萬年前的畫象。

洞的正中,有一塊巨石,上面有一個明顯的凹槽,不用說,這一定是一塵大師打坐坐出的印子。

葉一秋問銀蟬:"銀蟬師父,你可知當年一塵大師在這洞中修練了多少年?“"據傳,一塵大師在這裡打坐不下萬年,所以才在石頭上坐出了印記。

“銀蟬若有所思地說。

葉一秋又問:"那我們修練此功法,也須這麼長的時間嗎?“"這不一定,像掌們人您,得了金蟬仙師臨終前傳遞的法力,實際上相當於修練了不止萬年,加上你悟性好,再修個二三百年也能達到一塵大師的高度.”

銀蟬捋著鬍鬚笑道。

聞言,葉一秋不禁吐了吐舌頭嘆道:“二三百年,我還沒修成仙,怎麼可能活那麼久呢。

“銀蟬笑道:"修練之人,如果修成神,就不會再長年紀,修成仙或者佛,那麼就能長生不死,因此,每一個修練之人,都要在自己還是肉體凡胎之時,努力修行,爭取早日成神,才可能有修煉成仙的機會,否則,只能等下一輩接著修了.”

看過洞中的字畫,葉一秋一時也悟不出什麼修練點蒼秘笈的速成之法,只能是慢慢琢磨,於是二人走出山洞。

葉一秋擔心段琳,在山洞告別銀蟬,御劍回到城裡,當他來的小店門口時,見店內店外蜂擁著許多人,一打聽,原來都是海邊的漁民,他們抬著豬羊要來感謝葉一秋幫他們降伏了海怪。

此時,白蓮正在人群中,勸說漁民們把抬來的東西都抬回去,可漁民們就是不肯。

葉一秋擠過去說:“各位鄉親,你們的日子也不好過,降伏怪物是我們蒼山派應盡之責,大家不必如此客氣,快把豬羊都抬回去吧。

“葉一秋好說歹說,村民們還是堅持要葉一秋收下禮物,否則就不走,無奈之下,葉一秋只好接受了一頭大肥豬,並對漁民們說:"店裡有病人,要安靜的休息,不要打擾。

“漁民們才千恩萬謝的離開小店。

把收下的豬送予店家之後,葉一秋進到段琳的房間,段琳喝過藥正在閉目養神,聽到葉一秋進來,段琳從床上爬起,向葉一秋問好。

一傍的白蓮和林香也同時對葉一秋拱手道:"掌門人好。

“葉一秋笑道:"不是跟你們說過,沒人時就叫我一秋,怎麼還是改不過來呢?“三人噗嗤一下笑了起來,異口同聲地說道:"一秋師弟好。

“弄得葉一秋也禁不住笑了起來。

小店己不太安靜,加之段琳再喝幾副中藥就可以自行運氣療傷了,所以,葉一秋決定讓段琳回中和峰休養。

同時,他要再到山洞中,好好的參誤一下一塵大師留下的修練密笈,然後回南迦巴瓦,他不能再耽擱下去了,否則和木子師尊和纖蘿她們就要擔心了。

四人回到中和峰,一行人先去了坤鵬的墳前祭奠,而後葉一秋將段琳安排妥當,同樣讓白蓮和林香照顧她。

吃過晚飯,葉一秋便在房間中將一塵大師的密笈仔仔細細看了一遍,之後,按照密笈所寫的內容開始練氣,但他一直練了兩個時辰,卻感覺不到有任何提升,之後的一週,一切依舊,葉一秋覺得奇怪,之前練氣,當日就會有效果,為何此次練了七天都毫無起色。

葉一秋找到銀蟬問原委,銀蟬道:"此修練密笈自祖師一塵傳下之後,就無人能參透,我們也覺奇怪,但先師留下的東西,怎會有假,只是我輩悟性不到罷了,你再慢慢琢磨吧。

“"不如尋得一塵大師一問究竟?“葉一秋靈機一動,想到了辦法。

銀禪捋了捋鬍鬚笑道:"一塵大師走後,我蒼山弟子就沒人修練成佛,到不得佛界,除非先師下凡而來,但他成佛之後,就再未下來過。

"可為什麼一塵大師當年不給你們指點迷津呢?“葉一秋追問。

"俗話所說,佛渡有緣人,這套功法,也恐是要有緣者才能修得。

“銀蟬無奈。

當夜,葉一秋按秘笈修練了兩個時辰,仍是毫無感覺。

晚上,葉一秋做了一個夢,夢到一個老人,全身金光燦燦,頭部後面有一巨大光環,他讓葉一秋跟著他來到一個山洞之中,洞的正中有一平滑的大石頭,洞壁上有字有畫,只是模糊不清,只見老人也不言語,坐在巨石上就閉起了雙眼。

第二天一大早,葉一秋醒來時,晚間夢境仍歷歷在目,他於是坐在床上琢磨那個奇怪的夢,片刻後,他忽然意識到:"一定是一塵大師託夢給他,讓他在洞中巨石上按修練密笈打座方會有效,想到這,葉一秋一下子興奮起來,他忙披衣下床,走出房間,御劍直奔山洞。

點著火把來到洞中,葉一秋尋到巨石,坐上去開始打座。

因為洞中奇冷無比,開始之時,葉一秋覺得實在難以忍受,身體內卻自然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漸漸生髮出來,他慢慢感到身體變熱,又過了半個時辰,葉一秋就感到內氣充盈,順著自己的大周天快速運轉,不但身體十分受用,而且覺得思維極度清淅,似乎己能洞察一切。

葉一秋收了功,點燃火把,再次察看洞中的文字與人形圖畫,偶見他打座的巨石上,赫然刻著一行小字,寫道:"壁上修練法門,須在此洞中方可練成,一因洞中寒冷,身體與寒冷相抗,可激發潛能,二因此洞能聚集宇宙之氣,此氣作用於人體,修煉方得精進.”

此刻,葉一秋才恍然大悟,知道了一塵大師刻下的密笈沒人能夠修成的原因。

走出山洞,葉一秋御劍回到大殿後蒼山派弟子們居住的院落,找到銀禪大師,把自己昨日的夢境和今日洞中的發現告知銀禪。

銀禪聽後,極為興奮,忙叫葉一秋隨他一起去察看。

二人進到洞裡,來到巨石邊,葉一秋把巨之上的小字指給銀蟬看,看完後,銀禪興奮地說道:"我蒼山派強大之日已然不遠了。

“葉一秋適時地把密笈交予銀蟬,道:"這本修練密笈我己記熟,現在就交還給你。

“銀蟬接過秘笈,問葉一秋:“掌門人,既然這樣,秘笈我就先代為保管,但不知你現在有何打算?”

葉一秋:"我離開飛天派己多日,正想回去赴命,否則讓師父師伯和師姐師兄們擔心。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清渺錄

季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