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良嗣面容扭曲地撞開了一間屋子。

裡面躺著一名魏軍小校,渾身是傷,面色蒼白。

見到霍良嗣進來後,呸了一聲,道:“霍二,你是來殺我的嗎?”

霍良嗣嘆息一聲,道:“相識多年,來送你一程.”

小校面露絕望,但咬著牙不說話。

他知道,求饒也沒用。

大街上呼喊聲、廝殺聲、慘叫聲從來沒斷過。

夏兵不顧傷亡,也要屠殺困獸,態度不問可知。

“要殺多少人?”

他問道。

“衙兵不多了.”

霍良嗣說道:“平難都已經全軍覆沒,你知道嗎?”

小校沒有說話,這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他們出城了,全軍大潰,這每個人都知道,但夏人如何甄別的呢?“費了一番手腳.”

霍良嗣似是知道小校在想什麼,說道:“我進城時,武威軍在讓人檢舉搜殺。

這引起了一些混亂,不過很快被平定了.”

“好一個輕描淡寫.”

小校慘笑道。

“搜殺”、“平定”,這兩個詞的背後,不知道有多少血淋淋的勾當。

“五都衙軍,就剩城裡的決勝都了。

這會正在剿殺,有衙兵親眷子弟挎刀持弓相抗,也一併撲殺了.”

霍良嗣的臉上也浮現出了些許不忍。

眼前這位小校也是衙兵,還和他有很深的交情。

換作以往,他可能還會幫著求情,但這次下了嚴令:衙兵不論是否降順,殺無赦。

沒有任何辦法了。

霍良嗣還沒高尚到為了朋友把自己拖下水的地步。

“城裡有八九千戶衙兵家人,都要盡數屠戮麼?”

小校知道自己沒有幸理,但還是不忍家人也跟著同赴黃泉——眼下他們已被關在了後院。

“這倒不至於.”

霍良嗣說道:“只要不反抗,盧帥還不至於如此決絕行事,他終究還是講點規矩的.”

小校沉默不語。

“你可知效節軍家人都去哪了?”

霍良嗣突然問道。

“唐鄧隨三州麼?”

小校嗤笑一聲,道:“按說也是好地方,可荒廢那麼多年,誰願意去?去了也是受人欺壓.”

“你們怕是連唐鄧隨也去不了.”

霍良嗣說道:“襄陽都有點難.”

小校一怔,繼而臉色蒼白——事實上,他的臉色已經很白了。

“安心上路吧.”

霍良嗣嘆息一聲,出了院門,把門帶上。

身後傳來了隱約的悶哼聲。

不一會兒,數名親兵出來,低聲問道:“軍使,他的家人……”幹掉了一家頂樑柱,留著家人,總不是個事。

半大少年已經記事了,會不會心懷仇恨呢?幾乎是必然的。

既然如此,還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全家殺光了事。

“算了吧,盧帥沒讓這麼做.”

霍良嗣說道。

其實他也是這個想法。

魏博原有八千衙兵,後來擴編到萬人。

這一萬兵,起碼對應著八千個家庭。

斬草不除根,真的好嗎?若換朱全忠、李克用處於這個境地,早下令屠戮乾淨了。

聖人還是太寬厚了。

不過——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心狠手辣的人,總希望自己的上級寬厚仁德一些。

******整齊的腳步踏在青石板大街之上,甲葉鏗鏘,殺氣騰騰。

殺得多了,殺人者也就麻木了。

在他們眼裡,殺個人和殺只雞,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破城以來,夏軍士卒們已經搞不太清楚自己殺了多少人。

有衙兵,有鎮兵,有土團鄉夫,甚至還有許多軍人子弟,反正就是殺殺殺,從街頭砍到街尾,直到把衙兵殺光,把所有敢於反抗的人殺光。

其實魏博武人在做困獸之鬥時,爆發出的能量還是很強大的,也能造成不小的殺傷。

但他們的問題是失去了建制,只能三五成群廝鬥,遇到牆列而進的大部隊時,基本沒有任何勝算。

偶有從街道兩側射冷箭殺傷一二夏兵,但很快就被圍剿,全家死於非命。

就這麼搞了一整天,至晚間時分,明面上的抵抗已經完全消失了。

但事情還沒完,接下來進入第二階段:全城大索。

即夏軍大部隊化整為零,以隊為單位,挨家挨戶開門搜尋,一一甄別。

遇到懷疑物件,直接拉走,甚至當場剁了了事。

整個過程會持續數日,直到把衙兵系統徹底肉體消滅為止。

主持這項工作的是武威軍左廂兵馬使韓遜。

其實以他的職位,幹這事有點不太合適。

但沒辦法,其他人都不太願意沾手,只能老韓多加點擔子了。

韓遜上進心很強,不以為意,此刻大馬金刀坐在都虞候司內,發號施令。

“還挺有錢的.”

韓遜聽著手下報來的訊息,嘖嘖稱奇:“衙兵一年二三十緡錢的固定賞賜,本就不少了,居然加賞也這麼多,我看離譜.”

他的腳下躺著一具屍體,院落內還有更多屍體,基本都是守衛都虞候司的兵將。

事實上魏州的上層機構已經基本瓦解了。

先被暴怒的亂兵掃了一通,夏兵入城後,再掃一遍,節度使府、都虞候司、州府、元城、貴鄉二縣,全部癱瘓。

“韓將軍,城內城外,殺了得有上萬人了吧?”

親兵進進出出,訊息最為靈通,只聽他說道:“盧帥有令,擒殺衙兵者,其資財一應回賜,你看……”衙兵只有四千餘人,但殺了上萬,你覺得會是什麼人?說只殺衙兵,那也是說說而已。

事實上你根本控制不住,擴大化是難免的事情。

尤其是頒佈了賞格,就會有人眼熱,濫殺是必然的。

“放心,盧帥既然這麼說了,就不會食言.”

韓遜站起身,道:“你在外面跑了這麼久,我且問你,殺了這上萬人,如果有人重建魏博軍,能拉起隊伍來麼?能打麼?”

親兵仔細想了想,道:“我看不難。

艱難以來,河北諸鎮雖然很難說戰鬥力多強,但若論軍事傳承,當真是最好的,從來沒斷過代。

成年男丁,人人都會耍幾下把式,勝任營一級以下指揮的軍官小校,數不勝數。

至於將門世家,那是殺不乾淨的,殺乾淨了也不頂用.”

韓遜點了點頭。

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主要源自中下級軍官,魏博這方面的人才儲備太豐富了。

很多種田的老農家裡居然有鐵甲這種貴重財物,你敢信?“如果就此收手,我看魏博早晚還要鬧事.”

韓遜說道:“若無天時也就罷了,可若讓他們逮著機會,我擔心出一支比魏博衙軍還強的隊伍.”

限制魏博軍隊戰鬥力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盤根錯節的關係。

如果你把這種關係連根拔起,會發生什麼事?正常推演一下就知道,一群新人從頭做起,老關係不頂用了,接下來能不能夠升官,全看自己本事,能者上庸者下,輕裝上陣,再無之前的“負資產”束縛,而他們的軍事技能和知識還都在,這支新軍隊,真的比老衙兵好對付嗎?“罷了,盧帥不讓屠城.”

韓遜嘆道:“讓弟兄們收著點,別太過火了,差不多就行了。

聖人要臉,盧帥要臉,我不要臉,但不想死.”

說到這裡,他又笑了:“聖人弄了個吃力不討好的做法,強遷魏博武夫家人去外郡,去哪裡呢?能老實嗎?滿懷仇恨的八千戶衙兵家屬,我想想都頭大.”

******“登萊已經在準備船隻了,首批發兩千戶至安東府.”

盧懷忠還在城外與幕僚商議,只聽他說道:“這事,我總覺得有點懸.”

“趙王殿下是明事理的,符都頭也老於戰陣,他們應不至於還募魏博丁壯入軍.”

幕僚說道:“不過這八千家衙兵確實是個難題.”

幕僚也發愁。

其實狠一點,把這八千戶、幾萬人全殺光了不好嗎?無論男女老幼,悉數屠戮,一了百了,省事無比。

“都是中原百姓,何至於此.”

盧懷忠說道:“先看看效果吧。

若不成,就停運。

天下之大,總有地方安置。

實在不行的話——”盧懷忠站起身,看著東北方向,思緒已經飛到了那片白山黑水之中。

“就集中管治,讓他們屯田.”

盧懷忠說道:“只要控制好武器,不招募他們當兵,問題不大。

人的習性是可以改的,慢慢磨,一代人不行就兩代,兩代不行就三代。

上天有好生之德,盡數屠戮才不負責任.”

其實盧懷忠也不太確定。

屯田,不是什麼好活,甚至可以說是惡政。

魏博武夫能接受嗎?很難說。

但殺人是最不負責任的做法,不符合老盧的價值觀,他覺得應該給魏人一次機會。

“若契丹人殺來,魏人群起響應,怎麼辦?”

幕僚問道。

盧懷忠沉默不語。

這是大有可能的事情,你千萬不要高估這些人的節操。

事實上他懷疑一旦屯田,很多魏人會忍受不住,逃入契丹、渤海乃至新羅地界。

或許,該想個辦法,將魏人的利益與大夏捆綁在一起。

“魏人在安東府當府兵怎麼樣?去契丹、渤海抓部曲給他們耕牧.”

有人提議道。

“他們怕是會殺進州府,不讓朝廷任命府尹,自己推選.”

有幕僚直接否決。

“送一批人去新羅呢?”

有人說道:“新羅王岌岌可危,若得一批援軍,應該很樂意.”

“他們去了能聽話?”

有人不同意,道:“一旦抱團成軍,第二天就能殺進王宮,新羅王家裡敷的金粉都能被颳走.”

“去安南如何?”

“你嫌事情鬧得不夠大是吧?他們去了安南,節度使就該換人了,聽不聽朝廷的還兩說呢.”

幕僚們左想右想,越想越絕望,這都是一幫什麼人啊。

“夠了!”

盧懷忠制止了幕僚們的討論,道:“給洛陽報捷吧。

魏博武夫分散屯田之事,乃聖人欽定,我等照辦便是。

過程或許有波折,咱接著便是。

幾萬成建制的魏博武夫都被打崩了,還怕這些散兵遊勇?”

集中屯田,確實是現階段最好的辦法了,無論是去安東府、襄陽還是青唐,只要管束得緊,還是可以應付的。

朝廷那邊,應該早就有準備了。

三百二十萬魏人,嘿!哪怕放出去一半,都是一股驚濤駭浪。

朝廷應該也沒指望所有魏人都老老實實聽話吧?讓符存審頭疼去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悍婿

叢林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