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有口皆碑的紈絝混賬,終歸是有幾分實力的,雖然性子改了,但脫口而出的混賬話仍不失當年的神韻。

孫仁師帶著親衛趕到唐軍大營時,已快天亮了。

很遺憾沒有戰死的李欽載只好和程伯獻以及幾名唐軍部將都尉站在轅門外迎接孫仁師。

孫仁師表情複雜地看著他,滄桑的老臉有憤怒,也有快意,不知該如何表達情緒。

李欽載和程伯獻心虛地站在他面前,嘿嘿乾笑。

良久,孫仁師冷冷問道:“擅自改變航道,登陸倭國,誰做的決定?”

李欽載和程伯獻同時抬手,各自指向對方:“他!”

隨即程伯獻一驚,接著大怒:“李景初,你好卑鄙!”

李欽載沒理他,試探問道:“大總管,擅自登陸倭國,違令與倭國交戰,但我們也佔了倭國一半國土,此事……是功是過?長安那邊怎麼說?”

孫仁師怒道:“你還想要功勞呢?現在是殺不殺頭的事了!”

瞪著李欽載,孫仁師道:“程家的娃兒幹不出這般無法無天的事,老夫知道,這主意必是你出的.”

李欽載正色道:“大總管,野百合也有春天,壞孩子總也幹過一兩件好事的,大總管怎能如此武斷說是我乾的?”

孫仁師一愣:“難道不是你?”

李欽載沉默片刻,突然燦爛一笑:“看人真準!”

孫仁師氣壞了,抬腳便踹過去,李欽載飛快閃過。

好歹也算滅半國的一軍主帥,李欽載的身手自比昔日靈敏了許多。

氣過以後,孫仁師盯著他的臉忽然道:“你好像不怎麼擔心自己的下場?陣前違令可是殺頭的大罪,縱是你爺爺在,也斷然袒護不了你.”

李欽載朝孫仁師身後旌旗飄展密密麻麻的一萬將士眺望一眼,笑道:“若真要問我的罪,大總管就不會帶這麼多將士來增援了,既然朝廷有了增援,說明陛下已認可了我們滅倭國的舉動,而且下定決心將倭國納入囊中,對不對?”

孫仁師嘴角一扯,算是終於露出了笑容,隨即表情又迅速變冷:“你也太膽大妄為了,軍報傳到長安,陛下龍顏大怒,差點真的下旨斬了你.”

李欽載笑道:“幸好我爭氣,陛下斬我之前,我已滅了半國,否則這顆腦袋真有點不踏實了.”

孫仁師笑著指了指他:“莫高興太早,回到長安等著挨朝臣的參劾吧,事情沒完.”

轉身又指了指帶來的一萬援兵,孫仁師表情嚴肅地道:“奉陛下旨,著令老夫領水軍步騎軍計一萬餘,增援李欽載部,同時攜來糧草三眼銃火藥等輜重若干,劃撥李欽載呼叫.”

孫仁師沉聲道:“既然你已滅了半國,做事便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有了這一萬援兵,你與程家的娃兒合力將倭國拿下吧,倭國拿捏在手,對朝廷有大用.”

李欽載躬身道:“下官聽從大總管調遣.”

孫仁師搖頭:“不,這一戰老夫不統兵,陛下有旨,仍由你與程伯獻二人指揮此戰,老夫率水師在京都附近海域壓陣,與爾等呼應.”

“一應戰事,與倭國使節談判等事宜,皆由你二人做主。

陛下說了,臨陣不可換將,既然你們做得不錯,老夫沒必要橫插一手.”

說著孫仁師笑了笑,道:“陛下對你的寵信,實在是當世無二,景初不可辜負陛下的信託.”

李欽載心中感動,行禮道:“景初必不辱使命,一月之內滅倭國,為陛下賀!”

…………有了援兵和糧草火藥,李欽載和程伯獻商定的原定計劃自然全部推翻。

原來只打算佔領了京都飛鳥城後便撤兵的,然而今日有了一萬援兵,和充足的糧草火藥輜重,虛憊之時李治給他送來了一劑還魂的猛藥。

那還顧忌什麼?幹就完了。

當孫仁師的一萬援兵到達飛鳥城外的唐軍大營時,飛鳥城的倭國君臣們徹底慌了。

情勢陡轉直下,此時已不是抵不抵抗的問題,而是如何逃命的問題了。

李欽載率領的數千疲憊之師都打得倭國毫無還手之力,如今唐軍又添了一萬精兵悍卒,除了逃命,還能怎麼辦?若換了一年以前,就算唐軍登陸倭島本土,倭國的軍隊還是能抵抗的。

畢竟戰場上真刀真槍廝殺,倭國軍隊縱然不如唐軍戰力,但傷亡差別不會弱太多,不至於鬧到今日快亡國的地步。

可如今的唐軍莫名多了一種新式的火器,那種能發出巨響,還能冒煙噴火的東西,一槍便放翻一大片的神奇兵器,委實令倭人難以抵抗。

有了這種兵器,雙方的戰力瞬間便拉遠了,倭國軍隊在這種新兵器面前簡直就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寶寶。

隨著唐軍增援將士的到來,飛鳥城內的倭國君臣們雞飛狗跳,連商議都懶得商議了,各自在府邸中打包錢財細軟,整備家將奴僕,連夜逃竄出城,往北面逃去。

龍朔二年三月廿四,唐軍攻陷倭國京都飛鳥城。

入城當日,唐軍屠城,戮倭國壯年男子三萬餘,國庫民間財物掠者無數,唐軍將士人皆背囊鼓鼓,所得甚豐。

屠城三日後,唐軍繼續北進,臨行之前,唐軍縱火焚城。

城焚三日而不熄,遺民苟活者哭嚎震天,聲傳盈野。

三月廿九,倭國權貴糾集私兵計兩萬,阻截唐軍北進之路,戰於倭國石川城外。

當日兩軍相接,激戰晝夜,唐軍陷陣而入,倭國兩萬軍隊敗退關東。

這或許已是倭國君臣能組織起來的最後一支抵抗力量。

此戰過後,唐軍長驅直入,竟再未遭遇大規模的抵抗,大軍一直推進至九州島中部長野城附近。

至此,倭國四分之三的國土已落入唐軍之手,舉國驚惶,臣民恐慌,退避北部的倭國朝堂守舊勢力再次逼宮中大兄,督促倭國皇室向唐軍乞和,中大兄允。

四月初,正是春暖花開時節。

倭國長野城外,唐軍大營轅門五里外彳亍行來一支倭人隊伍,隊伍抬著百餘隻大木箱,中間還有一抬垂下珠簾的軟轎。

轅門外的唐軍將士警惕地注視著這支隊伍,並派人向大營帥帳示警。

千餘人的倭國隊伍行至大營轅門兩裡外便停下,軟轎緩緩落地,一位穿著寬袖圓袍的傾城女子在宮女的攙扶下走向轅門。

離轅門還有數十丈距離時,絕色女子忽然匍匐而拜,用生硬的關中話大聲道:“大和國攝政中大兄,願獻皇女鸕野贊良予大唐上國少將軍,乞上國止戰談和,兩國永罷刀兵!”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魂穿胡亥,被始皇偷聽心聲

書夢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