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新高爐誕生之後的第四天,從英國沃特利鍛造廠引進的兩套全新鍛造裝置,透過海路轉河運,抵達了灤州。

全新鍛造裝置的功能是重新熔化鋼坯,對它們進行錘擊以去除爐渣,從而生產可鍛鐵。

這種可鍛鐵,因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韌性,所以俗稱瑪鋼、馬鐵,又叫展性鑄鐵或韌性鑄鐵。

玉柱原本就是鋼廠的高層,他自然心理有數,鍊鋼的基本任務是:脫碳、脫磷、脫硫和脫氧,去除了有害氣體和各種雜質。

鍊鋼廠的發展方向,就是不斷的透過提高鍊鋼溫度,調整成分,透過供氧造渣、加合金、攪拌升溫等手段,達成“四脫兩去兩調整”的目標。

英國人只肯給噸的鍊鋼爐,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玉柱捨得對洋人鍊鋼工程師們,持續性的砸大錢。

實驗虧了,都是玉柱為發展科教興國的戰略,應當付出的成本。

實驗成功了,洋人工程師獲得鉅額的英鎊,玉柱收穫了實實在在的科技進步。

這不是雙贏,又是什麼?

歐洲各國的君主和大資本家們,依舊是摳摳索索的不捨得重賞工程師和技術人員。

這且罷了,歐洲各國的工人們,苦得要死,每天至少要工作14個小時,沒有一天休息。

玉柱早就認準了,只要持續的大力發展科教,不算暫時的經濟小帳,從宏觀大局算總帳,整個華夏帝國遲早會賺得缽滿盆滿。

歷史早就證明了,認真搞教育的國家,都變成了發達國家!

經過六年多的發展,第一批來大沽口的兩千餘名學子們,已經有200多人完成了相應的學業,拿到了哈勒學園大沽口分校的畢業證書。

作為第一代本土培養的人才,玉柱自然是把他們當成了至寶。

玉柱大筆一揮,除了全員賞穿從九品的官服之外,每人每月的月餉為三十兩銀子。

三十兩銀子是個啥概念呢?

這年頭,由於玉柱從海外進口的糧食,源源不斷的送來,極大的平抑了糧食的價格,整體物價水平低得令人髮指。

京城裡的一斤上等粳米,頂多三文錢。

一般情況下,買個普通的小丫頭,也就是3-5兩銀子而已。

只要願意出三十兩銀子,姬院的媽媽們,已經可以買到極漂亮的小美人胚子了。

北洋政府確實十分腐敗,但是,北洋政府卻非常重視教育。

當時,一塊大洋在北京城內,能夠買到40斤大米。

在北大任教的陳獨秀,月收入高達400塊大洋,可以買到16000斤大米。

同樣在北大任教的胡適,在鐘鼓寺租了一套有十七間房的四合院,每月的租金就是二十塊大洋。

科教興國,不能只靠嘴巴宣傳,必須拿出真金白銀,狠狠的砸大錢。

整個帝國,正好有兩百多個府。

其中,最富裕的沿海和沿江府,共有四十幾個。

玉柱就把第一批畢業的學子們,派去了這些地方。

由玉柱親自撥款,在這四十幾個府裡,每城建設一座全新的近代中學,即:強國書院。

強國書院,優先招收有童生資格的年輕人,也就是識字的年輕人。

書院的待遇,除了包食宿、包衣物之外,每月還有二兩銀子的零花錢。

要知道,這年頭的秀才,即使辦私塾教書,每年的束脩也就是十兩銀子上下。

實際上,強國書院就是老技校和老中專的翻版罷了。

玉柱小時候,家裡真窮,又很會讀書的學子,很多都選擇了讀中專或是技校,而不是讀大學。

因為,讀中專和技校,不僅免學費、包分配工作,每月還發給零花錢,可以極大的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

在那個極度欠缺知識的年代,中專生享受的待遇,比後來的碩士生還要優越一些。

現在的碩士生,不包分配工作,畢業後還需要自己去考編制。

當時的中專生,只要畢業了,就有幹部編制,徑直拿著派遣證去單位報到。

在大沽口處理完了手頭的雜事之後,玉柱帶著109341部隊,坐船經海路,從松江府逆長江西進,直抵武昌城下。

時隔數年後,南都武昌府的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驚人變化。

武昌府的城垣,被擴大了何止五倍?

由於是先規劃,後建設的緣故,玉柱的皇宮正好位於武昌城外的郊區,並涵蓋了東湖岸邊的整個梅園。

嗯,玉柱住得很舒服的梅園,以後就是皇帝的御花園了。

為了不影響都城內的交通,玉柱的新皇宮,就建在了湖邊。

就在皇宮的附近,幾乎全是朝廷的官署,及住宅區。

這就相當於,在武昌的郊外,另建了一座新城。

新城裡邊,主要是朝廷的各種官僚機構,及官員們的住宅。

這就在最大的程度上,避免了衙署太過分散的格外擾民。

如今的規矩是,官員出行,鳴鑼開道,驅散閒人。

這麼多朝廷的官僚,聚集到武昌府城內,焉能不擾民?

再臨武昌之時,風景如畫的梅嶺二號,理所當然的成了玉柱的駐蹕之所。

這一次來武昌之後,短時間內,玉柱不打算走了。

所以,全班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們、軍方的統帥機構,以及六部的實權尚書們,也都跟著來了武昌。

關於遷都的事,玉柱的態度之明確,誰反對,誰就馬上下臺走人。

如今的北都,除了缺水之外,還有一大弊端,即:大型海船隻能靠港大沽口。

從大沽口到北都的朝陽門外,還有兩百里地。

這就在無形之中,增加了都城內部的運輸成本。

時間一長,消耗必大。

與此相反,武昌府完全沒有缺水的問題。

別說千萬級的住戶,就算是都市圈的人口過了億,也不可能缺水。

更重要的是,大型海船,可以從長江入海口駛上來,直達武昌的碼頭。

別的且不說了,單單是京師暫時缺糧食的時候,玉柱只需要一聲令下,江南以及海外的糧食,就會源源不斷的沿著長江的航道,運輸到武昌城下。

近代以來的列強之國都,哪個沒有順暢的海運或河運?

所謂山河之險,隨著熱兵器的持續發展,越來越無足輕重了。

玉柱的整個遷都計劃,屬於是提前有規劃,推進有步驟的陽謀。

嗯,軍機、內閣和六部尚書們,都到了武昌,各部侍郎、郎中和員外郎們,來不來?各部主事和吏員們,來不來?

遷都,是天大的事兒,牽涉的既得利益集團,異常之大龐大。

只要展開爭論,就必然會拖延下去,無法及時做出決定。

所以,玉柱的遷都策略就是六個字:不爭論,只實幹。

早上,叫第一起的時候,張廷玉有些擔憂的說:“皇上,新建的強國書院,地位和俸祿實在是太高了,惹得全國士林非議不斷.”

張廷玉再有能力,畢竟是封建士大夫階層的代言人。

歷史上,整個歐洲已經進入到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前夜,而大清的封建士大夫們,完全不知道天高地厚,一味抱殘守缺,最終,他們和大清一起被掃入了垃圾堆裡。

玉柱看了眼蔣盛,嗯,這傢伙雖然低著頭,一直沒啃聲,他的心裡只怕是也很贊同張廷玉的看法吧?

“諸卿,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玉柱一張嘴就定了調子,“你們都看不上的西洋的奇巧淫技,實際上,威力異常之巨大。

別的且不說了,帝國陸軍僅僅是購買了英國的武器和裝備,就把準噶爾汗國和霍罕國,給打滅了國.”

“要知道,在前清時期,準噶爾汗國一直是西部邊陲的心腹之患呢.”

玉柱舉了個活生生的例子。

但是,張廷玉受人之託,必須把話說完。

所以,張廷玉小心翼翼的問玉柱:“皇上,強國書院的新學,如此的受到重視,勢必會影響天下讀書人的上進之心啊.”

玉柱微微一笑,說:“不客氣的說,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已經遠遠的落伍於天下大勢了,將來遲早要廢除其國學的地位.”

儘管張廷玉早就猜到了玉柱的心思,卻依舊大吃了一驚。

“皇上,全天下的讀書人,可有幾百萬之多吶。

一旦所學被廢,他們肯定會煽動鬧事的.”

張廷玉雖然佳著個人的私貨,卻也有害怕全國都亂了的公心。

玉柱端起茶盞,小啜了一口,淡淡的說:“對於願意接受新學的讀書人,朝廷給的出路極寬,不僅畢業即授官服,還給了極高的俸祿,應該知足了啊!”

蔣盛一直沒敢吭聲,因為,他是腦袋上了刺了字的江南士林代表,太過顯眼了。

玉柱讓田文鏡在江蘇推行酷厲之政。

如果不是蔣盛親自去了江南,挽救了死不肯出血的大官僚地主們,整個江南的舉人以上的階層,肯定會被玉柱殺得人頭滾滾,破家無數了。

陳辭修指揮打仗的水平,那是真的不行。

但是,他在孤島內部,搞土改卻搞得有聲有色。

真正的土改,不是人人分了地,而是人人都必須照章納稅。

比如說,人人都分了三畝地。

過個二十年,下一代有三個兒子,人均一畝地,連自己都養不活。

第一次分配的稅制,尤為重要。

賺得越多,納稅就越多,這個才是公平的稅制。

一次分配嚴重不公,後邊的所有分配,都是裱糊匠的做法,中看不中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世子兇猛

菲碩莫薯

三國:從西涼開始稱霸天下

格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