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東的記憶裡也有一盞油燈,天黑了,點起油燈,關月玲就會在門口不聲不響地收拾農具。

家裡的氣氛是沉悶地。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打油和買鹽一樣都是每家每戶重要的事,打油不止是打要吃的油,還有燈油,也就是煤油。

煤油不算貴,一毛多錢一斤,可這對於農家來說也是不小的開支,鹽不能不吃,油燈可以不點。

那個年代的人或多或少都有斷頓的恐懼。

年紀小小的張衛東就經常會翻看鹽罐麵缸,要是看到鹽罐空了、麵缸見底,就會心驚膽戰,這意味著家裡要斷糧了。

農家的燈芯都剪得小小的,一點燈光如豆,光圈照不了多少地方,經常燒著燒著就會發出噼啪的聲響炸開。

燈芯炸開了,就要用剪刀剪掉,不然可能燒到燈油或者燈火岔開了,剪完再把燈芯往上提一提,照樣還只是豆大的光。

即使這樣還是捨不得點,有誇張的人家,常年不點燈,一到晚上全家就像盲人一樣抹黑吃飯睡覺。

因為屋子矮,放煤油燈的上方總有一股黑煙嫋嫋向上,天長日久屋頂就會被油燈冒出的黑煙燻得黑乎乎的。

屋頂上一大塊黑漆漆的圓,就是油燈留下的痕跡,燈光幽幽照射的距離很短,只有那麼一個小小的圈是昏黃溫暖的光,需要讀書做針線的人就會貼的很近。

孩子最怕燈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黑暗裡似乎有著無數光怪陸離的黑影。

像鬼怪,像藏在深淵的惡魔,每到這時候,他就會緊緊靠在母親身上,尋找安全感。

關月玲再忙也會放下手裡的活計,抱著他安慰:“害怕了啊,別怕喲。”

張琳寫著寫著作業就趴在油燈前睡著了,關月玲敲敲桌子叫醒她問:“作業寫完了嗎?寫完去睡覺吧。”

每次這樣問,她都沒寫完,關月玲也不管她,笑著看她潦草的寫字,然後狠狠揍她。

只要大姐回來,張衛東就多了一個有趣的玩法,吃了晚飯跟大姐在油燈下玩翻繩。

大姐會很多玩法,只要接不住,他就會耍賴,大姐則是寵溺地笑著,姐弟倆重新開局。

這可能是天下最溫暖的記憶。

不過現在好了,油燈馬上成為歷史。

電工也是村裡人,很年輕,二十來歲,這個人張衛東已經沒有了記憶。

離家三十多年,很多人都被淹沒在記憶裡,除了偶爾回家還能見到的,其他人都已經慢慢消失了,年紀越大忘記的越多,自已也發現自已慢慢變老了。

電工裝好電燈說:“等著吧,晚上六點供電所就送電了,今天晚上村裡要慶祝一下,有節目。”

張衛東還挺期待地。

表演得地方是哪裡,肯定又是cbd了。

隊長和會計不放心,挨門挨戶檢查電燈接得怎樣,會不會燒起來,人對未知的東西總是很恐懼。

來到張衛東家的時候,他們檢查了一遍交代關月玲說:“節約用電,人走滅燈。”

“知道了,哥。”

電力供應在很久一段時間都跟不上,只要用電高峰,農村就會拉閘限電,沒有電的時候孩子在村裡瘋跑,大人聚在一起聊天。

村裡用電沒裝電錶,或者說那時候還沒有電錶,或其他原因沒裝,家家都是按燈的數量拿錢。

沒裝也不用擔心,村民沒有錢買任何大功率電器。

有幾家老人聽說電費要二分錢一度,嚇得問隊長:“良山,要不把俺家的電燈掐了吧,用不起。”

隊長訓斥說:“胡鬧,裝上就用,只要不浪費就行,我晚上會挨家挨戶看,誰家要是不關燈,我可不答應。”

這個時代的人能幹出這種勾當,通電以前他甚至還專門交代民兵每天晚上都在村裡巡邏,看誰家燈亮著就去批評。

張浩的病好了,帶著一群孩子挨家挨戶看熱鬧,看他們的電燈裝在哪的,誰家裝了幾個燈,甚至要邀請張衛東一起去。

張衛東敬謝不敏說:“我不想去。”

張浩說:“你一點都不好玩。”

然後一群孩子哄得又跑遠了,黑夜裡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以後誰都別跟他玩。”

吃了晚飯,全村人都聚集在村委小禮堂,等著送電的那一刻,隊長陪著公社薛領導,沒錯,薛正南今天也來了。

北窪村自已出錢裝電燈,還幫助同一個大隊的其他村子一起裝上電燈,他在整個縣裡都臉上有光。

上臺說了一番節約用電和安全用電的講話,電燈忽然就亮了起來。

所有人在電燈亮起來的一瞬間都高興地大叫起來。

七十多歲的四奶奶瞪著青光眼,費力看著電燈不捨得眨眼說:“我還說在哄我呢,原來真能亮啊,這下好了,晚上也能納鞋底做衣裳了。”

隊長說:“嬸子,燈是亮了,你晚上可別做針線活了,年紀大了,眼睛又不好。”

“我還能幹哩,哪能閒著吃閒飯。”

張衛東看得眼睛發熱,勤勞苦幹,北窪村一代又一代人,都是這樣過來的。

那群孩子從村子的一頭跑到另一頭,高興到不行。

有村民從自家來到小禮堂奇怪的說:“我怎麼覺得,小禮堂的燈比我家的亮呢?”

為了節電,全村的電燈都是十五瓦的,而小禮堂裝的是60瓦的大燈泡,差距肯定是明顯的。

隊長明明知道答案卻說道:“你他孃的淨胡說,全村的電燈都是一樣的,你要那麼亮幹什麼,怕你娘半夜跟別人的男人跑了?”

電送上了,村裡的節目也開始了,第一個上去的居然是李萍,她畫著濃濃的戲妝,唱的是當地的戲種泗州戲。

泗州戲類似於河南豫劇,唱腔也類似,李萍唱的是民間淫-詞浪-調《李三姐思-春》。

脾氣還真是難改啊,什麼人唱什麼戲。

村民彼此很熟悉,一聽就知道唱得什麼,缺德老漢裝糊塗問:“李萍,你男人沒在家嗎?不然我晚上去陪陪你?”

李萍的丈夫青苗氣得臉色鐵青。

隊長罵道:“好好聽戲,今天誰敢讓我今晚不痛快,我就讓他一年不痛快。”

別說,李萍唱得還挺不錯。

她唱完又是一個酒鬼上來,唱的是傳統戲曲釣金龜,唱戲的幾個顯然是配合熟練的,手眼身法步像模像樣,關月玲說他們是村裡的文藝積極分子。

雖然是很熟悉的劇目了,村民還是看得很開心。

70年代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遠超物質文明的。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琴依

疊夢

天賦弱?關我什麼事!

心不跳了

一枚硬幣的情愫

牽著白馬的書生

夜幕:城市黎明

比盧布

核源破空

行至荒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