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立志要成為千古一帝的人,李二一直認為朝局全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這是他的自信,也是他的驕傲。

可現在卻讓他有些彷徨起來。

難道以前自己太寬容了?

以至於這些人敢明目張膽一起要挾、逼宮。

為了私慾,這些人枉顧帝國的利益和皇權的威嚴。

對一名為帝國立下無數汗馬功勞的青年才俊如此肆無忌憚的攻訐,底限何在?

這一刻,李二陛下是真的生氣了!

一旦動了江南的這些官員,定然會使朝局動盪一段時間。

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長孫無忌卻只是默默的站立一旁,既不煽風點火,也不勸解阻止,好像是一名看客。

就在李二陛下琢磨著拿哪一些人出來開刀,做一些殺雞儆猴的舉動時。

內侍來報,楊帆派長史權萬紀進京覲見。

聞言,李二陛下微微錯愕,這是什麼情況?

難道江南有變?

要不然此刻怎會輕易派長史進京呢?

李二陛下沒說話,心頭卻不斷揣測。

難道長史是來遊說自己護祐楊帆的?

轉念一想,即便楊帆讓人來求自己庇護,也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如今幾乎半數的御史言官群起彈劾一人的場面,這在歷朝歷代都極為罕見。

自大唐立國以來,更是前所未有。

這種局勢所給人的壓迫感,所形成的輿論攻勢,即便是他這個皇帝都覺得有些窒息。

楊帆年紀輕輕,未經歷過朝爭,在重壓之下驚慌失措派人向自己求救也情有可原。

如此一想,李二更加擔心起楊帆在江南的處境。

畢竟,若是楊帆頂不住壓力撂攤子不幹,那好不容易開啟的局面可就要前功盡棄了!

而一旁的長孫無忌微眯的眼睛卻閃過一絲笑意。

他的觀點與李二差不多,楊帆定然是承受不了壓力,特意派人來長安請求陛下庇護。

可長孫無忌卻並不看好李二能有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

朝爭可不是僅憑皇帝的權威就能擺平一切的。

畢竟,即使是至高無上的皇權也必須權衡和兼顧各方面的利益。

若一味的偏袒楊帆,對江南的一些官員大眾干戈,必然會使朝綱大亂。

李二想要成為千古一帝,必然會謹慎考慮。

畢竟,楊帆如此大張旗鼓與江南士族作對,還試圖提高商人的地位,這可不僅僅只是江南的問題。

因此,楊帆最後的結局只有慘淡收場。

雖然覺得楊帆已經走投無路,甚至迴天乏力,但長孫無忌並不打算馬上參和到江南士族與楊帆的爭鬥之中,他只想靜觀其變。

片刻之後,權萬紀便被內侍帶到了殿內。

“微臣見過陛下,見過趙國公。”

一進大殿,權萬紀便深深揖首一躬。

此次派權萬紀進京,楊帆當然不是為了讓皇帝力保他。

因為楊帆知道槍桿子出政權的道理。

如今江南的槍桿子掌握在他手裡,這些跳樑小醜根本不足為懼。

之所以派權萬紀進京,除了想表達自己對那些江南士族彈劾自己的不滿之外。

也是因為權萬紀對江南的改革,特別是華亭縣的改革是除了自己以外理解最為深刻的。

對於江南的一些舉措,只有權萬紀是最合適的解釋人選。

他能夠很好的述自己在江南的所作所為。

“免禮!”李二陛下揮了揮手,瞅了瞅風塵僕僕的權萬紀,問道:“楊帆派愛卿前來,是因何事啊?”

權萬紀恭聲道:“微臣前來,是受大都督所託,有一事相求陛下。”

此時長孫無忌冷哼了一聲,說道:“莫不是楊帆挺不住了,派你來求陛下護祐?”

權萬紀眉頭皺了皺,卻並未理睬長孫無忌,而是鄭重對著皇帝說道:“大都督讓微臣帶話,請求陛下不要懲罰那些彈劾他的御史言官,更不要對那些針對他的官員大開殺戒,因為這樣容易引起朝局動盪……”

聞言,李二陛下直接愣住了。

真沒想到楊帆派權萬紀進京,居然是為那些針對他的江南官員求情?

這畫風不對啊!

楊帆那混球不是一向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的麼?

難道這小子又想玩什麼套路?

李二陛下的腦子快速運轉,思考著楊帆此舉背後是否有什麼其他含義。

而一旁的長孫無忌卻不這麼想,認為楊帆是在耍計謀。

於是不屑地道:“權長史,你也算是官場老人了,怎麼還配合楊帆玩一出欲擒故縱的苦肉計?”

“呵呵,他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楊帆現在主動向江南士族示弱,置陛下的愛護於何地?”

這些話很明顯,就是想告訴皇帝楊帆已經屈服於江南士族。

一字一句,全是滿滿的嘲諷,甚至是故意挑起皇帝的怒火。

因為長孫無忌知道,皇帝是絕對不可能輕易放棄江南的。

如此拱火,就是為了打擊楊帆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此時,長孫無忌不由暗喜。

在他看來,楊帆一定是被朝中瘋狂的彈劾給嚇住了。

眼見自己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又害怕皇帝不保他。

所以不得不派人到皇帝面前故意搞這麼一番說辭,目的就是要挾皇帝力保他。

因為楊帆也能看出皇帝對江南志在必得,所以來了一招以退為進。

不得不說,長孫無忌覺得楊帆這一招很高明。

如今楊帆想兩邊討好,長孫無忌當然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

長孫無忌很瞭解李二陛下。

李二這個人很英明,但實在太愛惜名聲了!

為了成為千古一帝,東征高句麗已經成為了皇帝心中的執念。

把江南掌握在手中,能夠為東征提供雄厚的後勤保障,所以皇帝不可能放棄江南。

楊帆顯然也是看出了這一點,所以讓人傳來這些話,就是想告訴李二陛下。

如果不力保他,那他就和江南士族那些人和解了。

所以,長孫無忌直接挑明楊帆此舉有險惡的用心。

因為長孫無忌知道,李二陛下很驕傲,最恨的就是有人要挾他。

長孫無忌故意往這方面引導,就是讓皇帝心頭產生不悅……

果不其然,聽到長孫無忌這麼一說,李二自然而然也往這方面想。

於是看向權萬紀的目光就有些不善。

李二心裡的確很是愛惜楊帆,也很欣賞他的才華。

可是李二更恨那些恃功倨傲,想用各種理由和他這個皇帝討價還價的人。

因為在李二心目中,皇權的威嚴不容侵犯,誰也不能夠例外。

本來李二還打算等楊帆掌控江南以後,就把楊帆調回長安,進入內閣進行培養。

等到他李二駕崩以後,楊帆也可以成為新任皇帝的左膀右臂。

可現在楊帆是什麼意思?

是想用自己的功勞來要挾自己力保他麼?

李二最討厭什麼?

最討厭臣子與他討價還價,最恨臣子要挾他。

於是乎,李二陛下在長孫無忌刻意的引導下直接想岔了。

只見李二的臉色很快難看起來,陰沉著臉,冷聲道:“那你說說,楊帆派你來意欲何為?是不是隻要朕不力保他,他就撂攤子不幹了?”

權萬紀微微一楞,沒想到皇帝會這麼理解。

可以想到剛才長孫無忌的故意引導,這才發現長孫無忌幾句話就把皇帝給帶偏了。

長孫無忌果然是老狐狸啊!

權萬紀警惕的看了長孫無忌一眼,趕緊開口解釋道:“陛下,你誤會大都督的意思了,剛才的話並沒有其他言外之意。”

“來之前,大都督特意交代微臣轉告陛下,聖明的君王,盛世的開創,必然廣開言路。”

“君王只有廣泛地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兼聽則明,才可稱得上是一位明君。”

“既然朝中有多數官員彈劾大都督,雖然多是無稽之談,可若是陛下強力鎮壓,他日還有誰敢諍言直諫?”

“儘管現在朝中御史言官的言論有些過分,但瑕不掩瑜,不能因噎廢食。”

“既然這些言官對江南的改革有疑異,那麼一切以事實說話,可以用百姓的聲音去評判改革的成果,根本不必要用其他手段去幹涉。”

李二陛下有些懵。

楊帆帶來的話難道真是字面上的意思?

讓他費解的是,如果沒有自己力保,那麼楊帆憑什麼能夠擋住江南士族的圍攻

雖然大唐律例明文規定,御史言官可以風聞奏事,即便錯了,也不用承擔責任。

這個規定是鼓勵御史言官敢於進言,同時也能夠對文武百官的作風進行監督。

御史言官不用擔心彈劾錯誤而不能諍言直諫。

若是御史言官的彈劾屬實,楊帆就有罪,若是楊帆無罪,御史言官只是屬於體察不清……

本來李二陛下還想拿幾個官員殺雞儆猴,可偏偏楊帆卻請求不要懲罰這些彈劾他的官員,連李二陛下對他隱晦的愛護都拒絕了。

李二陛下有些想不通。

楊帆這小子是不是傻?

難道那混小子真能憑藉一己之力對抗江南士族。

還是說楊帆根本沒有一點把柄落到江南士族的手裡?

李二陛下有些懵!

長孫無忌也皺著眉頭,疑惑的看著權萬紀,似乎想看出他說出來的話是否有假。

可看到滿腔正氣的權萬紀,他不認為這個犟老頭敢亂傳楊帆的話。

轉頭看向李二陛下,長孫無忌心裡咯噔一下,要壞!

果不其然,李二陛下甚是感動。

什麼樣的臣子才是好臣子?

才華橫溢、能力出眾、忠心不二……

這些都是一個好臣子所要具備的因素。

但是如同楊帆這般,為了讓皇帝不為難,將委屈全都自己背,這簡直就是大公無私的名臣!

這樣的臣子,試問那個皇帝不喜歡?

李二陛下心情激動,開口讚道:“駙馬真是好樣的,朕心甚慰啊!權愛卿回去轉告駙馬,朕不會讓他獨自承擔,朕要讓那些官員知道,造謠也需要承擔責任的。”

權萬紀說道:“陛下聖恩,微臣代大都督叩謝陛下,另外,這是那些人彈劾大都督問題的解釋,請陛下過目,微臣暫且告退!”

說完,權萬紀把手中的奏摺遞了過去,隨後轉身離去。

看著手中的奏摺,李二陛下並沒有馬上開啟。

他手裡掌控著“百騎”這個特務組織,又有李泰這個眼線。

對於楊帆在江南的各項改革還是能夠知道的。

朝中那些彈劾楊帆的理由幾乎都是捕風捉影,甚至無中生有。

見到楊帆受到此等委屈還能夠顧全大局,他豈能不欣慰?

李二陛下暗暗決定,一旦楊帆應付不來,即使會朝堂動盪,也要殺一些人來警告一番。

見此情景,長孫無忌那是又氣又恨!

楊帆一招忍辱負重就讓李二陛下感動的不行,那貨太狡猾了!

看來即使楊帆最後堅持不住,皇帝也一定要力保他!

長孫無忌真有些懷疑,難道楊帆是李二的私生子不成?

要不然怎麼會得到李二如此獨寵?

長孫無忌很是嫉妒,本來這些待遇原來都屬於自己兒子長孫衝的啊!

不知不覺中,長孫無忌對於楊帆的恨意更加深了一層。

當然,懂得察言觀色的長孫無忌當然不會馬上去做什麼,只能心有不甘的退了下去。

他倒要看看,面對眾多朝臣的彈劾和圍攻,看李二能怎麼辦?

此時長孫無忌決定,自己應該有所行動了!

……

第二天一早,天還未亮,朝會的鐘聲便響徹長安。

唐朝初朝,朝會分為三種,這三種參加的人員和時間都略有不同。

除了元日大朝會,每月的初一的朝會是參加人數最多的。

這種朝會不僅有王公貴族,還有京城九品以上文武官以及地方上奏的官員等等。

因此,每月初一的朝會顯得很隆重。

這時候的朝會需要殿上設躡席、燻爐、香案,依古禮陳列儀仗。

眾人得到內侍傳唱,百官才進入太極殿。

今日恰逢初一,所以承天門外的廣場便早已在此等候,偌大的廣場顯得人影重重!

等到承天門開啟,官員以及朝見的勳爵便魚貫而入,整個太極宮顯得熱鬧非凡。

眾人沿著寬闊的御道徑直而入,便是太極門,過了此門,便是恢弘威嚴的太極殿。

上千名官員和勳爵同時參加朝會,聲勢定然是浩大的。

太極殿內一般站不了這麼多人,一些品級低的,只能等候在殿外。

若是往日,站在殿外等候的官員早已交頭接耳,可現在大家都沉默無語,好一副山雨欲來之勢。

似乎大家都知道今日朝會會有重大的事情發生,是以氣氛很是沉寂。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被逼婚:躺平後攜妻復仇

遊走金魚

英倫狂潮

笨宅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