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中午,王老爺子帶著周至在國博工作食堂吃了一頓“大餐”,等到下午回到研究所,實驗結果已經出來了。

碳十四測年法得到的結果是在公元五百到公元六百年之間。

鉛同位素定年法結果在公元四百五十年到公元六百三十年之間。

這兩個結果都在大家的意料之內,其實只要造像背後明確的天保七年時間記錄在這個範圍之內,就已經可以證明其真實性,天保七年這個時間,就可以確認為造像時間。

不過第三個結果卻有些奇怪,熱釋光定年法測初級的年代卻早得多,時間是公元二百年到公元三百八十年之間。

這個年代遠在天保七年之前兩百年到一百年,啟老和王老拿著檢驗單,不由得有些莫名其妙。

周至說道:“這也很好理解吧?因為熱釋光定年法測量的是造像裡的磚瓦灰成分,在我的印象當中,但凡是手工藝工匠們,最喜歡用的都是老磚,所謂秦磚漢瓦,火氣除盡。”

“是這個道理!”王老爺子一拍腦門:“修故宮大殿的時候,調抹的灰漿都得是上百年的老磚粉,天保七年的工匠要是用老磚,可不就在公元兩三百年燒的嘛!”

“現在就可以確定了。”啟老爺子笑呵呵地說道:“這套造像,是真品,是國寶,是北齊高洋時期的駙馬和宰相權臣楊愔,為了皇室和家族祈福供奉,而命人造作的乾漆夾苧華嚴三聖像。”

這就是給文物定名了,差不多就是北齊乾漆夾苧華嚴三聖像。

“這是目前世界已知創作時間最早的乾漆夾苧造像實物,風格處於北魏造像到北齊造像轉化的關鍵過渡期,也代表著我國古代佛教造像的藝術巔峰,無論儲存完善程度,造像精美程度,藝術價值,創作年代,都堪稱現在已知的第一,是當之無愧的國寶。”

“相傳印度有‘行像’的傳統。‘行像’,就是於宗教慶典時迎請佛像,必須把佛像請出寺院以外,類似現在的繞境。”金申作為佛像專家,開始給周圍的學生和年輕工作人員講解:“我們現在依然可見‘行像’儀式在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出現。”

“夾紵作像其質輕便,利於攜運,若行像為石刻則其重量可知。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行像傳統也流行於中國。”

“另一方面中土寺院規模愈來愈大,佛像製作也變得愈高大,石材或木材取得不易。因此,夾紵造像之法被廣泛應用,夾紵漆像盛極一時。”

“關於夾苧造像最早的文字記錄出自《出三藏記集》和《辯正論》,提到公元四世紀,東晉常侍戴安道首先在建造招隱寺的時候,使用夾苧工藝建造了五尊佛像。”

“其後的《廣弘明集》中,提到梁簡文帝名人造丈八夾苧金薄像。《辨正錄》記錄有陳尚書袁憲造夾苧像十區,《洛陽珈藍記》記錄有北魏孟仲輝在洛陽造中人夾苧像,且具靈異。”

“這說明無論南北,在當時採用夾苧工藝造像都已經成了較為普遍的現象。”

“隋代《續高僧傳》記錄有‘京師西北有廢凝觀寺,有夾紵立釋迦,舉高丈六,儀相超異,屢放光明’。又有潤州仁孝寺釋智琳‘前後造中人像五軀,夾紵像一軀’,《辯正論》記錄尚書右僕射魯國公虞慶則於襄州造盧舍那夾紵像,甚至‘高一百二十尺,相好奇異,靈應殊常’,開啟了使用夾苧工藝建造巨型佛像的歷史。”

“到了唐代,巨像和群像更是不絕於書,《續高僧傳》說,唐初南武州沙門智周造彌勒丈六夾紵並諸侍衛。有《慈恩法師傳》說,貞觀二十三年以來,玄奘在大慈恩寺造夾紵寶裝像二百餘軀。”

“《舊唐書》記載武則天於垂拱三年毀東都之乾元殿,建造明唐,凡高二百九十四尺,東西南北各三百尺,分有三層,刻木為瓦,夾紵漆之;”

“又在其地建造一千尺高的功德堂並造大夾紵像。《朝野僉載》記錄這尊夾紵像‘高九百尺,鼻如十斛船’,小指‘中容數十人並坐,夾紵以漆之’。堪稱為空前絕後的大像,其構造方法和技巧,我們現今已然難以想像和復原。”

“因為這些造像全都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當中,現今所存最早的造像,之前最早只能到隋代和唐代。”

“這種造像方式還影響到了周邊,如《大唐西域記》中玄奘法師記載在於闐國王城西南十餘里見過夾紵立佛像,是從龜茲國傳過去的。從方向而論,當時西域地區用夾紵造像,其製造技術應該是從中國本部反傳過去的。以後宋贊寧《僧史略》捲上還說:‘今夏臺、靈武每年二月八日僧戴夾紵佛像,侍從圍繞,幡蓋歌舞引導,謂之巡城。’可見甘、肅、北疆地區,以夾紵像用於行像,到十世紀間還很流行。”

“八世紀揚州大雲寺鑑真律師和他的弟子如寶、思託等去島國弘化時,也將這項造像技術帶了過去,並且在奈良唐招提寺製造了丈六本尊盧舍那佛、丈六藥師、千手觀音等夾紵像,其構造的技藝極為精妙,至今被島國奉為國寶。其後在島國發展出了許多精美造像,比如奈良東大寺法華堂,塑造於奈良時代的本尊不空羂索觀音立像等九體三目八臂乾漆像,主臂合掌持水晶寶珠。頭戴銀製卷草透雕寶冠,鑲嵌兩萬六千餘顆珠寶,就是島國夾紵像的巔峰之作。”

“不過就藝術成就而言,滿身華貴的本尊不空羂索觀音立像,相比這三尊樸實無華的北齊造像,差得也有點遠了。”金申看著三聖像嘖嘖稱奇:“面容增一分則太肥,減一分則太瘦;笑意多一分則近媚,少一分則近傲;體態多一分則偏豐,減一分則偏枯……現在這樣,當真是一切都剛剛好!造像工匠們的技藝,當真是妙到毫顛,這是絕品!”

“只有漆器造像,才能做到這麼完美吧?”王老爺子欣賞著造像:“你們想啊,無論是金銅還是石木,都不會給你補救的機會,但是漆器就不同了是吧?”

“還有失蠟法前的蠟胎,也可以打造完美。”啟老爺子說道:“但是一旦澆注成型後,同樣就無法做較大的增補了,還是不如夾苧造像來得方便,可以讓工匠們精雕細琢。”

說完又嘆了一口氣:“但是儲存卻又成了大問題,以至於除了這套華嚴三聖出於北齊外,再往前的造像便再沒有發現過。”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校園大摸底,你把校長送進去了?

猴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