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三年(中)

地字門之後,那便輪到風字門了,在風字門中,大多數是一些身法矯健、快人一籌的武林高手,至於為什麼會如此安排?其實是有那麼一點小小的遺憾。

山東兩路並不適合養殖馬匹,擁有的戰馬數量也極其稀少,而戰馬作為戰略性資源,蒙古自然不會外賣給其他勢力;南宋自己也還缺少戰馬,頂多能夠賣一些身形矮小的山馬。

而金國在蒙金戰爭開始之後,尤其是野狐嶺之戰後,關外被阻斷,關內的產馬地也喪失,自己也是以一群步兵和蒙古鐵騎對抗,又哪裡能給予戰馬資源呢?自己的戰馬都還要從西夏那裡收購,尤其是西夏後面臣服了蒙古後,金國也再也不復開國伊始那草原民族的那番風采。

故而,楊康想要組建一隻強大的機動部隊,著實有些困難,他也曾經試圖讓江南七怪之中擅長相馬的韓寶駒,帶著一隻船隊,跨過大海,到了隔海相望的高麗國以及遼東地區,試圖購買戰馬。

然而畢竟是戰略資源,受到嚴格管控,幾年來也就來來回回購買了一千來匹。

而一千來匹戰馬,明教那些高層人士、軍中的諸多將領、傳遞情報的斥候自己都還不夠用呢,又怎麼能夠攢出來建立一支騎兵部隊呢?

於是,楊康作出了一個令自己也有些哭笑不得的決定!

那便是從明教身懷武功之人中,選出那些身法極佳、武功也不錯的人,併入這代表著快的“風字門”。

雖說兩條腿的跑不過四條腿的,但若是身懷武功可就不一樣的,而經過楊康的一番建設之後,楊康也只能夠安慰自己,至少從機動性上來說,不比騎兵差了。

至於風字門的門主,依舊還是之前那位鍾飛沉。

雷字門則延續了楊康之前的打算,走著明朝錦衣衛的路子,成為了一個情報、間諜、特務機構,同時沒有什麼東廠來牽制它,使得它的權利極大。

但楊康也沒有放任他們專斷獨權,楊康也知道錦衣衛有不少危害,只是一個勢力一個國家不會沒有暗黑之處,必須有一個部門專門幹些為了國家必須要做卻又見不得光的事。

他只是儘量控制著他們,未來能夠如何、對明教的幫助楊康也不清楚,但他也已經盡了力,只希望他們能夠成為守護明教的重要力量。

天字門目前有著五千名教眾,地字門、風字門也與之相當,雷字門教眾的數量則更多,只是分散在天下各處。

而除了天地風雷四門,五行旗的發展也是極為令人矚目。

首先是“銳金旗”,原本銳金旗教眾每人一套弓箭、一杆標槍、一把飛斧。

現在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每十個人一門大炮,總共有著一百門大炮,這個火炮的數量看似不多,但絕對能夠影響一場戰役的勝負。

而它的掌旗使則是樊齊,一個楊康之前便就極為看好的人。

其次是“巨木旗”,原本木旗擅使巨木,每十人抬一根巨木,每根巨木有千斤之重,木上裝有鐵鉤,每人挽住一根鐵鉤,將巨木丟擲將敵軍砸死。

不過隨著大量武林高手被抽調、火槍和火炮的發明,這巨木旗的殺傷作用楊康也不將之放在眼裡了。

與之相對的,明教有著如此多的為戰爭服務的部門,那麼自然也要為那些因戰爭而受傷的人們著想。

畢竟巨木旗好歹也沾了一個“木”字,而“木”和“水”一般,與“生命”有所關聯,故而巨木旗被楊康改成了一個戰地醫院。

而旗眾自然是從武眠風、天竺僧等人教導多年的弟子中選出,他們消耗楊康多年資源培養,這也算是他們的用武之地了,有他們的存在,未來可以減少明教戰爭時的許多傷亡。

至於巨木旗的旗主,自然由精通醫理的武眠風來擔任。

然後是“洪水旗”,原本洪水旗的武器是噴水器,水裡有劇毒,沾上面板即潰爛不止,應該是強酸之類。

不過隨著楊康要發展水軍的緣故,加之這噴水的武器在楊康看來有些太不講人情,不是他心地仁慈,主要是沒有必要。

故而洪水旗自然便就成為了楊康手下的那支水軍所在的部門。

這三年間,明教一共打造了十艘大型戰船,以及百來艘小型戰船。

其中大型戰船尺寸約為五十米長、十五米寬,重量高達一千噸,能夠容納上千名船員,戰船採用了木質船體,外部覆蓋著厚厚的銅皮,以保護船體免受腐蝕和海水侵蝕。

大型戰船主要依靠帆桁架進行行駛和操縱,在風帆被製作出來之前,船隻只能依賴槳來行駛,同時船上配置有四五十門火炮,有瞭望塔以及防禦系統,如降帆板、纜繩、擋風牆等,可增加船隻的防禦能力。

所謂“十年陸軍,百年海軍”確實不是一句空談,這樣的戰船,十艘火力組合起來,足以攻陷任何沿海的城池,即便是南宋的水軍傾巢而出,也絕對不是對手,因而耗費自然也是極為龐大。

因此楊康在精心構造了十艘這樣的戰船後,也實在捨不得再多建造大型戰船,反而建了百來艘小型戰船。

這些小型戰船大多是從以前太湖群盜手下的船隻和一些商船之中改造而來的,一艘大概有著一百餘人。

它們的主要作用並非是對沿岸進行火力覆蓋,而是作為一些護衛艦和運輸艦的作用,提防敵人的那些小巧靈活的船隻進行一些騷操作。

而在確保洪水旗能夠擊敗南宋水軍,掌握長江流域的制水權後,楊康便也停止擴建水軍,將剩餘的船隻資源建設力集中在建設民用船隻上。

畢竟無論是貿易還是移民,對於現在的明教來說都離不開船隻。

而洪水旗的旗主自然是楊康手下水戰經驗最為豐富的陸冠英了。

其實,黃藥師在水戰方面也是極為擅長,楊康原本打算委託一下自己這位老岳父,奈何黃藥師覺得有些大材小用,非要當楊康的宰相,這才能展現他那經天緯地之才。

至於陸冠英,黃藥師則隨便教了他幾手海上排兵列陣的戰法外,便被拍拍屁股上任了。

楊康對此自然也是求之不得,黃藥師雖然不如來自未來的他見多識廣,但確實不愧是黃蓉之父,心思老道,幫助楊康解決過很多事情。

至於他會不會濫權,這楊康也不用擔心,畢竟人家連兒子也沒有,只有一個女兒給了自己,根本不用擔心什麼外戚做大。

(本章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仙路有無限資源

亂了和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