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武后,氣運被奪

紫宸殿內,武后隨意的翻弄著眼前的奏本。

這是南昌王的封佛之奏,武后心中承認,這的確是一個好的法子,佛家近年來傳揚開來,影響日趨擴大。

整個長安城,有超過一半的人家,家中都在供奉佛陀和菩薩。

佛家影響力的不停擴大,對大唐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

因為佛教並不如同道教一樣受控。

道教,從春秋道家,到漢末五斗米教,無數年來,早已經和天下混為一體。

就連道祖祖師,也被皇帝封為太上玄元皇帝。

但佛門影響日益擴大,與道教不說,甚至在武后看來,若非李唐尊奉老子為先祖,佛教早已超越道教。

掌控佛教,如今已經是朝廷迫在眉睫的問題。

……

年初之時,吐蕃就試圖挑起佛家的憤怒和慾望,從而影響朝堂的決策。

但可惜,吐蕃錯誤的估計了佛門在大唐的影響,同時也錯誤的估計了大唐僧侶對天竺舍利的渴望。

大唐的佛教,正在形成自己一箇中心。

“佛入大唐,大唐之佛。”武后抬頭看向李治,輕聲說道:“陛下,此事當早不當晚。”

李治看了奏章一眼,點點頭,說道:“拿下此戰,朕便封佛。”

武后稍微遲疑,最後還是點頭道:“佛門那邊當屬無慮,這是到道門這邊,若無法給出適當的解釋,恐怕不會輕易認可。”

“有何無法解釋之說?”李治側身看向武后,平靜的說道:“後漢之時,佛門自說‘老子入夷狄為浮屠’,後又有《老子化胡經》,既然如此,當年,太上玄元皇帝化胡為佛,今日,朕繼承先祖,封玄奘為佛,又有何不可。”

武后頓時苦笑起來,說道:“陛下如此說,道門倒是安撫住了,但佛門這邊恐怕又要炸了,《老子化胡經》佛門歷來是不認的。”

“媚娘,你我熟讀史書,應當知曉,佛教傳入中土,常依附黃老道教而行,如今佛門鼎盛,就要摒棄初衷,此等行徑,朕頗為不喜。”李治的眼中閃過一絲冷淡。

化胡之爭。

佛教傳入中國之初,一度被視為黃老神仙術一種;佛教也自附於黃帝、老子,以圖與中國信仰結合,得以傳播。

漢末三國時,化胡說廣泛流行。

西方有神,名之為佛。

神佛、神仙之說,並非無據。

及至兩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在中國已有一定影響,因而開始出現了反對化胡說,甚至認為道不如佛。

就在此時出現了《老子化胡經》,謂老子西出陽關,經西域至天竺,化胡為佛,教化胡人,因此產生佛教。

多年來,道佛之爭,夷夏之爭,屢見不鮮。

前隋開皇三年,沙門彥琮撰《辯教論》一卷,共二十五條,斥老子化胡說。

大唐顯慶五年,沙門靜泰、道士李榮等奉詔集洛宮,辯《老子化胡經》真偽,然漢,晉,五代,隋諸書皆有化胡之說,佛門言理,不得而成。

如今皇帝封佛,大慈恩寺若是應了,便等於承認了《老子化胡經》,自此以後,佛門便始終低道門一籌。

……

“朕認可二十七弟,佛入中土,便為中土之佛,封敕玄奘,便是此意,人人皆可成道,人人皆可成佛,如此,天下太平。”李治淡淡的一句話,說出了他的用意。

平衡,道佛平衡。

李治雖然有封佛野心,但終歸還是要落到佛道平衡上。

“臣妾總覺得此事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但又有什麼想不通。”武后將奏摺推到了李治面前,苦笑著搖搖頭。

莫名的,武后心中有種感覺,此事若真的成了,有什麼東西,就會丟掉。

“還能是什麼,若無南昌王惹出的這番亂子,道佛依舊平靜,此事最後花費大力氣處理妥當,佛道亦不會有太大變化,徒勞無功。”李治一眼就看清楚此中之事的利弊。

“但好處,終歸是被陛下得了。”武后沒好氣的白了李治一眼。

李治嘴角抿起一起輕笑,封佛啊,想想就感覺很不錯。

就在此時,一陣腳步聲在門外響起,隨即王福來從外面而入,然後將一本密摺放在了御案中央。

李治朝著武后點點頭,武后這才拿起奏摺,仔細看了起來,片刻之後,武后開口:“陛下,密衛稟奏,南昌王記今日去大慈恩寺,是在五日前便定下之事,明崇儼是跟著南昌王去的,是詢問將球苑吐蕃細作之事;至於承嗣,的確有人看到,他在巳時六刻出現在了曲江池。”

武后終於鬆了口氣,現在有實證證明武承嗣和善無悔之事無關,那麼他身上背的嫌疑也可以徹底取消。

李治微微的點頭,翻過奏摺,輕聲說道:“那麼此事便真的如同二十七郎所說,是有人在一直盯著他和承嗣,奇怪,盯著二十七郎情有可原,畢竟他最近常與吐蕃細作作對,但盯著承嗣做什麼?”

李治似乎想到了什麼,轉頭看向了武后。

武后輕嘆一聲,微微搖頭道:“承嗣說不定就是有什麼把柄被吐蕃人發現了,若是此事被南昌王找出,搞不好,又將有一番風波。”

“當初李敬業之事,便有此種感覺,好像就是有人在算計李敬業,現在又有人在算計承嗣?”李治忍不住皺了皺眉,低聲說道:“當初那事,是東海王的手筆,如今這事,難道又是東海王的手筆?”

“不一樣。”武后微微搖頭,說道:“此次手筆似乎更加直接一些,而且也沒有了太多的恩怨色彩,所以,臣妾猜測,應該是換人了……奇怪,竟然有和東海王同樣手腳的人。”

“魔門。”李治一下子倒是放鬆了下來,冷笑著說道:“那些陰溝裡的老鼠,難得跳了出來。”

魔門雖然是大唐碩鼠,但他們很少直接衝鋒在前。

天陰教,東海王,無不是被他們推到前臺的旗子。

李治神色淡淡的說道:“此事就讓二十七郎去處理吧,反正承嗣已經被禁足,就讓二十七郎和吐蕃人糾纏吧,各部繼續進行的事情繼續進行,不必在意。”

“喏!”

……

大慈恩寺。

李絢走在空曠的院廳內,一側明崇儼突然開口:“貧道若是沒記錯的話,王爺的身上應該還另有一件案子,如今現在,這兩件案子能否合併一處處理?”

李絢有些詫異的看向明崇儼,然後微微搖頭道:“真人,之前的那件案子,是被人做來用通訊息之用,如今的這起案子,是被人用來引發朝中矛盾而用,雖說有些痕跡,但想要依此找到幕後黑手並不容易,你我若是在此案中花費太大精力,恐怕有南轅北轍之相,此案,就交給狄仁傑負責便好。”

李絢怎麼可能看不出來,這件事情就是針對他和武承嗣來的。

如果不是當時他提了一句封佛之事,耽誤了時間,那麼搞不好,到時候發現善無悔屍體的人,就是他了。

然後再查到武承嗣,到時候,別說是武后了,就是李絢自己,也要懷疑,是自己在暗中算計武承嗣。

所以對於這件案子,能查到什麼地方,李絢概不插手,全部交給狄仁傑負責。

“這位狄寺丞,怕是同時入了天后和陛下的眼。”明崇儼站在院門口,突然開口。

李絢微微點頭,然後說道:“狄懷英出身幷州太原,和天后算是同鄉,陛下早年間,亦被封為晉王,狄懷英算是陛下封地長出來的人才,自然要多加照顧一二,最關鍵是他人有能力,又志慮忠純,陛下和天后喜愛也是正常。”

李絢封南昌王,若是有南昌人才出現,他亦會照顧一二。

皇帝也是同理。

“那我們就看看,這位狄寺丞,如今能將案子查到什麼地步吧?”明崇儼輕嘆一聲,邁步走進了客舍之中。

客舍之內,狄仁傑,還有大理寺的屬下,正在翻箱倒櫃的察查。

大家誰都不是笨蛋,有人既然盯上了武承嗣,並且在善無悔身上下手,就說明這事絕對沒那麼簡單。

武承嗣私自供奉自家父親和叔父,雖然並不為天后所喜,但人倫大道,武后不喜,也只能是不喜。

斥責厭惡武承嗣都可,但卻沒法因此而治罪。

心懷怨望這種話,必須要皇帝低頭認可才行。

但現在看來,皇帝並沒有要嚴罰武承嗣的意思。

光是這件事情,還無法動亂到朝野時局,對方別有目的。

李絢站在庭院中央,皺著眉仔細思索,東海王已經死了,吐蕃國使,吐蕃副使,還有吐蕃使團的所有人,全部都被看的死死的,那麼究竟是誰在暗中佈局。

是藏著朝中的某人嗎?

李絢微微搖頭,朝中的那些人,你讓他們去偷個什麼東西,這沒問題,但是讓他們主動設局算計李絢和武承嗣,他們還沒有這個膽子,畢竟做的越多,他們就越容易暴露。

吐蕃來人,還有魔教。

魔教……

“找到了。”狄仁傑一聲呼喚,將李絢和明崇儼一起叫了進去。

然後赫然就見在房間中央的地下,一個隱秘的暗坑被挖了出來。

裡面放著一些金條,銅錢,和匯票,一把鋒利的短刀,還有一個巴掌大的小本。

“這位善無悔大師,真的是一名高僧嗎?”明崇儼的神色愣了起來。

李絢擺擺手,說道:“不要這麼著急下結論,來人,取一些木炭過來。”

“喏!”很快就有人離開。

李絢從懷裡拿出一張絲絹,將那本小本取了傳來,然後開啟第一頁,上面直接寫著:“長安杜氏,杜元定,上元元年七月,三千貫,殺長安韋氏……”

“啪”的一聲,李絢直接將本章合上,面色難看的看向明崇儼:“真人,此事當如何辦?”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磐堂

塵市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