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迷茫的朱元璋,請聖父教咱!【求訂閱】

直播間。

一道光芒閃過,李長生就和朱元璋消失在了應天府。

“哎,真人把朱重八帶到哪裡去了?”

看著直播間裡的光芒,葉凡不由得驚呼。

“難道是帶他回洪荒了?”

林蒙猜測道。

“不應該吧,真人剛剛還說,馬上就會告訴我們他這次來的目的。”

寇仲搖了搖頭。

“看下去就知道了。”

林平之滿懷期待的盯著螢幕。

“之前真人曾說,要將朱元璋帶到洪荒,讓他成為三皇五帝之中的其中一帝。莫非現在真人就準備讓朱元璋修煉,然後好按替嬴政的人皇之位?”

張三丰捋了捋鬍鬚,若有所思的說道。

“不對,真人說是要傳播截教道統,這讓朱元璋成為人皇跟傳播道統有什麼關係?老頭子猜啊,應該不是這件事。”

藥塵搖了搖頭道。

“哎,咱們看下去就知道了。”

王超琢磨了一下,想不明白,乾脆就不去想了。

“確實,咱們接著看就知道了。”

其他人也紛紛應和。

“嗡”

一道光芒閃過,李長生帶著朱元璋來到了一處荒郊野外。

入目所及,四周全是茫茫群山,腳下是一片平原,盡頭有一條小河。

小河的下游處,隱約看到有一個小山村,周圍是開墾出來的田地,隱隱有炊煙裊裊升起。

“敢問聖父,此乃何處?”

朱元璋只感覺眼前一花,待能視物時,就發現來到了這處陌生的地方。

他敢發誓,自己從沒有來過這個地方,也不知這是何地。

“這裡啊,是你大明邊境之西南的思州宣慰司。”

李長生淡淡地解釋道:“再往西走,就到了蒙元的疆域了。”

思州宣慰司,也就是後世的貴州地區,這裡向來屬於蠻荒地區,也是中原王朝管不到的地方。

“哦?這裡竟是思州?距離應天豈非有千里之遠?”

朱元璋一聽,倒沒有懷疑李長生的話,只是對他的神通頗為敬畏。

只是一瞬間,就從千里之外的應天府來到了這窮山僻壤之地。

如此神通,當真是不可思議。

“準確的說,此地距離應天府有三千里左右。”

李長生輕描淡寫的說道:“貧道帶你來此地,是想讓你看看民間的真實情況。”

“原來如此,謝聖父!”

朱元璋先是一愣,而後鄭重的對李長生躬身一拜。

他哪裡聽不出對方話裡的意思,皇帝畢竟居廟堂之高。

哪怕他朱元璋出身底層,但那也是多年前的事了。

只有親自體驗底層百姓的艱辛,才能制定更好的國策,善待百姓。

聖父的意思,是讓他不要忘了根本,要時刻將百姓放在心上。

“不,伱沒明白貧道的意思。”

朱元璋的心中所想,自然瞞不過李長生,他掃了一眼,不由搖了搖頭道。

而後,李長生伸手一點,從地裡長出了一張石桌和兩方石凳。

“坐吧,咱們先好好聊聊。”

李長生坐了下來,示意朱元璋也坐下。

“是,謝聖父。”

朱元璋感謝了一番後,依言坐了下來。

“你認為大明王朝建立以後,天下百姓會很幸福,還是依舊如故?”

李長生變化出一套茶具,衝了一壺茶,喝了一口清茶,淡淡地問道。

“聖父可是考校咱的治國水平?”

朱元璋小心翼翼的取了一杯清茶呡了一口,而後說道:

“不瞞聖父,咱出身微寒,大字也不認識幾個,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不像皇帝的皇帝了。”

他絲毫不避諱自己的過去,朗聲說道:“不過,咱還年輕,今年才四十歲,不懂的可以學。”

“治國一道咱也不大懂,但咱手下有一幫老兄弟相助,集思廣益,總可以制定出一份符合咱大明的國策。”

“這些日子,咱正和陶安、劉伯溫、李善長、朱升他們商量著,該如何制定我大明律。”

“咱想著,那幫子官員最是狡猾多端,貪腐成性,咱打算制定一系列嚴酷的律法,牢牢管著這幫子官員,免得他們禍害百姓。”

“至於天下百姓,那聖父您不用操心,咱自己就是出身貧民之家,自然知道該如何對百姓好。”

“所以,聖父之問,咱認為,咱大明建立之後,天下百姓將過得比以往更幸福。”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後,洋洋灑灑的說道。

說到這裡,他不禁回憶起自己小時候。

那時候,他家裡窮得叮噹響,一家人都只有一條褲子,只有出門的人才穿褲子,不出門的人就光著屁股窩在家裡。

而且,他經常吃不飽飯,吃一頓餓三頓,後來他的父親朱五四、母親陳氏、大哥朱重四接連餓死。

元廷無道,殘暴不仁,定下各種苛捐雜稅,盤剝百姓。

地方上官員貪腐成性,有如豺狼,又有四等階級的存在,使天下漢人苦不堪言。

因此,在當了皇帝之後,朱元璋對於那些貪官汙吏最是痛恨,心裡隱隱有了打算。

他要制定一份非常嚴酷的大明律,用來管著天下官員,不讓他們貪汙。

“你說的是《大明律誥》吧,貧道已經在未來看到了,給你看看。”

李長生聽後,絲毫不意外,他伸手往虛空之中一抓,好似穿越了時空,抓向了未來。

“嘩啦啦”

好似有一條魚兒在水裡流動般,緊接著,一本厚厚的書籍被李長生抓了過來,放到石桌上。

未來的時空線上,歷經洪武元年、洪武六年、洪武二十二年、洪武三十年間四次修訂,才最終完成的《大明律誥》被李長生抓在手裡,帶到了當前的時間線。

“喏,這就是洪武三十年時,你頒發天下的《大明律誥》,你可以好好看看。”

將書籍遞給朱元璋後,李長生對他解釋道。

“嘶洪武三十年?”

朱元璋再次震驚了,這是什麼神仙手段?

洪武三十年,也就是三十三之後?竟然可以伸手從未來抓取物品?

這等不可思議的神通,他聞所未聞,大為震憾。

“小神通罷了,沒什麼好奇怪的。”

李長生擺了擺手道:“你先好好看看吧。”

“是。”

朱元璋強壓住心裡的震撼,應了一聲後,低頭看向眼前的《大明律誥》。

翻開目錄,共四編二百三十六條,其中‘大誥’有七十四條,‘大誥續編’有八十七條,‘大誥三編’有四十三條,‘大誥武臣’有三十二條。

朱元璋明白,這就是聖父所說,它一共經歷了四次修改之後的成果。

首例律,有一卷,為關於五刑、十惡、八議以及其他判刑原則的具體規定,乃明律之總則。

次吏律,有二卷,主要是科處官吏司職違法的法律;

次戶律,有七卷,為調整戶役、田宅、婚姻、課程、錢債及倉庫、市廛管理方面之法律;

次禮律,有二卷,為祭祀和儀制方面之法律;

次兵律,有五卷,為保衛宮廷、關津要塞、軍政,以及廄牧、郵驛等方面之法律;

次刑律,有十一卷,為明律之核心部分,包括盜賊、傷殺、鬥毆、罵詈、受贓、詐偽、犯奸以及訴訟、捕亡、斷獄等方面之法律;

最後的工律,有二卷,關於營造與河防方面之法律。

五刑之外,另外增加了流徒充軍、死刑凌遲等刑罰,而株連亦有夷滅九族、十族者。

總得來說,大誥的打擊矛頭是針對全體吏民,但側重點是懲治貪官汙吏,其八成以上的條目是屬於治吏方面。

對於這份後世的《大明律誥》,朱元璋是越看越滿意。

當然,這本來就是未來的他制定的律法,自然合他的心意了。

“好,這才是咱心目中的明律,那幫子讀書人一個個表面上仁義道德,暗地裡卻男盜女娼,就該好好整整他們。”

當看到‘貪汙六十兩者,一律剝皮楦草,決不寬貸’的時候,朱元璋不由得拍了一下大腿,大為興奮的說道。

“那麼,你認為如此嚴酷的律法有用嗎?”

待朱元璋看完手裡的《大明律誥》之後,李長生慢條斯理的問道。

“有用,肯定有用啊!”

朱元璋滿面紅光,很是興奮的說道。

“那可不一定。”

李長生搖了搖頭,否認道。

“不可能,咱制定瞭如此完美的律法,咱就不信那些官員們不會不老實!”

朱元璋猛然搖頭,信誓旦旦的說道。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吧!”

李長生懶得爭辯,只是輕聲說了一句。

而後,他伸手一指點出,剎那間整個世界都凝固了。

“貧道這便帶你看一看,這《大明律誥》制定之後,整個大明的變化吧。”

李長生的聲音悠悠傳出,朱元璋此時卻已經顧不得這麼多了。

因為他發現,四周的一切都在變化。

地上的枯草很快就變得翠綠,再成長、再枯黃、又重新從地裡鑽了出來,就好似輪迴一般。

又好似施加了時間加速的神通,使時間的車輪快速前進。

不僅如此,遠處那個山村也發生著激烈的變化。

初始時,山村裡的百姓由嬰兒快速長大,結婚生子,很快變老,直到進入墳塋。

山村也漸漸變大,從一開始的幾戶人家變成十幾戶,上百戶。

但一場大亂到來,這百來戶人家很快就死絕了,這裡淪落為一處荒地。

“洪武元年,律令成,帝命頒行天下。是年,群臣皆寂,步步驚心,不敢越雷池一步。”

李長生的聲音悠悠傳說出,朱元璋好似看到了未來,整個大明天下的官員都如履薄冰,不敢伸手貪汙。

縱使有貪汙者,也很快就被處以極刑,輕則斷手、刖足、閹割,重則剝皮楦草、誅連九族。

一時之間,整個大明官場的風氣為之變色,人人自危,不敢再貪汙。

“洪武十五年,帝立錦衣衛,監察百官,並授偵察、緝捕、審判、處罰之權。”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總有人不怕死,也因朱元璋制定的律法太過嚴酷,官員的俸太少,不足以養家餬口。

有官員鋌而走險,貪汙者屢禁不絕,哪怕被處以極刑,也無法杜絕。

於是,皇帝大怒,將禁衛軍親軍都尉府改組為錦衣衛,命其監察百官,更進一步加強對官吏的管理。

此外,皇帝於午門外特設‘鳴冤鼓’,民間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討不回公道,可上京擊鼓直接告御狀。

這一系列的舉措狠狠震懾了天下官員,使他們行為大為收斂。

但可惜,堵不如疏,到了後期洪武三十年,越來越多的官員貪汙。

“明史記載,洪武大帝當政三十一年,先後發起六次大規模肅貪,殺掉貪官汙吏十五萬人。”

“殺盡貪官貫穿始終,並未減弱,但貪官現象始終未根除,到了洪武大帝晚年,只能發出‘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未移而人為繼踵、治癒重而犯愈多’的哀嘆。”

“洪武大帝駕崩之後,因《大明律誥》太過嚴酷,繼任之君棄而不用,此誥逐漸廢除。”

李長生接著說道,傳入朱元璋的耳中,他的眼前出現了一幕幕相應的影像。

那一幕幕,是天下百姓的生活變化。

初始之時,百姓生活富足,一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

到了後期,貪腐橫行、屢禁不絕,他們再也難以維持富足的生活。

所謂‘破家縣令、滅門府尹’。

對於底層百姓來說,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讓他們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

更別說,還有那些如豺狼一般的酷吏。

他們雖不入品階,也算不上是官員,但對付底層的百姓,他們卻一個個都是好手,更是極盡手段。

對於天下百姓來說,山高皇帝遠,雖有《大明律誥》在手,卻沒幾個識字,也不懂得如何反抗,就更別說去京城告御狀了。

一縣之長的縣令,就是他們的天,就足以執掌他們的生死。

“嗡”

一道光芒閃過,之前的一切又重新回到了原點,地上翠綠的青草重新變得枯萎。

遠處那個‘被’消失的山村又重新回來了,變回了原本的模樣,只有幾戶人家。

時間再次回到了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日。

朱元璋張大了嘴巴,眼神之中充滿著震撼,久久無法平息下來。

他不明白,這一切到底是虛幻還是真實。

這到底是長生聖父的戲法,還是真實的未來?

“你說,大明建立之後的天下百姓是幸福,還是依然如蒙元之時那般不幸?”

這時,李長生出聲,再次問起之前的那個問題。

“不知道,咱不知道,啊.”

朱元璋不知道,他仰天長嘯了一聲。

長生聖父的問話,好似一柄柄巨錘,重重的砸在他的胸口,讓他喘不過氣來。

那一柄柄巨錘的後面是一個個無辜的天下百姓,他們憤怒的衝他吼叫著。

“你不是號稱底層出身的皇帝麼,還說要對我們老百姓好麼,這就是你所謂的好麼?呸!”

“你這個騙子,這樣的你,跟蒙元的那些皇帝又有什麼區別?”

一聲聲質問,衝擊著朱元璋的心神,令他無所適從。

他的眼睛裡充滿了迷茫,還有憤怒,以及無助。

他的腦子裡一片空白,種種思緒衝擊著他的心神。

“叱,還不醒來!”

李長生見狀,輕叱一聲,有如洪鐘大呂一般,直擊朱元璋的心靈深處。

“請聖父教咱!”

朱元璋眼中的迷茫盡去,他長身而起,推金山倒玉柱般跪了下來,肅然說道。

這一跪,不僅是出自私心。

這一跪,也是為億萬百姓。

這一跪,更是為天下社稷。

(本章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一劍,驚豔萬古

心若無塵

我在崑崙山看大門

紅塵歷

白雲起往事寂

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