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贇拿王家和孫家比其實是不對的,因為王家主要的勢力在京城,而孫家卻是地方門閥發跡後才入京發展的;兩家只能說是各有優勢。

但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是孫家更有發展勢頭。

就比如,現在這軍中雖然依舊是五軍都督府為尊,五軍都督府依舊是名義上的軍中最高領導衙門,掌管著軍隊一切相關事務,還統領各自都司和鎮守的升遷。

但實際上,內有京城防衛兵馬指揮司,京營,京衛指揮使司,鎮撫司等層層分潤兵權;這些衙門雖然沒有升遷武官的權利,卻有內部自主權。

也就是說,他們內部的底層武官的升遷是不需要經過五軍都督府。

而外又有兵部、吏部的文官壓制,就連升職個武官都需要地方選授、升遷調配,再由所在部門上報都督府後,移交兵部和吏部歸檔確定,最後才移交都督府。

雖然兵部,吏部基本不會駁回,但多了這麼一道手續,就像是多了個緊箍咒一樣,讓人不敢過分的任人唯親。

此外,皇家還有事沒事的安排個監軍和督撫來看著。

這被調配來的人雖然到軍中像是個透明人一樣,不多言不多語,可有這個人沒這個人,那軍中的自在的程度就差太多了。

那像是以前,大都督筆一揮想提拔誰就提拔誰!尤其是王贇自己老子當都督的時候,可比王贇瀟灑多了。

那像是王贇自己現在,真的是裡外受氣啊!因此王贇才不得已給王家的族人安排這等無品級,無定員的官職;不是他不想高安排,而是安排高了驚動人,又是大麻煩。

如此,繞過這上報一事不說,關鍵的時候,還能立即讓這遊擊將軍、守備、把總下方到地方成了總鎮一方的鎮守,或獨鎮一路者為分守,最差也能各守一城一堡者為守備。

等時機一到,再稍稍操作下得到些軍功,立刻就能原地升任提調、巡視、備禦、領班、備倭等地方官職。

從這無品的官變成那最高能到五品的官;至於怎麼操作,那方法可就多了,關鍵時候殺良充功也不是不行。

畢竟這律法雖然大家多少都懂點,可是解讀權卻牢牢的掌握在他們這樣的人手裡啊。

王贇這麼幹過,也是有成功的案例,獲得過大好處。

比如,這次汝州大疫,朝廷賑剿齊備,而看到機會的王贇就是靠這一手,將王家的一房分支徹底的散在了汝州一地。

隨後,王贇又玩了一手養寇自重,讓這群王家的分支、姻親、門生得了軍功不說,還成了這汝州的定海神針,一個個從無品級的雜牌軍職成了七八九品的地方武官、巡檢。

如此王贇成功拿下了汝州這一地的軍政大權,成了他心中曾經崇敬的賈家老太爺那樣人在京中坐,掌管五洲地的人物。

雖然他只是拿下了汝州這一州,可也是在甄家虎口裡奪食,夠他王贇自傲了。

如此,王家的勢頭和孫家比就不相上下了。

孫家雖然是自稱耕讀傳家的地方豪族,可名聲都是自己吹出來的,本身是怎麼起家的他王贇可再清楚不過了;孫家以地方勢力滋養那出人頭地的孫還真確實能讓孫家更進一步;可他們王家也邁出了四九城這個圈,成功的在地方上站穩了腳,成了那不死的百足蟲了。

而這麼輕鬆的就達到了目的,還不都是全賴王家上下齊心。

反觀甄家,若不是家族內訌,嫡出瞧不起本家分支,又怎麼會讓王家撿了這麼大便宜呢。

說來也好笑,王家這外人都沒對汝州的甄家趕盡殺絕,可甄家自己人對付自己人那是一點都不手軟啊。

哎,親族不和就是如此下場!要說王亙這性格,放在普通人家也是姣姣的,願意俯下身去結交權貴,願意與天下英雄為伍,這在普通人身上都是好品質。

可天下英才有的是,可又有幾人能當梟雄啊;像他們這樣的權貴人家,任人唯親才是穩定根基的不二選擇啊。

王亙這孩子怎麼就體會不到這點呢!那權貴英雄不是大公無私,就是得顧自家,哪裡是你想交就能交的下的啊!何況自家人裡就沒有人才了嗎?總讓王亙看史書,這孩子怎麼就看不明白呢?那建立起大漢朝千年不遇的歷史名將們都是那劉邦一個村子裡出來的。

那大唐盛世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裡外裡都是拐外的親戚。

歷朝歷代,朝廷的更替腦袋頂上的這幫人卻沒什麼變化。

這說明什麼,說明所謂的人才,就是找個沒那麼笨的人,然後給他足夠的機會,他就能成長為人才的。

想到此處,當朝武將裡權勢最大的王贇王大人突然有些心累了,處理政務都沒有處理家事來的累啊。

無奈的王贇搖了搖手對王亙道。

“寶泉,我與你十七哥哥聊些事情,你替為父去看看驛館看看,那西北王凌家的子弟聽說進京了!”

王亙說完了,也覺得有些冒失了,大父不喜自己對族人的態度,自己怎麼連裝都裝不下去了呢。

又聽王贇開口,王亙立刻緊張了起來,本還為大父因為這點事趕自己出去還有些不舒服,可聽到王贇是讓自己去結交凌家有開懷了起來。

大父還是愛自己的!“是,大父,可要備一份禮單!”

王亙答應的愉快,甚至想到了下一步。

而王贇卻更嘆息了,隨意道。

“你自己思量就好!”

王贇說完不理王亙,就等著王亙離開好和族人聊聊,看看那暗室裡賈家的小子又鬧出了什麼么蛾子。

果然是歹竹出好筍,那榮國府的地竟然能養出賈璉這麼有意思的孩子,這可是王贇沒想到的。

而王亙聽說能和凌家結交,也歡天喜地的下去了。

若能有凌家這個外援,那自己的地位就更穩固了。

歡天喜地的王亙就離開了,一邊走還一邊招呼門外守衛的小廝護衛去倉庫,看看這五軍都督的軍私裡有沒有什麼好物適合交際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封神當老六

愛吃竹筍的飛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