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帝上位要進行削藩,這是誰也無法改變和阻止的事情,燕王朱棣對此早有心理準備,在他的心中預想裡,朝廷應該只是要削去他的兵權和手中的將士,畢竟對於各地藩王來說,沒有了相應的兵權,再兇勐和有實力的藩王也就像沒有牙的老虎一樣,只能任由朝廷宰割,只是他壓根想不到,朝廷這削藩哪是為了國家安全?!純粹是要把皇帝的這些個叔叔們往死路上逼呀!

周王代王岷王等人已經被毫不留情的流放邊疆,自己的那個文武雙全且機敏英武的十二弟,堂堂的湘王朱柏,也竟然被逼得全家放火自焚而死。

可想而知,就算是自己要忍氣吞聲的拱手讓出兵權,朝廷也不會讓自己好過,不會,絕對不會!

但如此一來,燕王朱棣就必須面臨兩個痛苦的選擇,一是忍氣吞聲的俯首稱臣,二是選擇就地稱帝造反。

俯首稱臣的選項,壓根就不具有可繼續性,或者說燕王朱棣壓根就無法繼續忍受下去,畢竟十二弟湘王朱柏的悲涼下場就擺在眼前,沒有人幫他洗刷冤屈和這一口,惡氣就算了,還要自己也步他的後塵,繼續忍受,這讓燕王朱棣如何能夠甘心接受呢?

但造反這條路,同樣的不好走!

燕王朱棣手裡只有數萬兵馬和一個區區北平城,不管是從哪個角度和層面上來考慮,只要自己的那個大侄子朱允文不像一頭豬一樣犯出愚笨的錯誤,自己壓根就沒有任何贏面可言!(當然事實上朱允文一直在像豬一樣,連續犯下一系列的可笑錯誤,但作為當事人的燕王朱棣對此一無所知,或者不敢想象!)

朱允炆決定削藩,朱棣起兵反抗,看似順理成章,但這一切究竟是朱棣被逼無奈,還是他早有奪取皇位的打算呢?歷史上削過藩的皇帝很多,自然會有藩王不願束手就擒,但像朱棣這樣直接把正統擊敗,自己登基稱帝的就不多見了。實際上朱棣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稱帝的野心,而且一早就是衝著皇位去的。一旦起兵失敗,他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這個風險他比誰都清楚,如果不是為了皇位,幹嘛要擔當這麼大的風險呢。

公元1402年,朱棣率靖難大軍攻佔帝都應天,建文帝隨著皇宮的一把大火不知所蹤,歷時4年的靖難之役至此結束,同年,朱棣即位大明皇帝,是為明成祖。這場起於建文元年的帝國內戰,徹底改變了大明王朝的局勢和走向。那麼,作為戰爭的勝利方,朱棣在朱元章剛駕崩不久就起兵造反,究竟是野心太大,還是被他侄子建文帝給逼的?

提起靖難之役,不得不與建文帝的一項政舉聯絡起來,那就是削藩。朱元章在位時,為確保大明王朝的長治久安,想方設法的加強皇室本身的力量,就分封諸子為藩王,讓他們駐守大明王朝的邊境要塞,並給他們建府設官,授予軍事指揮權和相應的軍隊,已達到“上衛國家,下安生民”的目的。朱元章在世時,這些分封的藩王確實在大明邊境要塞起到保衛邊疆的重要作用,諸如在北方防禦蒙古貴族侵襲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等,他們在邊塞負責築城屯田、練兵巡邊,晉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戰,打敗蒙元殘餘勢力的軍隊,軍中大將皆受其節制。等朱元章駕崩後,建文帝即位,文弱的建文帝沒有他爺爺朱元章的手段和魄力,也沒有他爹朱標的威望和能力,所以,朱元章在世的時候為了能讓建文帝穩坐皇位,把朝中的難以駕馭的文勳武貴們都幫他清理乾淨了,但是卻沒有處理好他那群同樣驕悍的藩王兒子們。

建文帝即位後也知道這些驕悍的王爺叔叔始終是個隱患,於是,在他手下的那些以黃子澄和齊泰為首的大臣們的建議下,火急火燎的便採取了處理這個隱患最直接的方法---削藩!

翻開中國歷史,歷史上每次帝王削藩都不是順順當當的開展起來的,西漢景帝削藩印發七國之亂,唐朝歷次削藩先成後敗,最終為藩鎮所亡。建文帝決定削藩的時候,不但沒用吸取歷朝歷代削藩帶來的教訓,反而是以更加雷霆的手段去削他叔叔們的王冠。

朱元章分封藩王的時候,除了希望皇子皇孫能夠戍邊衛國以外,也希望皇家的榮耀能夠蔭及子孫,讓後世永享富貴,可是,建文帝決定削藩以後,把朱元章定下的祖制全都拋之不顧,被他削去王爵的王叔,均被廢為庶人,甚至有些藩王不堪受辱,被逼自殺,絲毫不留任何情面。讓我們來看看建文帝的具體削藩情況吧: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借周王朱橚次子朱有爋因謀求王位而告發父親謀反的機會,將周王朱橚廢為庶人,並遷往雲南蒙化;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自焚;齊王朱榑被軟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軟禁在封地大同;

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削岷王朱楩,廢為庶人,遷往漳州;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在齊泰和黃子澄的建議下,為提防燕王造反,建文帝派人準備逮捕燕王朱棣。

朱棣早知道削藩會削到自己頭上,但是沒想到建文帝削的那麼快,手段這麼狠。當提前得知朝廷要逮捕自己的訊息後,作為眾藩之首且實力強悍的朱棣決定不再隱忍,與幕僚姚廣孝等人謀劃舉兵事宜,並在逮捕朱棣的朝廷官員到達北平以後正式起兵,至此燕王朱棣與建文帝徹底決裂。

朱元章欽定的太子朱標英年早逝以後,按理說新的皇位繼承人應該從其他皇子中產生,但是朱元章出人意料的把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定為他的接班人,這本就引起了眾皇子的不滿,尤其是野心和實力最強燕王朱棣,但是迫於朱元章的威懾和對大哥朱標的深厚感情,朱棣也沒有做出什麼過分的舉動。不過眾藩王的勢力畢竟太大,朱元章也知道自己駕崩朱允炆恐難以駕馭,擔心自己駕崩以後諸王趁來京治喪期間作亂謀反,所以,留遺詔,不許諸王“入臨、會葬”。可以說為了朱允炆能穩坐皇位朱元章真是操碎了心,但是朱允炆卻沒有領會朱元章的良苦用心,非但沒有好好安撫他的藩王叔叔們,反而在剛登基即位,龍椅都沒捂熱,就開始招惹他們,與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商議削藩之事,而且是說幹就幹的那種,大刀闊斧的進行削藩。

作為朱元章親封的藩王,而且在封地已經過慣了榮華富貴,耀武揚威的王爺生活,面對自己侄子毫不留情的削藩政策,自然都難以接受,但最初削的幾個藩王都是沒有什麼實力的軟王爺,所以削到他們的時候要麼接受,要麼不願受辱選擇自殺。可是當削藩削到實力和能力都在眾藩之首的朱棣頭上時,可就沒那麼容易了。從朝廷的角度來說,朱棣沒有犯過什麼過錯,而且一直戍邊衛國,還是有大功於朝廷的;從他們皇族關係來說,朱棣是建文帝的親叔叔,朱標在世時都對他們眾兄弟關愛有加,朱允炆作為一個侄子,能對你俯首稱臣就已經夠尊重你了。現在你削藩削的我們沒有活路,你不仁就別怪我們不義了,是你逼我反,我不得不反。

朱棣就這樣反了,關鍵他反的還有正當理由,為什麼這樣說呢?這還要從朱元章的深謀遠慮說起,朱元章當初分封諸子為藩王的時候,留有關於藩王的成法,其中就有一條是關於“靖難”的。具體的就是他在《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朱元章擔心朝中奸臣作亂,規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現在建文帝在黃子澄和齊泰的慫恿下,違反先皇的意志,火急火燎的舉削藩之策,都把藩王們逼的走投無路了,不正是朝中有奸臣的時候嗎?於是,朱棣就豎起”清君側,靖國難“的大旗,與建文帝兵戈相見,靖難之變的大幕由此拉開。

燕王朱棣的造反之路,其實也離不開朱元章的錯誤制度和思想指導,這其中的最直接和明顯的根源就是朱元章為後世子孫立下的皇明祖訓了。

皇考建洪業之艱難,望陛下保洪業於永遠,遙仰天門敬攄愚懇,惟陛下念之。臣又竊計奸權之黨,必已蟠結深固,恐陛下未易除之伏睹。祖訓有云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臣謹俯伏俟命惟,陛下念之念之既發書訖。

這是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口號,發動靖難之役時發表的檄文。朱棣是朱元章的第四子,是駐守北平的燕王,位高權重。當時的天子是朱元章的皇長孫朱允炆,朱棣的親侄子。

朱棣又稱永樂大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1399年,朱棣藉口建文帝朱允炆身邊出現奸佞之臣齊泰、黃子澄澄,從北平起兵,南下爭奪皇位。建文帝的皇位名正言順,朱棣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以藩王的身份起兵反叛朝廷?

那是因為朱元章生前制定了一條祖訓,本意是為了鞏固朱氏王朝,沒想到成為朱棣爭奪皇位的利劍。那麼朱元章為什麼要制定這一祖訓?朱棣又是如何祖訓篡奪建文帝的帝位?

自西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之後,分封制度導致諸王割據,對抗中央政府,威脅皇權的弊端已經成為歷代統治者的共識。從那以後,隋、唐、宋、元朝都不再實行分封制度。但是朱元章建立明朝之後,卻反其道而行之,大封諸侯王。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儲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

朱元章最開始的想法是:中央有皇帝坐鎮,直接掌管和統領,地方有藩王坐鎮,協助中央管理,內外相輔,保證朱氏王朝天下萬世一系。朱元章分封諸王並沒有錯,當年劉邦和司馬炎也是這麼想的,但是朱元章和他們犯了同樣一個錯誤,那就是給藩王的權力過大,最後導致尾大不掉。

《明史·卷一百十六·列傳第四》:明制,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

這只是藩王的標配,實際上,在朱元章時期,藩王的配置遠遠高於這個標準。朱元章推翻元朝統治後,元朝殘餘勢力遠遁蒙古草原,但是他們對明朝北部邊境的威脅並沒有消除。在朱元章分封的二十三位藩王中,就有九位駐紮北部邊塞,稱為“塞王”。這些“塞王”平時的職責是修建衛所、屯田、訓練軍隊、以及進行軍事部署等。

明朝藩王和以前相比,行政方面的權力被削弱,但是軍事方面的權力卻逐漸加強。原本藩王對王府隸屬的官員有選用、升遷、罷黜的權力,後來朱元章收回了這部分權力,規定王府官吏“任滿黜陟,俱取自上裁”。原本藩王只對王府護衛隊有統率權和指揮權,後來朱元章不僅增加護衛隊的數量,連轄區內的武將也要受藩王節制。

《明史》:帝念邊防甚,且欲諸子習兵事,諸王封並塞居者皆預軍務。而晉、燕二王,尤被重寄,數命將兵出塞及築城屯田。大將如宋國公馮勝、潁國公傅友德皆受節制。又詔二王,軍中事大者方以聞。

在九大“塞王”中,以晉王朱棡和燕王實力最為雄厚,晉王駐地太原,燕王駐地北平。兩地均屬北部邊境重鎮,是明朝抵禦元朝殘餘勢力的最前線,所以朱元章給予他們高於其他諸侯王的地位。特別是燕王朱棣,憑藉智勇雙全,深得父皇器重,多次領兵出塞作戰。他不僅可以節制封地內的所有軍隊,還可以節制其他藩王的王府護衛隊和當地駐軍。

明朝中後期,隨著藩王逐漸長大成人,以及朱元章年事已高,對諸王的掌控大不如前。邊塞諸侯王開始利用邊境軍事重鎮的優勢,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如寧王朱權“所部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蒙古騎兵,皆驍勇善戰。”面對藩王實力不斷膨脹,朱元章除了用祖宗家法進行勸勉和恐嚇之外,沒有采取任何實質性的抑制措施。朱棣憑藉戰功卓著,在藩王中威望很高。隨著實力的不斷增強,影響力越來越大,朱棣逐漸起了覬覦帝位之心。

1398年,朱元章去世,早在七年前由於太子朱標的英年早逝,朱元章並沒有從剩下諸子之中挑選繼承人,而是空前絕後的把帝位傳給皇長孫朱允炆。朱元章給朱允炆留下的是一個“諸王驕橫,幹弱枝強”的大明帝國。為此,建文帝朱允炆一上臺就採納謀臣黃子澄、齊泰等人的“削藩”建議,翦除地方實力,加強中央集權。

削藩對朝廷來說是一件非常棘手的問題,處理稍有不慎就會危及中央,漢景帝就是因為削藩導致吳楚七國之亂。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上書,陳述削藩的必要性:

《漢書》:“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共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漢景帝採納了他的建議,開始推行削藩,決定首先對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吳國下手。漢景帝的削藩讓諸侯王大為驚恐,朝廷剛決議要削藩,吳王劉鼻就聯合楚、齊等七國反叛中央。聯軍打仗“清君側,誅晁錯”的旗幟,發兵進攻長安。

面對聲勢浩大的叛軍,年輕的漢景帝開始慌了,竟然將晁錯腰斬,以換取叛軍退軍。沒想到叛軍不但不退兵,反而繼續西進威脅長安。回過神來的漢景帝決心武力平定叛亂,命太尉周亞夫率兵平叛。不到三個月,吳楚七國叛軍土崩瓦解,漢景帝一口氣廢了七國中的六國,僅保留楚國。

建文帝汲取漢景帝倉促削藩導致吳楚七國之亂的教訓,採取了“先易後難,先弱後強”的策略,先後廢掉周、齊、湘、代等諸侯王。緊接著收回諸侯王對封國的統治權:“諸王母得節制文武吏士,王國吏民聽朝廷節制,維護衛官聽王”。

建文帝繼位後一系列削藩舉措,使燕王朱棣倍感不安,削藩的大刀遲早都會落到自己的頭上,經過深思熟慮,朱棣決定起兵反抗。1399年,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口號,在北平起兵。雖然同為“清君側”,朱棣起兵和漢朝吳楚七國之亂最大的區別在於,朱棣是有名正言順的法律依據的。

《皇明祖訓》:若大臣行奸,不令王見天子,私下傅致其罪,而遇不幸者,到此之時,天子必是昏君。.....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皇明祖訓》是朱元章生前制定的對後世子孫的訓戒,意在鞏固朱明王朝。朱棣巧妙的利用朱元章留下的祖制,把自己打造為王者之師,意在誅殺天子身邊的奸佞,匡扶正義。這是朱棣的高明之處,把舉兵造反包裝為“行周公之事,以輔孺子”,始終不提反對朱允炆,只針對朱允炆身邊的寵臣黃子澄、齊泰等。

經過四年的南征北戰,燕王朱棣於1403年攻入南京,奪取帝位,建文帝不知所終。朱棣經歷殘酷的皇權鬥爭,最終以藩王的身份問鼎皇位,擔心其他藩王效法自己。於是宣佈“凡祖宗成法有改易者,仍復其舊”,恢復被建文帝廢除的諸王爵位,多方安撫各地藩王,獲取他們對新王朝的支援。除此之外,朱棣繼續暗地裡執行建文帝炆的削藩政策,比如把邊塞諸王遷往內地,削減護衛軍,把藩王轄區軍隊指揮權收回中央等。

事實證明,朱棣的削藩策略比建文帝更加緩和,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有效的加強了中央對藩王的控制。基本上解決了朱元章晚年由於藩王權力過大形成的尾大不掉的局面,為朱棣對外開疆拓土,對內加強中央集權奠定了基礎。

本來在和名正言順繼承帝位的建文帝相比,朱棣的劣勢是相當大的。但是在個人能力方面朱棣卻是碾壓建文帝。朱棣在軍事方面靈活多變,在用人方面知人善任,在政治方面老謀深算。特別是其嫻熟的政治權術,憑藉朱元章留下的《皇明祖訓》,以及“清君側”的名義推翻了建文帝的統治,攻擊建文帝違背朱元章祖制,把自己打造成為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實際上朱元章親手製定的《皇明祖訓》,在他死後,對歷代帝王的約束力不高。從建文帝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制度被後世皇帝推翻。這些朱氏子孫表面上口口聲聲說遵從祖訓,背地裡偷偷修改祖訓,枉費了朱元章一片苦心。

換句話說,朱元章親手製定的皇明祖訓給燕王朱棣的造反之路的正義性,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藉口和依據。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磐堂

塵市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