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官軍的呼喊,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刺耳,即便是個聾子,也能夠聽得一清二楚。

更何況,年紀尚輕的湘王朱柏呢?

湘王府的門外,曹國公李景隆越發的得意和放肆起來,呼喊的聲音也越來越沒輕沒重:

“王爺緊閉大門,聽天子詔令而拒不請安,莫非已經有了謀反之心不成?!上天有好生之德,李某也不是那種不講情面的人,只要王爺開啟王府大門,恭恭敬敬的跪地請降,我自然不會計較殿下怠慢聖旨的罪名,否則的話,我麾下的官軍,那都是從京城裡抽調出來的好手,如今已經團團將整個湘王府周邊給圍住了,只要我一聲令下,只要王爺執意要對抗朝廷的話,大軍合力攻擊之下,搞不好便會誤傷到王爺,我想王爺不是那種不識時務之人,朝廷的心意和決定如何,我們無法更改和決定,我等也只不過是奉命行事罷了,還請王爺不要為難我等,不要讓我等難做!更不要讓自己安上謀逆和大不敬的罪名!殿下打小就文武雙全,京城之中無不滿城皆知,可切莫做這種讓親者痛仇者快的扼腕之事啊!”

就在曹國公李景隆一邊大聲呼喊,一邊開始勸閒的時候,包圍王府的眾多士兵便開始了緊急的調動和跑動,一時間響動巨大,整個王府裡的護衛和家丁們也嚇得開始紛紛發抖起來!

湘王朱柏的心,整顆心就像是沉到了谷底,臉色也變得越來越陰沉和不愉快起來。

朱柏是朱元章的第十二個兒子,在朱元章的20多個兒子中,有那不成氣候,讓朱元章一天到晚數落地。也有博學多才,讓朱元章打心眼裡喜歡的。

而朱柏,屬於後者。

朱柏從小就喜歡詩詞歌賦、繪畫書法。朱元章有時會興致勃勃地,吟誦幾句自以為非常好的詩句,之後便讓朱柏抄寫下來。

由此可見,在朱元章心裡,朱柏的書法是很出眾的。

後來,大才子解縉曾見過朱柏的書法,對其仔細欣賞一番後,表示出大大的讚揚。

朱柏不僅有文人的素養,還喜歡談論軍事。因他是1371年出生的,那時朱元章已經登基三年。

朱元章畫像

所以作為皇子,朱柏在飲食、營養各方面,還是非常富裕的。

出於此,喜好談論軍事的他膂力過人。有時間了,他便縱馬持弓,鍛鍊一番。

朱柏的童年、少年時代,與吃不飽肚子、親人去世都無處安葬的父親朱元章相比,何止幸福一千倍、一萬倍!

遺憾的是,朱柏的人生結局,卻無法與朱元章相比。

1378年,年僅8歲的朱柏,就被朱元章封為湘王,1385年,15歲的朱柏要離開南京,離開父親,前往封地荊州。

朱元章作為一名父親,在每個兒子前往封地與他離別時,他都會送給兒子一條玉帶。

臨行時,他讓兒子佩戴好玉帶,然後自己望著兒子的背影、望著玉帶上那精美的裝飾,朱元章的內心百感交集。

他既捨不得兒子離開自己,同時又希望兒子去封地後,善待百姓,成長為他心目中賢王的樣子。

朱柏向朱元章辭行時,也佩戴好了玉帶,但他並沒有轉身,留給朱元章一個兒子的背影。

他是一直倒著走,與父親四目相對。

當朱元章問他為何不轉身前進時,他含淚答道:兒子不能背對著父親!

朱元章聽了,當即老淚縱橫。

如果朱元章不是皇帝,如果朱柏不是藩王,那麼,朱柏必是個能在床前侍奉父母的孝順兒子。

朱柏到封地荊州後善待百姓,廣招賢才,為此,他還專門修建了景元閣。

在景元閣裡,他讓許多賢才對古籍進行校正、整理。

朱柏的二哥秦王朱樉,與朱柏大不相同,他在封地欺壓百姓,無惡不作。

朱元章曾恨鐵不成鋼地罵朱樉蠢,甚至還警告他:等我死了,你的哥哥若懲罰你,你也不要怪你哥哥,因為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

結果,未等到朱元章去世,作惡多端的朱樉,就被三個受不了他的老宮女給毒死了。

朱元章得知後,百感交集地說道:朱樉死有餘辜!

作為父親,如此評價兒子,可見他對朱樉是多麼的失望。

與朱樉相比,朱柏到封地後的所作所為,真可算是個賢王,他雖未留下什麼值得歌頌的事蹟,但是禍害百姓的事情,他一件也未做過。

朱柏所在的封地荊州,總體來說比較穩定,但有一次,常德發生了一千多個降兵的叛亂事件。

叛軍對百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朱柏得知後,立即領兵趕到。

在上戰場之前,他對將士們進行了一番鼓舞人心的講話:如今敵軍士氣旺盛,我軍一定要挫其銳氣,若使其逃亡塞外,必會後患無窮。

之後,朱柏率軍對敵人窮追勐打,終於將其一舉剿滅。

這次平叛,雖不是什麼大戰役,可從中也可看出,朱柏那過人的軍事才能。

事後,朱元章把他詔到南京,大大的嘉獎了一番。

然而,這次與朱元章見面後,直到死,朱柏再也未能見到父親。

1398年,朱元章去世的訊息傳到了荊州,正當朱柏要奔赴南京,參加父親的葬禮時,朱元章的遺詔傳來:各地藩王不得離開封地。

朱元章之所以不讓諸子赴京奔喪,就是擔心地方藩王影響皇太孫朱允炆的地位,對這些,朱柏心裡清楚。

可作為兒子,不能參加朱元章的喪禮,朱柏內心痛苦萬分,他當時嚎啕大哭道:我身為皇子,南面稱王,但父親生病時,我未能侍奉。父親去世,我又不能參加他的葬禮,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

之後的朱柏,甚至還產生過自盡的想法,不過還好,縱使心中百般痛苦,他總算挺了過來。

朱元章去世後,朱允炆登基稱帝。

之後,朱允炆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開始大力削除各地藩王的勢力。

1398年8月,離朱元章去世不到三個月,周王朱橚,以圖謀不軌罪被廢為庶人。

次年,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都以各種罪名被廢為庶人。

緊接著,就有人上奏朱允炆:朱柏偽造寶鈔、擅殺百姓、意圖謀反。

朱柏到底有沒有這些罪行,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削藩的朱允炆,需要各地的藩王叔叔有罪名。

之後,為了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朱允炆把精兵扮成商隊的樣子,日夜兼程,直抵荊州。

當朱柏搞清楚來荊州的商隊,是朱允炆派出的精兵時,湘王的府宅已經被圍得水洩不通。

朱柏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絡,此刻面對朱允炆突然到來的兵馬,他又驚又怒,幾位兄長被廢之事,他早已聽說。

如今,他看透了朱允炆的真面目,於是他縱馬持弓、仰天長嘆:歷代忠臣義士,被昏君下獄後,都選擇自盡,我堂堂太祖之子,寧死不能受辱與奴僕,寧死不能苟且偷生!

說罷,朱柏痛飲一番,訣別家人。

之後,他舉火焚燒宮室,從容地穿好親王服飾,手持弓箭,身騎白馬,躍入那熊熊烈火之中。

朱允炆得知十二叔舉火身亡的訊息後,給他的諡號為戾。

戾: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

朱允炆給了十二叔一個惡諡。

朱柏之死,使燕王朱棣更看清了朱允炆的真實面貌。

之後,朱允炆、朱棣雙方進行了長達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以朱允炆兵敗告終。

當燕王朱棣的大軍攻入京師後,朱允炆在宮中舉火,一把火之後,朱允炆下落成謎。

1402年,朱棣登基稱帝。

之後,朱棣把十二弟朱柏的諡號改為獻。

獻:聰明睿智。

可以說,朱棣給朱柏的諡號獻,比朱允炆給的諡號戾,更加客觀、公正。

如果不是皇子,如果不是藩王,如果不是年幼無知的朱允炆登基稱帝,如果不是朱允炆急於削藩。

朱柏必會成為一代賢王。

但眼下的局勢讓他無比明白,自己已經被朝廷特別針對和圍困起來了,眼下的局勢像極了漢景帝削藩的樣子,但問題是,自己的這些個藩王裡頭,沒一個有膽量和實力能夠挑動八王之亂的,即便是心高氣傲的湘王朱柏也不能。

更何況,八王之亂的這些個藩王,最後的下場也並不怎麼美好。

八王之亂是西晉朝的一次皇族內亂,最開始的導火索是帝權與相權(士族)之爭,權後賈南風引宗室力量剷除了士族集團,而在兩方相爭的時候,宗室勢力得到膨脹,反過來吞侵帝權,從而引發了長達十六年的動亂,由於其中最關鍵的藩王有八位。故稱“八王之亂”。

這八王分別為(以死亡順序排列):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囧、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人,而宗室內鬥助長了胡族勢力,八王皆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汝南王司馬亮:司馬懿四子,八王中的長者。

由於是司馬炎的叔叔輩,性格溫厚善良,原定是惠帝司馬衷的輔政大臣,可善良鬥不過狡詐,司馬亮因為害怕楊駿而主動退出,讓楊駿大權獨攬,引起了帝室與相權之爭,後在楚王司馬韋的介入下,楊駿被殺,司馬亮迴歸朝廷,被任命為太宰,與太保衛瓘一起處理朝政。

可是在野心極速膨脹的賈南風眼裡,是不需要輔政大臣這一職位的,於是僅僅三個月後,賈南風再次以皇帝命令,下令楚王司馬韋誅殺司馬亮、衛瓘,雖然當時司馬亮有足夠的力量抵禦司馬韋的軍隊,但他卻過於愚忠,不願和司馬韋兵戎相見,最後被亂軍砍殺而死。

楚王司馬韋:司馬炎五子,八王中死得最冤的藩王。

在晉武帝司馬炎去世後一年,惠帝皇后賈南風和外戚兼士族的楊駿之間矛盾就開始爆發,一開始賈南風處於弱勢,於是密令楚王司馬韋入宮勤王,當年司馬炎擔心兒子司馬衷庸弱無能,會為人所制,於是選派兒子中的精英人物,分別授予一字王爵,出鎮關中、淮南、荊州等要害之地,而司馬韋就是鎮守荊州的楚王,勢力雄厚,掌握天下樞紐要害。

所以在賈南風的召喚下,司馬韋表面上是應司馬衷的命令入宮述職,暗地裡秘密帶著軍隊進入洛陽,並假借皇帝詔書,發動元康政變,誅殺太傅楊駿及其黨羽,夷滅三族,同年廢除司馬炎之妻楊太后,但不久後,由於司馬韋勢力太強,為人又驕橫而令朝廷十分擔憂,於是賈南風又故技重施,矯旨派兵擒拿了司馬韋,後下令處死,年僅二十一歲。

事實上,司馬韋雖然殺了楊駿、司馬亮等功臣、宗室,但他一直都認為自己是接受哥哥命令而行事的,即使是在他被賜死的前一刻,還時時以懷中詔書為由,認定自己是為了哥哥司馬衷剷除逆賊,保衛司馬家的權力,殊不知這一切只是賈南風的陰謀,她借司馬韋之手除去了政敵,又把鍋全部推給司馬韋,這也只能怪司馬韋太過年輕了吧。

趙王司馬倫:司馬懿九子,誅殺賈后,開始了諸王混戰的亂局。

在元康政變之後,由於害怕司馬韋一軍獨大,賈南風於是下令再調淮南王司馬乂、趙王司馬倫、成都王司馬穎等三王入京,分散挾制司馬韋,後楊駿、司馬亮、司馬韋皆死,賈南風獨攬大權,司馬倫作為賈后黨羽,被拜為車騎將軍、太子太傅。之後九年,賈南風操縱惠帝一手遮天,廢除了太子司馬遹,而司馬倫也在暗中組織力量反對賈南風。

由於司馬倫和賈南風的關係匪淺,為防日後遭致報復,也要給自己誅殺賈南風一個藉口,於是司馬倫攛掇賈南風殺害名望甚高的廢太子司馬遹,而賈南風也中了圈套,下令賜死司馬遹,太子一死,司馬倫立刻起兵廢除了賈后,遷居金墉城,以毒酒殺害,夷滅其黨羽,司馬倫自命為相國,獨攬朝綱。

司馬倫為了控制全域性,將起兵協助自己的齊王司馬囧,以及還留在京城的淮南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全部逐出洛陽,任命自己的兒子分掌京都要職,並在同年逼迫惠帝退位,去做太上皇,司馬倫自己做了皇帝,但此時留在地方的三王不滿司馬倫如此做法,於是相約起兵進攻司馬倫,朝廷軍兵敗如山倒,司馬倫威望低,群臣無一人願相助司馬倫。

無奈之下,司馬倫之後宣告退位,把皇位還給了司馬衷,自己退守金墉城以求自保,可司馬倫逆天而行、任人唯親、殘殺大臣的舉措已經激怒了天下,在梁王司馬肜的表奏下,司馬倫被賜毒酒,自盡於金墉城,兒子們給下獄賜死,黨羽皆斬首,此事稱為建始之亂,因亂而被殺的人高達十餘萬人,西晉朝也開始步入衰亡了。

齊王司馬囧:司馬炎的侄子,齊獻王司馬攸之子。

趙王司馬倫倒臺後,齊王司馬囧由於有號召勤王首功而被封為大司馬,又是一個司馬倫,在司馬囧掌權時,還是和前任司馬倫一樣驕奢淫逸,同時又重用親信,加上司馬囧城府不高,沒有政治頭腦,讓寄希望於他的朝廷百官心灰意冷,把一個原本有望中興的西晉朝廷又給帶到了溝裡。

此時潛伏在封國的河間王司馬顒,又再次矯旨起兵聯合成都王司馬穎、新野王司馬歆等人一起反對司馬囧,同時把駐紮在洛陽附近、擁有二十萬兵馬的長沙王司馬乂也拉下水,為了解決近在眼前的禍患,司馬囧派兵攻打司馬乂,結果反被司馬乂以勤王名義打敗,司馬乂軍攻入洛陽,先搶了司馬衷這張王牌,以天子詔令繼續討伐司馬囧。

司馬囧失去了司馬衷,也意味著局勢已倒向司馬乂一邊,經過三天的大戰,司馬囧大敗,被皇帝下旨斬首,曝屍於西明亭,其子全部被遷往金墉城囚禁,其部下黨羽兩千餘人被滅門,長沙王司馬乂被任命為大都督,以皇帝名義下詔起兵的河間王司馬顒等人息兵。

長沙王司馬乂:司馬炎六子,八王中死得最慘。

司馬乂的掌權也使得近在洛陽遲尺的諸王軍隊不滿,尤其是河間王司馬顒,他本意是要司馬囧和司馬乂自相殘殺,自己帶著大軍坐收漁翁之利,結果路還沒走到一半,亂事就平定了,司馬乂控制了局面,自己啥都撈不到還要離開洛陽回去,箭在弦上了怎能不發?於是司馬顒等軍就駐紮在洛陽附近,暗中派遣殺手刺殺司馬乂,以讓自己掌握局面。

可是司馬乂做事公平,持政得道,手下用命,多次除殺諸王派來的刺客,雖然河間、成都等大軍數十萬,一時半會間也無法攻下洛陽,只能繼續加緊進攻,並拒絕了和談,時間一長,司馬乂的軍隊就開始出現糧食告急,最後在外部強大的壓力下,司空、東海王司馬越發動政變,俘獲了司馬乂,押解到金墉城,由司馬顒手下大將張方將其活活燒死。

司馬乂之死也可以看出八王之亂到了這個時候,皇室的威嚴已經是蕩然無存了,作為一個皇室又是有功之臣的司馬乂,結果卻在沒有任何皇帝命令的情況下,被處於火燒極刑,足見此時朝廷禮樂崩壞,諸侯各自為政,再不把傀儡皇帝放在眼裡了。

成都王司馬穎:司馬炎十六子,射傷晉惠帝。

司馬乂死後,司馬穎以同宗兄弟的身份,被封為皇太弟,拜丞相,可司馬穎鑑於前面幾位王爺的下場,在獲得任命後就離開了洛陽,到自己的根據地鄴城駐守,遙控朝廷,而朝政則有東海王司馬越負責,司馬顒兩頭落空,又開始起了反對司馬穎的計劃。

司馬穎回到鄴城的同年,東海王就傳檄四方,起兵進攻鄴城,要廢除其皇太弟位置,恢復司馬衷侄子司馬覃的太子之位,司馬越一聲令下,數十萬大軍步步緊逼鄴城,結果司馬越失敗逃回封國,晉惠帝被司馬穎搶去鄴城,首都洛陽空虛,被司馬顒的軍隊鑽了空子。

兩司馬之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東海王司馬越兵敗後,各方開始尋找少數民族的戰力來協助,後面禍亂中原的五胡政權,就是在這個時候崛起的,最後司馬穎敗在了司馬顒手中,被廢除了皇太弟之位,依舊回去封國駐守,後面和司馬顒一起被司馬越擊敗,司馬穎被勒死於獄中。

河間王司馬顒:司馬炎堂弟,安平獻王司馬孚孫子。

在進駐洛陽之後,司馬顒靠著外族軍隊擊敗了司馬越,並將司馬越和司馬衷一起遷居到了自己的根據地關中,同時廢除司馬穎的繼承權,將其趕出關中,司馬穎流浪關中,後輾轉回到了鄴城了。

而在東海逐漸恢復了力量的司馬越,又打著尊王的旗號,和司馬穎一起聯手進攻關中,後司馬顒失敗逃走,被司馬越巧言欺騙,在回洛陽途中被司馬越的弟弟司馬模派人掐死在車上,連司馬顒的三個兒子也難逃毒手。

東海王司馬越:司馬炎堂弟,東武城侯司馬馗之孫,八王最終的勝利者。

除去司馬穎、司馬顒後,司馬越被任命為太傅、錄尚書事,不久後,做了一輩子傀儡的晉惠帝誤吃毒餅身亡,司馬越於是立皇太弟司馬熾為帝,史稱“晉懷帝”,萬事皆出於司馬越之手,出鎮許昌。

在解決內部後,司馬越又逐步清洗原成都王司馬穎散落在各地的舊部,由於身受禁錮,晉懷帝司馬衷與司馬越之間的矛盾開始出現,司馬越為了教訓司馬熾,於是藉口討伐石勒為名,掏空了洛陽城親征,留下一座死城給司馬熾。

離開了司馬越控制的司馬熾,開始號召天下勤王,由於司馬越是個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主兒,加上已經民心盡失,在朝廷軍隊和石勒軍的追擊下,司馬越於項城吐血而死。自此,八王之亂就宣告完結,但隨之而來的五胡亂華,更是把中原大地拖入了長達數百年的黑暗混亂之中。

飽受儒家教育的湘王朱柏,從小就極有正義感和使命感,更何況自己深受父親朱元章的多年敦敦教導,發自內心裡不願意這樣做。

但眼下李景隆逼人太甚,自己的那個侄子朱允文又壓根容不下自己這些藩王。

眼下自己已毫無路可退。

看了看自己身邊的護衛和家人,以及妻妾們,湘王朱柏慘然一笑,大聲的朝著家丁們喝道:“來人啊,牽我的白馬來,取我的鎧甲和長弓來……”

等這些個家丁和妻妾們七手八腳地替湘王朱柏換上鎧甲後,只見湘王朱柏英氣勃發的,騎著白馬拿著長弓。

傲然的回頭看了看哭成一團的妻妾們,兀自不肯低下自己高傲的頭顱,憤怒的大神喝道:

“我乃大明開國太祖皇帝的兒子,本王出身尊貴,貴為湘地之王,皇氏血脈,豈能為這些刁僕所隨意折辱?本王寧可自戕而死,也絕不願意落到這些卑鄙小人的手裡,本王去後,你們可自決去留……”

說完便讓眾多家庭開始四處點火,深深的看了一眼哭成一團的妻妾們,毫不猶豫的便騎著白馬衝入了火場之中……

而就在此時,李景隆也帶人堪堪撞倒了高高的湘王府大門,眼見那昔日英姿勃發的湘王朱柏騎馬衝入火海,在悽慘的慘叫聲中變成了一個火人,頓時嚇得不知該如何是好……

看來,張南青的擔憂並不是毫無道理的。

緊接著讓他更震驚的一幕便發生了,只見湘王朱柏的王妃悲憤的流著眼淚。,對他的那些個側妃說道:“自古夫為妻綱,殿下既然決然而去,我等作為妻妾的,又豈能在世上獨活?殿下稍待,妾身這就來陪您了……”

說完毫不猶豫的衝著渾身冒火的朱柏撲了過去……

剩下的湘王側妃見狀,先是微微一愣,旋即也毫不猶豫的,一併衝向火海,深深的撲向了渾身冒火的朱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被逼婚:躺平後攜妻復仇

遊走金魚

英倫狂潮

笨宅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