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一直很好奇,在這個有超凡力量的世界裡,凡人到底會如何應對他們這些仙人。

周人很快便給他補上了這一課——那就是什麼叫“敬鬼神而遠之”。

明面上,這些凡人對他們崑崙山的仙人們禮貌備至,天天都有人來噓寒問暖,問他們需不需要什麼東西。但姚遠可以感覺得出來,他們這種表面的恭敬之下潛藏的卻是某種疏離。

這種疏離的最直接體現便是,這些周人不會讓仙人們來插手他們的任何事務,一切都由自己開會做主,最後再恭恭敬敬地來彙報一番。

這給姚遠的感覺就好像後世漢、明那些“虛君而治”的大臣們一樣,只是仙人們卻成了那些被架空了的“君”。

不過他和楊戩都覺得這樣也不錯,反正他們也懶得管那些閒事。只有姜子牙悶悶不樂,因為他一開始確實是打算“見習”一下的。

“看來若要走仕事一途,終究還得是‘人’,不能是‘仙’。”姜子牙私下感慨道。

雖然姜子牙說不上話,但他預料到的事情卻是絲毫沒有發生錯誤。

接下來的三個月中,姬昌雖然率軍四下征討,但征討的物件卻都是陝西、山西一帶的方國。

不用說,這些方國都是西岐會盟時沒有派使節來的。

他們國君的心理也很好猜——殷商勢力大,你西岐出兵勝負尚未可知,自己沒有必要跟著蹚這趟渾水,兩不相幫即可,等到勝負分曉了再站隊也不遲。

只是這些小國大概沒想到,姬昌雖然名義打的是為父報仇,但卻壓根沒有向河南殷商腹地進發的打算,而是反而先來攻打了他們這些“吃瓜的”。

驟然受攻後,他們連忙派出了使者向殷商求援。

但商人的反應卻讓他們感到絕望——因為殷商給他們的是“除了實質性的幫助以外的一切幫助”。

商人雖然早早地便知道了西岐這邊的動作,但奈何他們的兵力大多還在東夷一帶,也就是蘇北、徽北,還有山東南部。

因為北海(渤海)到河南這一片是商人的食鹽生命線,所以殷商寧肯西岐在這邊上躥下跳,也不肯讓東夷找到機會偷襲他們的魚、鹽、貝專線。如果帝乙敢放著東邊不管,只怕國內的子姓貴族們就會率先造反——他們可是靠著賣魚鹽才養得起那麼多族人和家僕的。

所以商王對於邊關的命令也就很明確了——只要安心守住邊境線,不讓西岐打進來,就不追究你的責任。

也正是因為猜到了商人這邊的反應,所以姬昌越發地肆無忌憚,在這三個月中他攻打了林林總總二十多個個不肯附己的小國,並且將這裡的庶民都遷往了西岐。

直到他準備進攻崇國和祉方的地盤時,商人這才忍無可忍地派出了士卒,想要和姬昌好好地打一場。

姬昌非常渴望能夠打這場仗,好好地見一次血,但卻被鬻熊勸住了。

鬻熊的理由是周人士兵已經搶了太多戰利品,銳氣已經用盡,很難再升起和商人死戰的決心。

再說他們此行出兵的目的已經大多達到——先是分清了“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然後又摸清了殷商的底線,也就是崇國和祉方,再來就是打破了周人對商人的恐懼,此時收兵幾乎已經是利益最大化,再打下去也獲得不了更多的好處。

姬昌聞言後雖然很不甘心,但最後還是聽從了這位“火師”的建議,當即便宣佈罷兵。

至於殷商那邊,姬昌也給了一個面子上說得過去的理由——他聽說是北方方國的國君獻了讒言,誣陷自己父親季歷謀反,所以便出兵了。現在既然“誤會”已經澄清,那雙方不如就此盟誓罷兵為好。

這個理由說出來連小孩子都不會信,但鎮守邊關的商人將領卻決定相信它。

反正只要自己守住邊關就不算錯,何必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去盡忠呢?

於是他以“向君王彙報”為由停了下來,一邊向朝歌派出快馬,一邊留守在原地,等西岐退兵。

他本來還擔心姬昌會耍什麼花樣,但姬昌此時卻表現得如同一個君子一般,說退兵就退兵,絲毫沒有打一點折扣,乾淨利落得讓守將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有直接向朝歌報捷。

不過一個月後朝歌那邊發來的訊息更是讓守將驚掉了大牙——商王居然也認同了姬昌的“理由”,表示自己父親當年確實是聽信了小人讒言,姬昌當子承父志,為大商永鎮西方云云。

很明顯,雙方都在做一些心照不宣的事,只是周圍的諸侯怕是要寒了心而已。

不過商王顯然也是預料到了這點——為了安撫此次差點遭受兵災的崇國和祉方,帝乙決定封崇侯為“方伯”,然後將自己的妹妹嫁到祉方來。

崇侯的祖先本來就是隨武丁征戰的“五將”之一,對殷商也一向忠心耿耿,受封方伯倒也說得過去。只是和西伯侯相比,崇伯侯的實力就有些不太夠看而已。

至此,姚遠也算是看了一場上古時代的政治大戲,而且看得還很過癮。

而且他發現《封神演義》又騙了自己一次,那崇國的國君根本不叫什麼崇侯虎,而“崇侯”“虎”才是武丁時代的五將之一。

“崇”是地名,而“侯”是爵位,“崇侯虎”的意思是“受封崇地的侯爵,名字叫‘虎’”,所以自然不可能有一個弟弟叫“崇黑虎”。

唉,那許仲琳不過是個寫小說的,他懂個屁的封神——姚遠只能這麼安慰自己了。

此外,商人因為食鹽之利而不肯放棄東夷戰線,這讓姚遠感受到了上古時期資本主義的力量。

商人以商業而立國,在農業方面顯然是不如周人那麼重視,如果將來周克商的話,或許那幫史學家會說這是一場“重農主義對重商主義的勝利”也說不定。

想想日後秦國商鞅變法靠的也是“耕戰”而勝六國,看來重農主義在中華大地上將長期佔據主流。

不過姚遠唯一好奇的就是,既然商人都如此重視食鹽,那麼西岐又是從哪裡獲得食鹽的?雙方都劍拔弩張了,他可不相信商人還會把食鹽賣給西岐。

結果當他問起此事時,他卻遭到了小姑娘的鄙視。

“大笨狗,難道你不知道西岐的‘飴鹽’是天下最好的鹽嗎?”

“啊?”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一劍,驚豔萬古

心若無塵

我在崑崙山看大門

紅塵歷

白雲起往事寂

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