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身,賜座。”

“謝陛下。”

龐尚長恭敬起身,耳邊突然傳來一聲怯怯的“爹。”。

他順勢看過去,左側靠椅上一個醜娃看了他一眼低下頭。

那樣子,自孃胎出,他就唸之不忘。

雖然個子長開了一點,長相卻還是那樣奇特。

“混賬東西。”

“你娘不過戲言說你這醜娃是他野地裡撿來,你就遠遊出走,害她相思成疾,要不是華佗先生經過,你娘怕是撒手人寰了,看我打死你個不孝孩子。”

這一刻,哪怕是沉穩如龐尚長也忘了楚歌的存在,幾年相思化成憤怒,他直想把龐統打個屁股開花。

“爹,別打別打,我知道錯了。”

龐統噔得跳下椅子,開始逃跑,看父親還要追,他連躲到楚歌身後。

“楚歌,楚歌,快救我。”

龐統拉著楚歌的衣角,大聲呼叫。

楚歌憋著笑。

好小子,原來是醜到不想活了,所以投江自殺。

看我以後不把這黑料記入史冊。

龐統的一聲楚歌,卻是把龐尚長給嚇醒了。

他見龐統躲在楚歌后面,還沒大沒小,連斥道:“混賬,竟敢直呼陛下聖名,看老夫不打死你這個混賬小子。”

說完,他又要跪下向楚歌請罪:“陛下恕罪,小兒聖前失儀,驚擾聖駕,子不教父之過也,請陛下治小人之罪。”

楚歌連上前扶住下拜的龐尚長道:“先生莫要如此,朕與龐統相識於微末,一直視其為親親兄弟,他與朕往日就是如此相處,先生無需見怪。”

龐尚長心下詫異,見楚歌神態真誠,暗道混賬小子倒是好運道,竟有如此造化。

不過他還是恭敬道:“犬子年幼頑劣,往日定有不當之舉,陛下大量,小人代為謝過。”

楚歌笑道:“先生卻是小看龐統了,他有鳳鳴之姿,往日對朕助力頗多,如今大乾鐵軌縱橫,火車往來各地,他出力不少。”

“哦?”

龐尚長一臉驚訝地看向在楚歌身後探頭探腦的兒子。

不想混賬小子一去經年,竟然在乾帝的調教下,精通墨家手藝了。

“哼。”

父親目中驚訝讓龐統心中暗爽,卻是把頭別到一旁不看對方,方才嚇唬他的仇可沒那麼快過去。

混賬小子,還敢在這擺譜。

回去後,看我不家法伺候。

龐尚長嘴角一抖,龐統突然感到脖子一冷,不由得往楚歌身後一縮。

看父子兩人的樣子,楚歌忍住笑意,說起正事。

“先生替朕招徠黃承彥和司馬徽兩大賢士,朕在此先行謝過。”

龐尚長連拱手道:“陛下言重,陛下所行乃造福蒼生之事,我等承蒙陛下相邀,是我等之幸。”

楚歌道:“先生客氣,不知黃先生和司馬先生如今何在?”

“回陛下,承彥和德操正在庭外等候陛下召見。”

“快快有請。”

女官帶黃承彥和司馬徽入殿,楚歌一番禮賢下士後,三人就坐。

楚歌道:“三位,相信你們對朕招你們入京之事已有考量,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陛下。”

黃承彥拱手一禮,剛要起身,就聽楚歌道:“三位賢者,坐著回話就是。”

“謝陛下。”黃承彥不解道,“陛下信中所說,讓我三人傳道受業,可當今學者盡皆心向新學,而我三人所學乃舊日傳承,如此豈不是誤人子弟。”

楚歌笑道:“新學不是摒棄舊學,而是在舊日傳承的基礎上增加新的內容,我大乾治下人人可讀書識字,這其中又多為舊日百姓,百姓無有世家傳承,基礎薄弱,加之往日裡還需勞作,新舊無法兼得,故只能擇其一而學。”

“相比舊日傳承,新學更簡單易懂,故人人嚮往,然所學有失,大成若缺必有憾,故朕有意把兩者相融,重新釐清天下學問,取其精華、廢其糟粕,望三位賢者助朕一臂之力。”

這是萬世師者的道路啊,我等豈能不願。

三人對視一眼,激動地起身道:“陛下此舉,惠及蒼生,我三人有幸受邀,必全力相助。”

“好好好。”楚歌大笑道,“有三位賢者相助,此事必成。”

三人謙虛一番,問起具體實施方法。

楚歌道:“根據我大乾最新戶籍統計,如今有民5600萬,芸芸蒼生,天縱奇才者必不少,朕有意開洛陽書院,擇其優者而教之,三位師者可一邊傳道受業,一邊釐清天下學問,學以致用,方能呈其效果。”

“陛下英明。”

——

離開皇宮。

龐統耷拉著腦袋跟著三人走。

黃承彥邊走邊拱手道:“還未恭喜龐兄尋得孩兒。”

司馬徽也連拱手道:“恭喜恭喜。”

龐尚長沒好氣地白了身後的龐統一眼,故作不在意道:“要不是其母掛念,老夫豈會刻意尋找這不孝子。”

近鄉情更怯,越走龐統越忐忑,有點想念母親,又得知母親因己生病,有點害怕見到對方了。

對於父親嫌棄的話,他哪裡還有心思細聽。

黃承彥和司馬徽相視一笑,兩人自然看出好友的口不對心。

往日裡聚會,一旦有人說起龐家小子,亦或是說起自家小兒,好友總是一副失神落魄的樣子,哪裡會不在意自家孩子。

三人一邊走,一邊談論著洛陽書院的事,很快就到了府邸。

“承彥兄,德操兄,先行別過,明日我等再續。”

三個人的房子都是楚歌讓人安排的,第一家就是龐統的新家。

黃承彥和司馬徽知道對方急著回家,連拱手道:“尚長兄自便就是。”

吱呀。

想是聽到門外的動靜,一老頭朝外探出身子看了眼,跟著就瞪大眼睛:“少爺,這是少爺回來了。”

眼前醜娃雖然長高了些,可他看著少爺長大,小時後頑皮揪他鬍子的小丑娃,他一眼就認出來了。

“福伯。”

龐統的記憶力顯然不差,雖然一別相近四年,可他馬上認出了自家的老僕人。

“少爺回來了,少爺回來了。”

福伯激動地高喊,邊喊邊轟隆隆拉開府邸大門。

“統兒,統兒。”一箇中年婦女飛奔出來,身後跟著個十二三歲的小侍女,小侍女邊跑邊叫,“夫人您慢點,夫人您慢點。”

“我的醜娃。”看到府門處的龐統,中年婦女激動地淚水直湧而出。

“娘。”

龐統也是眼睛一酸,忘了一開始的忐忑害怕,不由自主地朝母親跑過去。

中年婦女一把抱住龐統擁入懷裡,哭了一陣,然後仔細看兒子臉龐:“好好,是我家醜娃,是我家醜娃。”

“……”龐統一臉黑線,“娘,您能不能不要叫我醜娃了。”

“好好,娘不叫了。”中年婦女顯然記起曾經往事,連道,“你不見之後,你爹給你取了個字,叫士元,娘今後就叫你士元了。”

“士元。”

龐統心中默唸,覺得這字取得還行,改明兒告訴楚歌,他也有字了。

一旁的中年婦女摸著龐統胳膊,雖然娃兒還是一樣醜醜的,可她就是稀罕。

見龐尚長在一旁紅著眼睛,她連道:“老爺,士元如今知道臭美了,改明兒給士元說個親事。”

龐統:“……”

龐尚長抹了把眼睛,笑道:“誰願意嫁給這混賬小子?”

說歸說,龐尚長倒是心中驕傲,我家鳳雛和當今陛下親如兄弟,這份關係誰人能比。

中年婦女聽不出話中笑意,急道:“我看黃家醜丫頭配我家士元正好,要不老爺明個去黃家提親。”

聽自家夫人話中意思,還是認為兒子難以找到好親事,龐尚長頓時不高興了。

陛下都誇我兒有鳳鳴之資,承彥兄雖乃世之大賢,可黃家醜丫頭怎與我兒般配。

當下敷衍道:“親事莫急,士元如今才幾歲?”

兩人自顧自地在那說話,倒是讓龐統把兩人的話記在了心中。

“黃家醜丫頭?”

龐統這心念一起,註定了龍鳳交合,相愛相殺。

——

諸葛亮同學:

祝賀你成為洛陽書院天才少年班第一屆新生,請於大乾2年1月19日前往書院辦理新生入學手續。

落款:楚歌。

蓋章: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日期:大乾元年11月20日。

“叔父。”

再過幾天就八歲的諸葛亮拿著大紅色的入學通知書,前來找諸葛玄。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看著落款和蓋章,剛剛訪友回府的諸葛玄大驚失色,連問道:“孔明,這是怎麼回事?”

諸葛亮規規矩矩地行了一禮,相比於諸葛玄的大驚失色,小小年紀地他卻顯得平靜很多。

“回稟叔父,今日有人前來,自稱是禮部官吏,送上此物,叮囑我務必前往就離開了。”

諸葛玄想了下道:“你且稍等,我去禮部問詢一番。”

說完,他匆匆離去。

過了一個時辰,諸葛玄又匆匆跑回來,找到正在書房看書的諸葛亮,他激動到:“孔明,太好了,你被陛下欽點為天縱奇才,我諸葛家出龍了,快,隨我去給你父上香,把此事告知於他。”

——

“士元,你莫要走,為父考考你《易經》背誦的如何了?”

“爹,我還要去科學院報道。”

“哼,我還不知道你小子,陛下說了,今後你的學業由我管束,再過些時日,隨我去書院上課。”

“爹,我才不和小屁孩一起讀書,他們太笨了。”

“由不得你,你莫驕傲,若日後考核無法獨佔鰲頭,看陛下如何笑你。”

“哼,那還不簡單。”

——

河東,司馬家。

司馬防放下司馬懿的入學通知書,對長子司馬朗道:“伯達,此次進京趕考,你把仲達也一起帶去,不管你中或不中,就留在京師照看好仲達。”

司馬朗起身道:“是,父親。”

嚴肅地吩咐完司馬朗,司馬防又轉向司馬懿溫和道:“仲達,承蒙陛下看中,你在書院當好生學習,日後學有所成,報答陛下看中。”

即將年滿十歲的司馬懿澹然一笑:“父親放心,我司馬仲達,絕不弱於他人。”

“哈哈,好。”司馬懿的自信讓司馬防很是欣賞。

——

壽春,周府。

孫策依依不捨道:“公瑾,此去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

對於搬家去洛陽,孫策頗為期待,到了那裡,他說不定就能見到天下第一人的陛下了。

可和周瑜分別,他又是不捨的。

周瑜笑著安慰道:“伯符莫急,再過兩年,我就進京趕考,到時就能相聚了。”

兩年啊。

雖然時間長了點,可總算有個盼頭。

孫策精神一振,伸出拳頭道:“一言為定。”

周瑜笑著伸拳相撞:“一言為定。”

“少爺,少爺,老爺叫你過去。”

兩人正說著,書童匆匆跑進來。

周瑜起身道:“慢點走,父親何事尋我?”

書童喘了口氣道:“少爺,好事,是好事,我看老爺笑得合不攏嘴。”

周瑜聞言,放下心來,越發顯得不急,他朝孫策道:“伯符,一同隨我去看看。”

“好。”

“父親,伯父。”

周瑜,孫策來到正廳。

周異就迫不及待地遞上入學通知書道:“我兒,你被陛下點中,讓你前往洛陽書院就讀。”

“洛陽書院?”

周瑜好奇,沒聽說過這個書院啊,莫非是陛下新建的,只是陛下怎麼知道他的。

“天才少年班。”

看完通知書上的文字和落款,孫策不禁羨慕道:“公瑾,你說我有沒有被陛下點中。”

周瑜想了下道:“這要看書院傳授的是什麼?若是文課,伯符你還是莫要想了,若是武事,那伯符必定名列其中。”

孫策一想也對,連道:“公瑾可是要前往洛陽就學。”

周瑜笑道:“承蒙陛下看中,豈有不去之理。”

說完,他心中暗想:“天才少年班,既然是一個班,肯定就不止他一個人,就是不知道天縱奇才者有誰,可有與其爭鋒者。”

孫策大喜:“哈哈,如此我兄弟二人可同去洛陽,不用分開了。”

——

接下來的幾天,大乾各地,都有人收到楚歌親筆寫的入學通知書。

法正。

陸遜。

呂蒙。

徐福(徐庶)

……

但凡收到通知書,向官府確認真假後,一個個躊躇滿志地啟程前往洛陽。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遊之風華若逸

右手寫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