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平關。

蘇固見楚歌帶大軍東去,一時間陷入了兩難之境。

他問左右道:“大同反賊欲斷我糧道,如之奈何?”

有將領道:“只能分兵抵擋,否則糧道一斷,我等困守孤城,只能坐以待斃。”

有人出聲道:“反賊兵多,此去幾萬人,我等如何抗之。”

有將領指著城外道:“不如我等也行斷糧之舉,讓賊寇知難而退。”

蘇固連道:“好計。”

剛想下令出兵,他又遲疑道:“賊寇東去,許是見我等據城而守,故意分兵引我軍出戰?”

其他人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他們也不敢肯定。

如此等待了兩天,見離去的大同軍還不見身影。

蘇固只能先行派出幾千人馬朝張任發起試探。

一場廝殺,漢中士卒被張任帶人打了個滿頭包。

領軍將領狼狽而回,低頭道:“大人,敵軍兵多將廣,不如早日降了。”

蘇固大怒:“混賬東西,我等食君之祿,當忠君之憂,你竟壞我軍心,來啊,拉下去砍了。”

“大人饒命。”

殺人立威後,蘇固見絕糧之舉行不通,親自帶著大部人馬朝楚歌追去。

來到定軍山,他見黃忠旗號,以為楚歌等人都在,連下令眾人下寨。

山腰的黃忠看到漢中軍到來,對副將道:“你帶一半人馬往東邊走,如若敵軍前來,可就地迎戰,如若敵軍不至,你就繞道敵後,聽我號令,隨時與我共擊敵軍。”

“諾。”

副將領兵離去,蘇固見了,為防側翼安全,只能分出一部分人在東方列陣。

接下來,黃忠時不時派一些人馬朝山下而去,讓蘇固分身乏術。

不知不覺中,正面鹿角附近剩下的人開始稀少。

透過望遠鏡,黃忠看到蘇固傻乎乎地站在人群中指揮手下拼接鹿角,大喜道:“時機至矣。”

“爾等隨我殺敵。”

黃忠召集眾人,乘著地勢高,人借馬力,直衝而下。

“殺啊。”

身後眾人也跟著鼓譟大喊。

“大人快走。”

漢中將領拉著蘇固疾走,可黃忠一直盯著他們,而攔路的人哪裡是黃忠的一合之敵。

“敵將授首,降者免死。”

一片混亂中,眾人只聽得一聲暴喝。

敵我雙方順聲看去,只見黃忠橫刀立馬,挑著蘇固的腦袋高高舉起。

“將軍神威。”

“大人死了。”

大同軍士氣大振,相對的漢中兵如墜冰窖,附近的人再無心抵抗,亂哄哄地朝來時路跑去。

“殺啊。”

黃忠帶人順勢掩殺,直殺到沔水邊上才停下腳步。

副將收攏降兵後,一臉欣喜地走進營帳:“將軍神威,一戰抵定漢中。”

黃忠撫須笑道:“戰果如何?”

副將道:“我軍殺敵三千,收納降兵八千餘人,另有數千漢中士卒跳入沔水淹沒,剩餘之人已四散逃離,不足為慮。”

“好,速速派人把此地戰況報與主公。”黃忠欣喜道,“明日一早,帶上蘇固頭顱,威逼陽平關。”

第二天,駐守在陽平關外的張任見黃忠回來,連派人詢問。

得知情況後,他高興地迎出門外:“黃將軍神威,蘇固一死,漢中定矣。”

“公義過譽了。”

兩人寒暄一陣,帶著大軍全面壓向陽平關。

“關內的人聽著,蘇固已死,你等速速歸降,可免一死,如若頑抗,城破之日,就是你等授首之時。”

說完,黃忠用赤血刀挑著蘇固腦袋讓城頭的人看個清楚。

“是太守大人。”

“天啊,大人竟然被殺了。”

“怎麼辦,我們該什麼辦?”

留下的副將看清楚腦袋,連召集剩餘將領商議。

城頭一片沉默,有人道:“不如降了,關中糧草只夠一月之用,就算頑抗,又能堅持多久?”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想死,剩下只能投降了。

“我等願降。”

陽平關一破,漢中門戶開啟。

之後,黃忠帶兵一路橫掃。

沔陽、南鄭、褒中、城固、西鄉等地幾乎望風而降。

黃忠這邊進展順利,另一邊的楚歌等人也到了關鍵時刻。

——

子午谷北口。

大軍休整到太陽落山,繼續朝長安進發。

這次直搗長安,楚歌採用晝伏夜出的策略,他派出所有斥候,大軍在夜裡蛇皮走位,繞城而走。

好在北口距離長安不遠,經過兩日趕路。

這天夜裡,大軍終於抵達了長安南門外。

藉著星光,楚歌做最後一次部署。

他開口道:“蔣欽。”

“末將在。”

“你帶人包圍長安四門,不可放任何人進出。”

“諾。”

一聲令下,大軍左右分開,繞環長安而去。

兩個時辰後,蔣欽傳來訊息,說是已經包圍了長安城。

楚歌又對甘寧道:“興霸你帶人時刻準備,一旦我開啟城門,你就帶兵入城。”

甘寧道:“主公,不如讓我做先登之人,你帶人在外接應。”

楚歌知道甘寧一片好心,不過他比甘寧更懂特種作戰的方式。

見甘寧還要再勸,他揮手打斷道:“放心,我自有分寸,正好借長安城試煉一下狼牙的成色,接下來突襲函谷關還要靠他們。”

說完,他一揮手,帶著馬忠等人朝長安疾步而去。

黑夜中。

楚歌和眾人一身黑衣,就連帶得兵器事先都已經用漆塗黑,加上這時代的人普遍有夜盲症,楚歌並不擔心會被發現。

就這樣,一眾兩千餘人,墊著腳步,無聲無息地逼近了城牆。

城牆下。

楚歌側耳傾聽,只聽見呼呼的夜風在呼嘯,城頭並無人聲。

他朝馬忠打了個手勢,然後拿出腰間掛著的爪勾,甩動幾下拋向城頭。

用力扯動,見爪鉤牢牢鉤住城頭,楚歌三步並作兩步,動作敏捷的直竄而上。

幾乎眨眼間,他就攀上了城頭,一個翻身落地,楚歌朝城頭觀察。

或許是安逸太久,從來沒想過有人能突襲到此,加上二月時節,夜風冰涼刺骨,這時代又沒有合適的保暖衣物。

長安城頭只有了了幾個守衛,這些人要麼縮著脖子靠在牆角睡覺,要麼挨著火盆在烤火,渾然不知城上來了敵人。

楚歌見狀,探出手朝下面揮了揮。

得到指示,馬忠等人開始行動。

兩千人分成兩百隊,一個跟著一個爬上城牆。

無聲的殺戮在城頭展開,過程很是順利,順利到楚歌把作戰計劃都給推翻了。

開啟城門後,楚歌對馬忠道:“你去告訴甘寧,讓他先在外等著。”

馬忠走後,楚歌看向一旁,那裡被扣押著幾個守城士兵。

楚歌問:“想不想活命。”

“想,想,大人饒命。”守衛連忙點頭。

楚歌道:“帶我去找你們縣尉。”

當長安城的縣尉被楚歌從被窩裡抓起來時,同樣的對話開始:“想不想活命。”

一臉懵逼的縣尉看著橫在脖間的刀鋒,吞嚥著口水,連連點頭道:“想,想,大人饒命。”

“帶我去見長安縣令。”

面對死亡威脅,長安縣令同樣扛不住投降了。

至此,長安縣的兩大負責人落入了楚歌手中。

這下,楚歌也不急打出大同軍的旗號了,他讓大同士卒假扮長安守衛,原來的長安守衛則暫時看押在校場。

第二天早上。

楚歌找來蔣欽道:“公奕,你帶人打著漢室旗號,北上渭水,接收渭河兩岸所有船隻,如有餘力,可藉機行事,總之把渭水、黃河兩岸的船隻收攏到手,越多越好。”

嘿,這業務我熟啊。

早就盼著立功的蔣欽,一臉雀躍地帶人離開,他一路上高掛漢軍旗號,威風凜凜地朝北而去。

“至於興霸。”看著求戰心切的甘寧,楚歌頭痛道,“你暫且坐鎮長安,待我拿下函谷關,必然戰事四起,到時還怕沒仗打?”

“是,主公。”

留下甘寧,楚歌率軍往東而去。

長安距離函谷關大約兩百公里,大軍需走十天。

因為打著漢軍的旗號,這次可以光明正大的白天行走。

不過為防萬一,楚歌還是讓馬忠帶人先行:“你帶人先行趕往函谷關,守住谷口,如遇行人,先行扣下。”

“諾。”

馬忠離去後,大同軍開始了急行軍。

十日後,同樣是夜色漆黑的夜晚,楚歌用了同樣的方法,一舉登上函谷關。

相比長安,這裡的人警醒的多。

楚歌翻身而下的時候,就被守衛發現。

“敵襲。”守衛大叫。

關下的馬忠擔心楚歌有事,不等指示,拉著繩索就往上爬。

他一邊爬一邊叫道:“速速登城相助主公。”

其他人連揮舞爪鉤,甩向城頭。

見自己行蹤暴露,楚歌也不擔心,畢竟他已經站上了城頭,這些守衛想再把他趕下去,卻是已經不可能。

解開背上長刀,楚歌奔向圍攏而來的守衛。

一眾守衛只見一道黑影閃過,前方的人已經身首分離,不禁大駭。

“主公。”

馬忠等人上來的時候,就看到楚歌在人群中忽閃忽現,每次揮刀,就有人被斬殺。

“上。”

眾人不急多想,抽出兵器就朝函谷關的守衛殺去。

隨著爬上關頭的人越來越多,加上有楚歌在前面衝陣。

很快,函谷關的守衛就被殺破了膽。

楚歌見關內已經喊聲四起,守衛的後續兵力馬上就要趕來。

他連道:“馬忠,此處由我鎮守,你速速帶人開啟城門。”

“諾。”

現場混亂,馬忠不急多想,招呼一隊人馬就朝關門處殺去。

而楚歌帶人堵在城門道路上。

踏踏踏。

函谷關的漢軍後備隊趕到。

狹路相逢,雙方再次碰撞到一起,道路狹小,能列隊的人不多,躲避的空間也小。

哪怕第一批進來的都是大同軍中的精銳之士,可是槍林戟雨之間,傷亡還是在飛速提升。

這一戰,是大同軍成立一來,傷亡最慘重的一役。

就連楚歌,都對自己使用了好幾次治癒術。

因為他衝得最勐,衝在最前。

一夜廝殺,楚歌不知道自己揮舞了多少次長刀。

直到前方再無人,他還機械地揮舞了好幾下。

抬頭看去,零零散散的漢軍朝著東邊谷口落荒而逃。

迴轉身來,後方道路上全部是倒斃的屍體。

這一夜廝殺有人投降嗎?

中途被他殺怕的漢軍自然有人投降,可是被後方人員擠著出不去,大多數人不是被踩踏而死,就是被一路向前的大同軍噼砍而死。

哪怕來到這時代,見慣了生死,心也變硬的楚歌也不禁感嘆道:“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滋味……”

楚歌搖了搖頭,心情莫名的複雜。

“主公,可要派人追殺?”

馬忠氣喘噓噓地趕到,他一直躲在後面放冷箭,如今兩隻手臂已經累得抬不起來,可神色卻激動地彷佛吃了興奮劑。

看看馬忠,再看看其他人。

是了,他身系大同軍所有人的希望,哪裡有時間傷悲秋啊。

楚歌打起精神,環顧四周後,搖頭道:“算了,將士們都累了,反正也瞞不了多久,漢兵逃了就逃了吧。”

他雖然不會累,可士兵們廝殺一夜,體力早已在臨界點,現在不過是一口氣撐著而已。

果然,聽了他的話,附近的一些士卒立刻軟倒在地。

楚歌對馬忠使了個治癒術,道:“收攏傷兵,統計傷亡,掩埋屍首,剩下的事就交個你了。”

“諾。”

站在函谷關城頭,楚歌遙望洛陽方向,心中卻在想著他要不要留在函谷關駐守。

“哎,還是缺人啊。”

函谷關拿下了,可是卻沒有大將把手,如果把他自己留在這裡,那麼雍涼之地的收取必定拖後。

到時候大漢集結軍隊來攻,有腹背受敵危險。

可他不走,誰知道漢軍集結的效率,如果這個時間超乎預料地久,他就錯過了拿下雍州、涼州的時機。

“哎。”

楚歌嘆息,好在煩惱很快被新來的好訊息給吹散了。

“主公,黃將軍有書信傳來。”

莫非漢中局勢有變?

楚歌懷著期待的心,接過展飛遞來的戰報。

看罷,他大笑道:“好,漢升果然不負所望,漢中局勢穩矣。”

被黃忠的戰報刺激,楚歌決定行險一搏,他叫來馬忠道:“你帶兩萬人馬留在這裡把手函谷關,我自帶人去收服附近城池。”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作弊升級器

凝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