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極具華夏建築特色的小鎮

這個小鎮叫五里鎮,是一個佔地足有42萬英畝的大型農場形成的鎮子,足有三千六百多人口。

鎮上的人口絕大部分都姓李,還有一座頗為壯觀的李家祠堂和香火鼎盛的村廟和灶王廟。

乍一看,與北美本土的邊遠村鎮基本上沒什麼差別。

五里鎮原本叫五李鎮,這是因為大河省下面各市姓李的太多,為了區分,便有了李家鎮,大李鎮,小李鎮,老李鎮,二李鎮,三李鎮,五李鎮,七李鎮等等稱謂。

類似的情況還有王家鎮,張家鎮,陳家鎮等等,什麼大王鎮,小張鎮遍地都是,這也是當初各地華人武裝民團極力堅持的名字,蘊含了深深的宗族觀念。

而這些二李鎮,三李鎮,五李鎮時間一長,口口相傳,慢慢演變成了二里鎮,三里鎮,五里鎮,聽起來更加直觀清晰。

皇帝李察一行從李家祠堂出來,身邊圍了一大圈李氏宗族的族老,但他們都無法接近陛下,被十幾名皇家親衛軍官隔開了。

只有60餘歲的李鎮長能夠跟在陛下身側,彎著腰一副恭敬的神態,隨時聽候聖上垂詢。

“除了“十稅三”的農業稅,政府方面還有沒有其他的稅收或者費用攤派呀?”

“小老兒回陛下的話,從田裡的收成到售賣,基本上就是農業稅一項,分為牧場和農田兩種計稅標準,已經30多年沒變了。”

“覺得怎麼樣,負擔重嗎?”

“感謝帝國的好政策,有田地的只要不怕吃辛苦,每年下來的收成能吃得飽穿得暖,還能有所結餘。家裡面七八個孩子也好,十幾個孩子也好,基本沒有捱餓的情況。”

“唔,帝國的政策是要實現全民富裕目標,城市工人家庭是這樣,農戶牧民同樣如此。嗯……農田搶收的時候,鎮上一般有什麼舉措啊?”

“回陛下的話,咱們五里鎮半牧半農,在每年稻田收割的時候。鎮上都會安排放牧的小夥子組成幫農隊,農戶們也出一點佣金,幫著搶收搶種。咱們這個方圓上百公里都是這樣,已經形成慣例了。”

“這很好,幫農隊也沒有白乾的道理,適當的收取一些報酬,也算額外增添一份收入。鎮上治安呢?”

“早些年還有些亂,這20多年早已經平穩多了。平常都是一些家長裡短的瑣事,在鎮上就解決了,用不著鬧去打官司,傳出去丟死人了。”

“嗯,作為老一輩從舊大陸過來的人,你們平常要多給年輕人講講那些苦難歲月,要珍惜現在的好日子。要多宣揚禮義廉恥的倫理道德,形成良好的民風鄉俗,要起到帶頭和監督作用。”皇帝李察邊走邊說,身後自然有記錄起居注的官員奮筆疾書,將陛下的聖諭記錄下來。

這些話不是僅僅對五里鎮一個老鎮長說的,而是具有普遍的實踐意義,將會經過系統整理後轉交內閣,形成完整農村政策下發到全帝國執行。

這些年來

皇帝陛下已經較少參與實際政策制定,他此行的聖諭彙編後,將會成為大唐帝國指導性政策,包括工商和農業領域。

一行人走走停停,鎮上有大量的民眾沿街圍觀,臉上露出狂熱崇拜的神情,在皇帝陛下出現以後紛紛跪拜在地,黑鴉鴉的一大片。

皇帝李察看到人群中有一位五十多歲的老者,身邊站著一個金髮碧眼的中年女人,便感興趣的走了過去。

這名老者看到皇帝陛下走過來,激動得滿臉通紅,連連磕頭。

“你叫什麼名字?來自何處啊?”皇帝李察並沒有讓這個老者免禮平身,而是和顏悅色的問道。

“回皇上大老爺的話,草名李六郎,鎮上人都喚我李老六,草民原籍湘湖人士。”

“湘湖人士,在這裡同鄉可不多啊。”

“皇上大老爺慧眼如炬,草民是年幼時逃難至沿海地區,有幸坐上難民船萬里迢迢來到巴拿馬,從此過上了好日子。”

“哦,可會認字?”皇帝李察從對方能說出“慧眼如炬”這個成語,回答條理清晰,敏銳的察覺到不同。

“回皇上大老爺的話,草民在巴拿馬進入脫盲班學習過半年,此後從軍五載,是駐紮在榮耀城的上等兵退役。”

“原來還是一名老兵,那就到你住的地方去看看,可還方便?”皇帝李察忽然被勾起了興趣,順口問道。

李老六被從天而降的幸福砸中,渾身激動的顫抖不已,伏地答道;“皇上大老爺,這是我老李家幾十輩子都修不來的福分,只是草民的蝸居還在鎮外,離這裡十幾裡地……”

“無妨,那就在前面領路吧。”皇帝李察大手一揮,直接決定了。

在城市鄉間訪貧問苦,深入到當地居民的家中也是要分人的。

大部分民眾在皇上天威面前,戰戰兢兢的連半句話都說不出來,只剩下渾身篩糠一樣的激動了,甚至語無倫次。

這樣的人,能問出什麼來?

這個李老六到底是見過些許世面,認識字,當過兵,看看他身邊的白人老婆就知道,當兵時肯定也殺過人。

一大隊人浩浩蕩蕩的乘坐車馬前行,不一會兒,就抵達了五里鎮外十幾裡的某個百十人的村子。

這個村子是典型的農業村,周邊都是大片大片的水稻田,如今正是青苗開始發黃掛穗的季節。

南美洲每年的12月份是最熱的季節,6月份最寒冷,正好與北美洲相反。

這個村子是標準的華夏農村風格,房屋大多由較為廉價的圓木建成,屋簷兩端有高高的挑起,全都是平房。

李老六的家就在村頭第2家,門口有個佔地近半畝的大院子,建有大型的牛欄,養了7頭健牛和幾頭小牛崽。

進門後是標準的農家院,迎面四間正屋,兩側是長長的一排廂房,加起來10多個房間,還有一排沒有封閉的倒座房。

倒座房裡養了十幾頭豬,一百多隻雞,還有一些存放農具的邊廄,大體就是這個樣。

皇帝李察略微觀察一下,便大步走進了正房,正房中間高懸著他的戎裝聖像,下面長條案上擺著香燭銅爐,銅爐裡還有大半的爐灰。

看得出來,這一家人日日虔誠祭拜。

皇帝李察徑直坐在正堂的椅子上,他這一坐,這把椅子立馬就會變得價值不凡,飛漲千百倍也不足為奇。

李老六的一大家子人都前來拜見,這傢伙竟然有一妻一妾,正妻是在軍隊服役的時候搶來的白種女人,年輕一些的妾室是定居在五里鎮後,買來的印第安女人。

這一妻一妾為他生了七男九女,共計16個孩子,成親的遠嫁的有11個,所以家裡的人口不減反增,如今孫子孫女都有十多個。

前來拜見的兒女中,明顯有幾個年輕婦女還大著肚子,看來明年要給李老六再添幾個孫子孫女,妥妥的人丁興旺啊!

根據瞭解

村子裡類似李老六這樣的農戶還有不少,起碼佔了四分之一。

大部分的農戶人家只有一個老婆,人口少的三四個孩子,多的七八個孩子,十來個孩子。

還有幾個大戶,妻妾加一起三個四個的都有,在華人多子多福的觀念下,人丁更為興旺。

皇帝李察的興致不錯,又招來幾個同村的家長問話,足足聊了小半天的時間,基本明瞭當地農村情況。

從瞭解的情況來看

村民的日子過得還不錯,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為主,周邊還有些地區種植甜菜榨糖,小鎮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的狀態。

田間耕作主要使用耕牛,極少有使用農業機械,主要是該地區進口油料價格較貴,農機普及率低。

在這個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有耕牛,少的三四頭,多的二三十頭都有,也有大戶養殖奶牛,以低廉的價格供給本村村民。

出了村子,就沒有銷售市場了。

別的村子也有奶牛養殖戶,在牧區那邊更多,牛奶這玩意兒既不好儲存又不好銷售。

李老六一家耕作了182英畝土地,屬於自家的有55英畝,其中32英畝“十稅一”的功勳田,23英畝花錢購買來的田,按“十稅三”繳納農業稅。

其他的田都是別人的土地,由李老六一家開荒而來,除了繳納“10稅3”的農業稅以外,還要多給一成半的田租。

這部分土地總的稅負達到4成半,以種植大豆和小麥為主,精耕細作的都是自家的稻田,這樣收成能更多一些。

在這個小村莊周邊,未開墾的荒野土地多的是,都是按照牧區的標準收稅,比優質農田要少了一個數量級。

鎮上也好,大戶土地人家也好,全都非常歡迎新開墾荒地,開墾出來的荒地耕種合同,一簽就是二三十年,最高的能達到49年。

這樣的合同受到帝國法律保護,土地所有人撕毀合同,將要承受相當高的違約罰金。

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保障開荒農戶的積極性。

五里鎮是半農半牧的村鎮,農田比例一成半都不到,大部分都是牧區,能夠承載的人口更少,牧業稅收也低得多。

所以,各項政策都鼓勵有能力的農戶去開荒田地,鎮上會以優惠價格提供種子,還能夠憑藉開荒證明買到化肥。

僅耕作了一成多的土地,整個五里鎮就有超過一多半人是農戶。

他們生產的糧食可以透過鎮上的碼頭,便捷的賣到巴西甚至歐洲,歷年以來價格都較為穩定。

正是有著這樣的條件,李老六一家才能養活幾十口人,在這裡扎穩了腳跟,開枝散葉。(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庶民本紀

雙子星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