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旭東原本以為這只是一場普通的表彰大會,

程治國官已經升了,搞了個發明,再獎勵點錢也是應該的。

當然,程治國不缺錢,所以大會的意義對他而言,就是出風頭。

賈旭東要看的就是程治國出風頭,

並不是他吃飽了撐著,

他只是想看著程治國如何在眾人面前張狂、得意,如何人前顯聖、風光無兩,

程治國爬的越高,當以後某天被他拉下來,狠狠摔在地面上時,就會有多悽慘、有多絕望。

帶給他的快樂就有多美妙!

他不怕程治國爬到他夠不著的地方,

因為他現在也有了通天梯。

然而他怎麼也沒想到,事情竟然會演變成這樣,

不是軋鋼廠內部的獎勵會議嗎,怎麼來這麼多的外人,而且一個比一個來頭大,

連客座教授、學生課本都整出來了!

這不是在將程治國往上拱,而是不斷地加厚程治國的地基,讓他站得更穩,得以爬的更高。

賈旭東終於明白,

為什麼過年那段時間,會有這麼多部門的人去程治國家了,

合著他的秘密,遠比他們知道的還要多得多。

這就是程治國的底牌?

還是說他有著更多其他不為人知的底牌?

賈旭東面無表情的臉,變得陰沉起來,

眼前的一幕讓他明白,縱然他有了通天梯,但根基不穩的始終只有一個,

像之前一樣,

他機會只有那麼一兩次,

如果一兩次之內搞不定程治國,那迎接他的,將是毀滅性的報復。

而他,未必能扛的過去,

李德江就是明證。

但一擊必殺的機會,哪有那麼多!

賈旭東緩緩吐了口氣,心中的怒火再次醞釀發酵。

為什麼?

為什麼當初一個懦弱,看上去沒有任何奇特之處,從沒有被人瞧得起過的傢伙,會突然擁有這麼多驚世駭俗的成就?

彷彿根本不是他們這個世界的人。

但憑什麼啊,

這傢伙明明連他都不如!

臺上,

孫主任笑著說道:“鑑於治國同志為我國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特聘請程治國同志為物理教材編辦辦公室顧問人員,另發放獎金一千元。”

“譁——”

下面一陣譁然,

什麼客座教授,什麼顧問人員,對苦苦掙扎在生存線上、每天為了三餐忙碌的工人來說,雖然聽上去很牛逼,

但聽不懂,沒有具體的概念,

不過一千塊錢,對他們的衝擊力可不小。

抵得上大部分人兩三年的工資了,

這要是拿到手裡,那還不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幹什麼幹什麼?

再想想程治國根本不缺錢,大家心裡更是難受,

還真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啊。

“如果哪天同志們突然發現治國同志不在廠裡,那也不要驚奇。”

孫主任開玩笑道,“因為那時候他要麼是在大學裡給大學生講座,要麼可能是辦公室裡給初、高中的學生們編寫教材。”

說完之後,他自己先哈哈笑了笑,然後便招呼女同志下臺了。

下面卻沒人笑,

任誰看著跟自己一樣被稱為工人的人,突然連那些被他們視為天之驕子的學生,也得學他的書、聽他的課,一時間也沒辦法接受現實。

這年頭的大學生,可是與科舉時候的中舉有的一比,

人家一畢業就是幹部待遇,拿四五十塊錢的工資,頂的上他們一輩子的努力。

“王部長,久等了。”

教育局那邊的人剛走下去,王福生就上來了。

聽到楊廠長的話,王福生擺了擺手,

他可是想最後一個上來的,但又不能搶了軋鋼廠的風頭,這才當做壓軸的。

但老楊不知道的是,他這個壓軸的可帶了一份大禮,

保證能掀翻全場。

“這位是農業局的王福生王副部長。”

楊廠長再次向大家介紹。

眾人臉上露出震驚之色,

副部長?

尊嘟假嘟?

這種級別的人都來頒獎了?

而且,農業局又來湊什麼熱鬧。

“大家好,我是王福生。”

王福生面向眾人打了個招呼,笑眯眯的道,“很多人好奇,我這個搞農業的來這裡幹什麼?”

“在說這件事之前,我想問問大家,大家最關心的是什麼?”

臺下靜了幾秒,還是有人搭腔道:“工資?”

“工資,不錯的答案。”

王福生接著問,“那拿到工資之後幹什麼呢?”

“吃飯、買東西……”

“吃飯!說的好啊!”王福生連忙接過話茬。

眾人有些無語,這哪裡說得好了,

在場任何人的答案,都會包括這吧?

“農業、工業,是拉著我國前進的兩輛馬車。

農業發展好了,大家就不會餓肚子,

工業發展好了,能讓我們強大起來,不至於讓外人欺負。

但工業的發展,是建立在農業的基礎上。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大家天天沒糧食吃,餓著肚子,那還有力氣幹活嗎?

還有力氣發展工業嗎?”

“答案是必然的!”

下面的人一臉迷糊,

所以這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跟你跑到臺上有什麼關係?

“治國同志對工業方面的貢獻,就不必多提了,

無縫鋼管技術、直線導軌技術、半自動化軋鋼機技術,

而且治國同志還年輕,以後還會發明更多的、對人民更有益的技術。”

“說實話,軋鋼廠是座小廟,如果治國同志願意,肯定會有更大的舞臺等著他。”

楊廠長翻了個白眼,

“但不管在哪裡,只要做得是為國為民的事情,那就是無上光榮的!”

王福生舉起胳膊,振奮的道:“年前,程治國同志贈與了我們農業局一套新型的耕種技術,

這種技術,能讓糧食種植產量,畝產達到一千斤!”

“這種農耕技術,已經得到了證實,是確實可行的。夏季的玉米耕種已經大面積實施,如果沒有任何問題,冬季小麥的種植,就會進行全國性推廣。”

“不出三年,全國上下都會用上這種新型技術。”

“同志們,一千斤什麼概念?”

“比傳統的農耕方式,整整提升了三倍!”

“原本三畝地能養活的人,如今只需要一畝地!”

“原本需要三塊錢能買到的糧食,如今只需要一塊錢!”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沒病,我要拯救世界

底層作家

山河志

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