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塵帶領著自已新挑選的部下開始執行巡邏任務。對於他來說這本是一次簡單的例行公事然而事情的發展卻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冬日的寒風凜冽刺骨但趙小塵和他的部下們都顯得精神抖擻。他們穿過一片又一片營地不時與巡邏的同伴打招呼。

就在他們巡邏至一處較為偏僻的營地時前方突然出現了一陣 * 動。一群人圍在一起似乎在爭論著什麼。

趙小塵皺了皺眉示意部下們保持警惕然後緩步走了過去。隨著他們靠近圍觀的人群也逐漸散開了一條道路。

而當趙小塵看清被人群圍在 ** 的那個人時頓時愣住了。那人一身華服氣度不凡顯然不是普通人。更令人驚訝的是趙小塵竟然認識他!

那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朝的一位重要官員!雖然趙小塵在軍中地位不低但平時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這種級別的大人物。

這位官員似乎也注意到了趙小塵的到來他抬頭看了過來然後露出了一個和善的笑容。“這不是趙五百主嗎?怎麼在這裡遇見了?”

一名士兵滿懷喜悅,向趙小塵詢問道:“塵哥,你已晉升為五百主,王將軍有提及讓你統領哪些人嗎?”

趙小塵心中暗贊這名士兵懂事,恰到好處地提出了他正想談及的話題。

他面露微笑,回應道:“王將軍已授權我自主挑選麾下士兵。”

此言一出,在場士兵們的雙眼無不閃爍出光芒。

自主挑選,豈非意味著只要得到趙小塵的認可,他們便有機會跟隨他左右?

一名機靈計程車兵當即便建議道:“塵哥,那不如你就帶上我們吧。大家相互熟悉,默契十足,總好過重新組建一支隊伍吧?”

他們這群人都是王賁從不同部隊中挑選出來的精銳之士,此前並無明確的效忠物件。

然而,與趙小塵相處的這些日子裡,他們已深深被趙小塵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內心都渴望能夠成為他的部下。

趙小塵環視一週,見眾人目光堅定而充滿期待,一股豪情自胸中湧起。

他大聲宣佈:“好!只要你們願意跟隨我,我定會向王賁將軍彙報,將你們悉數編入我的麾下!”

“不過醜話說在前頭,入了我的隊伍就得嚴守軍紀、服從命令。這一點希望大家能理解並接受。”

對於趙小塵而言,部下的忠誠和執行力至關重要。

人情雖重,但戰場上若部下不聽指揮、肆意妄為,那便是對整個團隊的致命威脅。

這一點趙小塵心知肚明所以必須事先說明。

士兵們聽罷趙小塵的話無不振奮歡呼起來。

小五更是拍著胸脯信誓旦旦地表示:“塵哥你放心!我們都不是不曉事的人,大是大非面前絕對分得清輕重緩急。”

“只要進了你的隊伍我們就唯你馬首是瞻!誰要是敢搗亂我小五絕不放過他!”

其餘士兵也紛紛附和表示會嚴格遵守紀律、聽從指揮。

見眾人態度如此誠懇趙小塵心中大為寬慰。

他豪爽地一揮手命令道:“好!那就這麼定了!拿酒來!今晚大家不醉不歸!”

隨著趙小塵一聲令下早已準備好的酒水被紛紛搬了出來。

士兵們看到那一罈罈美酒眼睛都為之一亮。

不一會兒現場便觥籌交錯熱鬧非凡。

那一夜他們暢飲至深夜才在醉意朦朧中沉沉睡去。

幾日後趙小塵率領著精心挑選的部下出現在一座簡陋的市集附近。

今日輪到他們執行日常的巡邏任務。

小五是個訊息靈通的人士早已打探清楚了市集的情況。

他見趙小塵注視著市集便主動上前介紹道:“這座市集以前可是秦韓邊境上最繁華的地方,但後來兩國陳兵於此導致許多商人都離開了。”

“不過還是有一些膽大的商人留在這裡繼續做生意,畢竟風險越高利潤也可能越可觀嘛。”

聽完小五的介紹趙小塵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秦軍的圍困下,韓國邊境如同一座孤島,然而,商人們為了利益,依然冒險穿越重重防線來到這裡進行交易。

然而,在這個危機四伏的地方,滯留的並非只有追逐利益的商人。

還有那些隱藏在暗處的韓軍斥候,他們如同鬼魅般存在,時刻關注著秦軍的動向。

這裡龍蛇混雜,各種訊息在此匯聚,是刺探情報的絕佳之地。

商人們常年奔波於各地,他們不僅訊息靈通,而且口風也相對較松。

對於秦軍來說,如果將來要攻打韓軍,這個邊境地區必定是首要的佔領目標。因此,現在派人前來偵查並無不妥。

趙小塵目光沉凝,他深吸一口氣,對眾人說道:“大部隊留在原地保持警惕,我和小五去前面探探路,看看韓軍有沒有什麼異常動靜。”

聽到趙小塵的命令,眾人齊聲應是,無人敢有異議。

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和戒備,趙小塵決定和小五喬裝打扮一番再進入市邑。

這樣可以更好地融入人群之中,觀察市邑內的情況。小五對趙小塵的計劃表示贊同。

於是,兩人迅速脫下軍裝,換上普通的衣裳,經過一番簡單的喬裝打扮後,他們看起來就像兩個普通的行商客人,完全看不出原來的軍人身份。

趙小塵滿意地點點頭,帶著小五向市邑的方向走去。

與此同時,在市邑的另一頭,一個身著華麗衣裳、騎著高頭大馬的人緩緩而來。

此人正是韓非。他原本在各國之間遊學,但聽聞秦韓關係緊張後,便立刻啟程回國,希望能為自已的國家盡一份力。

幸運的是,秦國並未立即對韓國發動攻擊,而是陳兵邊境,似乎在警告韓國不要插手趙國的事務。

這為韓非爭取到了一些時間,讓他能夠順利返回韓國。

當韓非行至市邑附近時,發現自已的酒水已經所剩無幾。對於喜好飲酒的他來說,這簡直是無法忍受的事情。

於是,他決定進入市邑尋找酒鋪補充酒水。

一踏入市邑,韓非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儘管受到戰爭氛圍的影響,市邑已經不復往日的繁華,但依然可以看出其曾經的輝煌。

各色的招牌、琳琅滿目的商品、五花八門的店鋪……這裡應有盡有,絲毫不遜色於韓國的國都。

然而,如今卻是門可羅雀、人影寥寥。許多店鋪已經關門大吉,路上也鮮有行人。

顯然,人們都因為害怕戰爭而紛紛離開了這個曾經繁華的市邑。

韓非不禁搖頭嘆息:“戰爭對百姓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酒鋪老闆一邊為韓非打著酒水,一邊附和道:“是啊,之前這裡可熱鬧了,每天都是人山人海的。”

“昔日之時,人們皆可輕易獲得些許錢財,然而現今,兩國戰事一觸即發,居民紛紛逃離。”老闆感嘆道,臉上滿是愁容。

“我們尚算好命,真正悽慘的是那些乞丐。”有人接著說,“過去市井繁華,他們還能討到些殘羹冷炙,現在人們自顧不暇,又有誰會去施捨他們呢?”

“說來也怪,那些乞丐真是固執。都到了這步田地,他們卻還不肯離去。唉,已經有不少人餓死了。”老闆搖了搖頭,無奈之情溢於言表。

他自已的生活也充滿艱辛,但目睹活生生的人在自已面前餓死,內心依舊感到痛苦。然而,作為一介平民,他對於眼下的局面也無能為力。

此時,韓非正好經過,聽到了老闆等人的對話。他的眉頭緊皺,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擔憂。

人只有移動才有活路,樹木挪動卻會死亡。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裡,人們必須學會變通。現在整個市井空無一人,這些乞丐卻還死守在這裡,這不就像是守株待兔一樣嗎?

韓非覺得自已不能對這種情況坐視不理。他決心去勸說那些乞丐,讓他們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或許換個地方,他們還能有一線生機。畢竟,隨著冬季的臨近,留在這裡只有死路一條。

他走上前,詢問老闆:“那些乞丐通常聚集在什麼地方?”

老闆見韓非有意相助,便欣然為他指路,告訴他那些乞丐平日裡的聚集之所——一個酒樓附近,現如今,他們只能依靠酒樓的剩飯殘羹勉強維持生計。

言罷,韓非的酒水已經準備妥當。他將盛滿酒的葫蘆系在腰間,隨即朝著那些乞丐所在的地方走去。

與此同時,趙小塵和小五也從另一個方向進入了市井。他們剛一踏入這裡,就注意到前方人群聚集,似乎有什麼不尋常的事情發生。

這對於一個日漸蕭條、人煙稀少的市井來說,實在是一件罕見的事情。兩人對視一眼,心中生疑,於是決定靠近人群檢視究竟。

他們隨著人流來到了酒樓附近,只見一個衣著華貴的人正高聲勸說著那些乞丐離開。看那人的裝束和氣度,顯然不是酒樓裡的人。

他言辭懇切地說:“各位現在應該都看到了,市井已經大不如前。沒有客人,大家都賺不到錢,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施捨多餘的食物給你們。”

“你們繼續留在這裡死守就像守株待兔一樣愚蠢只會讓自已陷入絕境不如早些離開換個地方謀求生存之道。”

“世界在不斷變化事物也在不斷演變人必須懂得變通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立足否則還沒等秦軍打進來你們就已經活活餓死了。”

...

趙小塵聽到這裡心中一動他敏銳地捕捉到了那個華貴人口中的一個詞彙——守株待兔,這個詞不是出自《韓非子·五蠹》的寓言故事嗎?

這個詞對於普通人來說應該是相當陌生的,但是這個人卻能夠如此自然地運用這個詞來表達自已的觀點,這不禁讓趙小塵對他的身份產生了好奇。

同時,那個華貴人口中說出的“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這句話也深深地觸動了趙小塵的心絃。這是韓非在《五蠹》之中的一句名言,意為世界在變化,事物在發展,人們的思想和行動也要隨之而變。這個華貴人能夠如此嫻熟地引用這句話,說明他對於韓非的思想有著深入的瞭解和認識。

此人,莫非與韓非子有所瓜葛?

再或者,更大膽的揣測,此人莫非就是韓非子本尊?

思及此處,趙小塵望向華服公子的眼神中透出了異樣的光彩。

趙小塵的這個猜想並非無的放矢,而是有著確鑿的依據。

首先,這位發言者無論是從氣場還是措辭來看,都絕非等閒之輩。

其舉止間流露出的貴族氣息,以及那滿腹經綸的談吐,都昭示著他出身不凡,飽讀詩書。

然而,一般的王公貴族此刻都應該身在韓國的都城之中,而非在這偏遠的國境之地,對著一群乞丐勸誡。

因此,此人極有可能是恰好在外,正欲返回韓國時途經此地。

其次,此人對於《五蠹》之中的寓言和觀點如數家珍,信手拈來。

這些都是韓非子著作中的獨特用語。

儘管韓非子名聲在外,但其門生卻並未遍佈天下。

最後,趙小塵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直覺,告訴他眼前之人正是韓非子。

人群圍成的圈中,幾名乞丐有氣無力地瞥了韓非一眼。

他們這些日子食不果腹,為了一口吃的四處奔波。

原本並不想搭理上前搭話的韓非,但他們從韓非的話語中捕捉到了不離開此地便會喪命的意味,這才勉強聽韓非說下去。

待韓非住口,一名老乞丐抬頭打量著韓非,疑惑地問道:“你說我們是守在此地等待兔子撞樹,這是何意?”

這群乞丐目不識丁,自然無法理解韓非所說的這四個字的寓意。

韓非聞言,便開始講述起守株待兔的故事。

“昔時,宋國有一農夫,在田間勞作休息之時,恰逢一兔撞樹而死,他便將那兔子撿回家中飽餐一頓。”

“自此以後,那農夫便不再耕田,整日守在那樹旁,等待兔子撞樹。”

“然而,他等到田地荒蕪,卻再未等到一隻兔子撞死在那樹下。”

韓非的故事言簡意賅,卻寓意深遠,即便是從未讀過書的人也能聽懂其中的道理。

圍觀的人群聽完韓非的講述後恍然大悟。

這些乞丐的行為可不就是守株待兔嗎?他們因為以前能在這裡討到飯吃,就以為可以一直這樣下去,所以固執地守在這裡不肯離開。

然而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

討飯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容易了,他們早就應該換個地方了。可是他們還是死守在這裡不願意改變。

這樣下去的話他們就會像故事裡的那個宋國人一樣什麼也得不到。

那老乞丐也終於明白過來嘆息道:“看來此地確實不宜久留。”

他們一直心存僥倖不願意面對現實固執地守在這裡。

現在看來繼續留在這裡只有死路一條倒不如出去尋找新的出路。

其他幾名乞丐也是聽勸之人他們在向韓非表達了感謝之後便跟著那老乞丐離開了這個地方。

韓非眼見自已的行為已在他人心中種下了變革的種子,內心充滿了滿足。

此刻,他的酒囊已經重新裝滿,此地已無牽掛。

於是,韓非翻身上馬,準備揚鞭離去。

圍觀的群眾在看完這場精彩的戲碼後,也如鳥散雲收,漸漸退去。

趙小塵輕輕拍了拍尚未回過神的小五,低聲吩咐:“跟上那個人。”

小五聞言,露出不解之色:“跟上他?為何要這麼做?”

在小五的眼裡,這個人似乎並無特別之處。

看上去就像是個悠閒的富家子弟,既不像身經百戰的軍人,也不像是韓軍的探子。

趙小塵的聲音帶著一種沉穩的堅定:“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此人是條值得釣的大魚。”

小五一聽到“大魚”二字,雙眼立刻放光,充滿了幹勁:“有多大的魚?能比上次那個韓闊還大嗎?”

趙小塵沒想到在小五的心中,韓闊已經成了衡量事物大小的標準。

他笑著回答道:“這個人,比韓闊還要重要得多。”

小五聞言,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聲音也不由自主地提高了:“什麼?比韓闊還要重要?!”

上次韓闊的身份已經讓小五大感震驚。

那可是他出生以來,第一次見到真正的貴族。

而現在這個人,竟然比韓闊還要重要?

小五有限的想象力已經難以描繪這個人的身份有多麼高貴了。

他只能用功勞來衡量。

一個韓闊就相當於五百主的功勞,那這個人豈不是要比五百主還要高出許多!

一想到一個比五百主功勞還大的人在這裡閒逛,小五的心跳就加速不止,感覺自已全身的血液都在沸騰。

果然,跟著塵哥總是有機會立大功!

這麼快就有了再次立功的機會!

哪怕主要的功勞是塵哥的,他能在旁邊蹭一點,那也足夠他心滿意足了。

不過,他真的很佩服塵哥,到底是怎麼認出來這些大人物的?

他自已可是一點都沒看出來。

小五突然高聲說話,已經引起了幾人的注意。

趙小塵臉色一沉,低聲警告:“小聲點,別往那邊看,小心打草驚蛇。”

小五現在對趙小塵已經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無論趙小塵說什麼都會立刻照做。

他移開了視線,努力壓低自已興奮的聲音:“塵哥,你在這裡等我,我馬上回去叫人,把他抓起來!”

趙小塵連忙按住小五的肩膀,道:“他騎著馬,等你回去叫人來就已經來不及了。就我們兩個上,直接把他拿下。”

機會稍縱即逝,錯過了這次機會,再想遇到這麼大的魚可就難了。

趙小塵是個果斷的人,知道關鍵時刻不能猶豫,於是立刻做出了決策。

小五從趙小塵的態度中已經察覺到了這次行動的重要性。

既然連趙小塵都如此看重這次機會,他當然不會有任何異議。

他立刻聽從趙小塵的安排,跟上了韓非。

於是,趙小塵和小五兩人遠遠地跟在韓非的身後,一同離開了市邑。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武:黛玉

月枝頭有八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