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大宅中,賈守道不停逗弄著賈儒義。

一歲的小人兒正是好玩的時候。見不到孫女賈傳清的賈守道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孫子的身上。

玩累了的賈儒義突然對爺爺的鬍子產生出濃厚的興趣,伸出小手緊抓不放。

“寶啊,快放手。”

賈守道疼得直皺眉,哀求小寶貝放過自己。

“不……爺爺玩。”

小儒義很喜歡看爺爺的窘相,笑得十分得意。

“小兔崽子!”

恰在此時,剛從門外進來的周林大喝一聲。

“別嚇著孩子。”

跟在他身後的和卓與賈守道同時朝他投來不滿的眼神。

“接著抓,千萬別鬆開。”

無奈之下,周林只能放棄原則。

不過,父親似乎比爺爺更好玩。周儒義果斷放開爺爺,跌跌撞撞的撲向父親。

“別過來,爹的鬍子沒有爺爺的長!”

發現危險,周林直接將和卓擋在面前。

“儒義,兄長帶你去玩。”

關鍵時刻,小大人般的周儒思挺身而出,總算保住父親的鬍子。

見兄長前來,周儒思乖巧地爬到他的身上,咿咿呀呀地閒聊起來。

安頓好和卓母子,一對翁婿進入書房。

賈守道率先開口道:“打敗蒙古,你恐怕得有個明斷,是進是退只在一念之間。”

沒有紀綱和安南的事情,周林不會如此著急地攻打蒙古。可這麼做的後果就是根基不穩,很容易被陛下拿捏。

而賈守道口中的那個“進”正是從能臣到權臣的關鍵一步。

周林苦笑一下道:“無論進退,我都不想讓家人受到牽連。”

“可惜你選不了。”

賈守道揉著碩大的鼻頭顯得若有所思。

沉吟一下,周林堅定地說道:“那就只能繼續樹立假想敵。等打完蒙古,還有朝鮮和倭國。”

“陛下要是調你去平定安南呢?”

隨著張玉和朱能病故,安南只剩張輔和沐晟苦苦支撐,逐漸有點力不從心。

周林知道,只要他們離開。安南士紳就會趁機生亂,擁立陳朝舊官簡定為帝,改元興慶,定國號為大越。

隨後,沐晟會兵敗厥江。兵部尚書劉俊、都督呂毅也會在此戰中殉國。

屆時,以朱棣的性格肯定不會嚥下這口惡氣,一定會起用張輔或周林前往安南重新平叛。

想了一下,周林眯起眼睛道:“我倒不怕,不知陛下敢不敢。”

再讓周林立下大功,朱棣恐怕會睡不好覺。

賈守道微一皺眉道:“你留在北方不一樣會功高蓋主嗎?”

“不一樣。”周林輕輕搖頭,“您可以參考一下先帝清除功臣的順序。他似乎對於在南北方同時立過大攻的大臣更為忌憚。因為他可以容忍一地支援某位大臣,卻不能容忍南北兩地同時擁戴一個人。”

思考一下,賈守道覺得周林說得有點道理。

隨後,周林故作輕鬆的笑了一下道:“實在不成,陛下還可以將平定北方定為一個宏大的目標,就算我重新踏上成吉思汗的西征之路也只能算一件功勞。”

“那當然是再好不過。”

賈守道很清楚,如果朱棣不得不採用如此自欺欺人的說法,周林就已經成為實際上的權臣。

用手指敲擊一下桌面,周林壓低聲音道:“具體的事情還得請幾位長輩多費些心。等我離開北平,一切由您做主,繼續擴大咱們在北平的影響力。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除此之外,鄧叔要握緊手中的準軍事力量,林叔要搞好民生建設和輿論宣傳。至於趙王,您可以用奪嫡的事情不斷刺激,儘量讓他為我所用。”

停頓一下,周林露出決然之色道:“如果發現朝廷有動手的跡象,所有人在鄧叔的保護下撤往遼東。之後……”

剩下的話不能再說。賈守道已經心領神會。

“你自己也要多加小心,別管什麼十二道金牌。”

聽到岳父的話,周林冷笑一聲道:“放心,我不是岳飛,沒有那麼愚忠愚孝。我效忠的是華夏,而非某人。如果太子變得執迷不悟,大明就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候。”

“改革好啊。”

賈守道突然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

“取消帝制也好?”

周林露出戲謔的表情。

“沒有皇帝,天下豈不要大亂?”

賈守道根本不敢想象沒有皇帝的日子,詫異地看著女婿。

不想給岳父科普什麼共和制,周林只是笑了一下……

……

早春二月,胡馬疲瘦。

周林和張武終於接到陛下的旨意。

“今四方無事,獨殘虜梗化,抄掠邊境,拘殺使臣,歷久不悛,殆天稔其惡而斃之……今加封淇國公周林為徵虜大將軍,成陽侯張武、興昌伯鄧初一為左右副將,率九邊之師討之。欽哉。”

聖旨在手,周林迅速制定作戰方案。

為了保證後勤供應,他要求宣府以北動用武剛車三萬輛,運糧二十萬石,隨大軍而行供給。

同時,在行軍路線上,每十日行程築城一座,城內貯糧作為後勤儲備。

宣府總兵何福、甘肅總兵宋晟和遼東總兵乃爾不花暫時留守關內,協助趙王防守九邊。

周林則親率張武、鄧初一以下十五萬大軍從宣府進攻韃靼。

為了避免馬哈木和本雅失裡在恐慌下與韃靼聯手抗明,周林派人通知瓦剌和北元,直言自己要征討韃靼。

三部廝殺已久,周林相信馬哈木和本雅失裡不會錯過這個借刀殺人的機會。

至於紀綱能不能看破此事,周林並不關心。只要本雅失裡不願出兵,紀綱也只能暗氣暗憋。誰讓他在表面上奉本雅失裡為主呢?

一切準備停當,周林在北平城舉行誓師儀式,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踏上漫漫征途。

事後,郭資寫文記錄道:“永樂三年二月初十,淇國公率兵征討北虜。是日,師出北京,大將軍出德勝門,二位副將出安定門。兵甲之雄,車馬之盛,旌旗之眾,耀於川陸。風清日和,埃塵不興,鐃鼓之聲,訇震山谷……”

離開北平二十餘里,周林身邊的馬車裡露出一張漂亮的笑臉。

“公爺,妾身來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爭霸錄

連城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