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尚書省。

尚書令馮翊正在辦公,忽有一名官員呈上一個信封,言稱洛陽刺史蕭之羽有奏摺呈上。馮翊接過信封,用小刀劃開火漆,取出裡面的奏摺。隨之滑出的,還有一封信。馮翊將之放在一旁,先看奏摺,只見奏摺上寫到:

臣洛陽刺史蕭之羽有事啟奏:

近日,洛陽商人孔慶衛投書刺史府,言稱北疆代州有奸商走私軍械。臣得報之後,深感事關重大,不敢怠慢。當即上奏陛下。望陛下派遣欽差大臣趕赴代州査察此事。吾皇萬歲。

落款是:臣洛陽刺史蕭之羽。

馮翊看完奏摺之後,又拿起一旁的信看了起來。發現是孔慶衛寫給蕭之羽的揭發信,很快便看完了。馮翊略微沉思之後,便將奏摺和書信重新裝入信封,並放入了懷中,然後直奔興元宮紫宸殿。

紫宸殿內,秦帝申顯正在後殿休息。內侍稟告尚書令馮翊求見,於是起身更衣,同時命內侍傳話,讓馮翊在前殿等候。不多時,申顯駕臨前殿,馮翊行禮之後,將蕭之羽的奏摺和孔慶衛的那封信交由內侍呈遞給申顯。申顯接過奏摺和信件,仔細看完之後,便詢問馮翊的意見。

“陛下,走私軍械,此為夷三族的重罪。此等資敵行徑,必使邊關不穩,貽害甚深,亦為國法所不容。一旦屬實,則應依照秦律,加以嚴懲。為今之計,應當即刻派遣得力臣子,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北疆,査察此事。”馮翊回道。

“看來你與蕭之羽的意見一致。”申顯說道。

“回陛下,蕭之羽所言甚為有理。”馮翊回道。

“這孔慶衛是何許人?”申顯問道。

“回陛下,此人乃是一介商人,因為家資豐厚,算得上洛陽首富。即便放在整個大秦,其財富也是首屈一指。”馮翊回道。

“此人竟能讓堂堂正三品的洛陽刺史代他上奏朝廷?”申顯問道。

“回陛下,孔家有朝廷特許的邊關貿易專營之權,如今有人在邊關走私貨物,等於是搶了孔家的生意。想來孔慶衛是因此才投書洛陽府,以走私軍械之故來吸引朝廷的注意,讓朝廷稽查走私,維護他孔家的生意。至於此事真假,尚需欽差調查。查清楚之前,朝廷自然會重視,畢竟事關北疆穩固。孔慶衛一介布衣,也斷然不敢戲弄朝廷。以臣之見,此事應當屬實。至於蕭之羽代他投書,倒也是冤枉。畢竟蕭之羽乃是正三品官員,陛下欽點的狀元,堂堂天子門生,又豈會甘願為了一個商人而效犬馬之勞呢?”馮翊分析道。

“愛卿所言,甚是有理。那麼,卿以為應當派何人前往北疆查察此事?”申顯問道。

“回陛下,臣舉薦中書令蔣思危。”馮翊回道。

“為何?”申顯問道。

“一來,蔣思危曾在大理寺任職,於查案之道甚為精通,查察此事應是不難;二來,代州雖為下州,刺史不過正五品,但其受太原府節制,而太原刺史正三品,與朝廷六部長官品級相同,中書令則是正一品,由其擔任欽差大臣,則不會擔心地方掣肘,更利於查清案情。三來,太原刺史吳忠曾是丞相韓邈的門客,而蔣思危素與韓邈不和,因此不必擔心其徇私。以上三點,是臣舉薦中書令蔣思危的緣故。”馮翊回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爭霸錄

連城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