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申寒所言,孔家與朝堂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作為洛陽首富,孔慶衛富可敵國。要想保住如此財富而不受朝廷猜忌,必須有朝中勢力作為後盾。孔家的後盾便是當今太子申遠,如此後盾,不可謂不硬。

孔慶衛本可直接派人前往長安,直接投書於太子殿下。但考慮到此事並非特別緊要之事,加之不想被人抓住把柄,指稱孔家勾連東宮。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之際,孔慶衛是不會聯絡太子的。於是,在寫完揭發信之後,他便火速派人前往洛陽刺史府,將之呈送洛陽刺史蕭之羽。

蕭之羽聞聽孔慶衛有書信呈送,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放下手中的公文,命人呈上書信。自信封中抽出信紙之後,蕭之羽認真地看起信來,只見信中言道:

洛陽刺史蕭大人鈞鑒:

草民孔慶衛拜首問安並有事呈告。

近聞北疆雲州之地,時有不法之徒與鮮卑走私,倒賣軍械,為害大秦。雖為走私,實為資敵之重罪。承蒙陛下垂愛,孔府得有邊關貿易專營之權。今有奸商裡通外國,以軍械資敵,草民不敢不據實上告。望刺史大人即刻派人馳送長安,以達天聽。草民再拜首。

落款則是:草民孔慶衛。

蕭之羽看完孔慶衛的信,大感震驚。如果真如孔慶衛所言,此事不可謂不重大。畢竟走私軍械,是夷三族的重罪。只是有一點他想不明白:朝中傳言,孔慶衛與太子殿下有關聯。那麼,他為何不直送東宮,而要呈送洛陽府呢?難道是怕人說閒話?許是如此。無論怎樣,事關重大。自己既然接到了上告,作為洛陽刺史,他就有責任立即上奏朝廷。至於是否屬實,自有有司調查核實。

於是,蕭之羽當即開始寫奏摺。寫完之後,連同孔慶衛的書信,一同放入信封之內,以火漆封好。隨後,蕭之羽喚來自己的衛隊長張懷義,命其派遣得力部下,攜帶奏摺連夜趕赴長安,呈送尚書省。張懷義領命而去。

此時的孔慶衛正在積善樓中等訊息。忽然,白虎走了進來,言稱刺史府方才派人過來通報:刺史蕭大人已然具折,連同孔慶衛那封書信,連夜送往長安尚書省。孔慶衛聽完,頓覺欣慰。讓白虎贈予前來通報的官差一百兩銀子。白虎領命而去。

孔慶衛坐在書桌後的椅子上,望著窗外,不覺陷入了沉思:孔雁冰讓自己舉報走私的目的是什麼呢?難道真是為了大秦的邊關穩固嗎?顯然不是。自己不過是一介商人罷了,邊關穩固又關自己什麼事呢?抑或是為了維護孔府的邊關貿易專營之權?區區幾個走私之徒,較之孔府遍佈天下的生意,又豈能值得一提?那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或者是為了什麼人呢?難道是那個她不惜為之違抗父命的張寒?恐怕也只有這個解釋了。自己與那張寒雖只有一面之緣,但觀其面相與氣度,絕不是什麼長安小吏家的公子。他的身份十分可疑。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爭霸錄

連城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