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元看著跪在地上的申玉,竟大笑了起來,一邊笑,一邊吟出了一首詩。其詩云:

將軍帳中謀已定,

忠臣何必有此行。

莫如長安自投井,

笑看太原十萬軍。

李昌元說完,當場拔劍自刎。好在申玉手下大將趙志超眼疾手快,一劍擊飛了李昌元手裡的劍。

申玉自知大錯已成,遂當場對李昌元說道:“本帥自知貽誤軍機,以致長安城破、陛下殉國。如此罪孽,本應領死。然叛軍猶在,百姓蒙難,社稷傾覆近在眼前。吾且戴罪領兵出征,兵敗則見皇帝於地下,事成則於大人身前領死。”

申玉說完,起身離開館驛。三日後,太原三十萬大軍傾巢而出,留下一座空城和一個忠臣。

十日後,楚軍進抵長安城外。楚軍統帥申玉下令不做絲毫休整,立即發起進攻。這也令叛軍猝不及防,慌亂之下倉促出城應戰。申玉親冒矢石,於長安城外大戰叛軍。兩軍混戰之中,申玉身先士卒,身中兩箭而不退。楚軍一時士氣大振,人人奮勇爭先,叛軍則士氣大喪。

申玉統率楚軍與叛軍大戰三日,斬殺叛軍二十萬人,楚軍僅傷亡三萬人。叛軍統帥此時早已膽喪,城中剩餘十萬叛軍軍心渙散,再無一戰之力,於是全部出城投降,長安由此克復。申玉攜此戰大勝之威,一路橫掃中原與江南叛軍,歷時五年,平定這場大亂。

因為楚國皇子已在長安之戰中全部殉國,申玉被部下擁戴為皇帝,定國號為大秦。那位留在太原的李昌元,則被申玉任命為監造官,負責楚祠監造事宜。楚祠建成第二天,李昌元身穿楚國官服,於太原館驛服毒自盡。

“這李昌元是誰?”孔雁冰問一邊的青龍。

“回少主,此人乃是楚祠監造官。”青龍回道。

“既是監造官,為何不署上官職?”孔雁冰一臉疑惑地問道。

“因為他是楚國舊臣。”申寒說道。

“噢?楚國舊臣緣何成了本朝的楚祠監造官?”孔雁冰一聽,有些驚訝。

“楚祠建於本朝太祖武平元年,也就是立國第一年。這個李昌元曾是楚國兵部侍郎,因故一直逗留太原,後來太祖就下旨任命其為監造官,負責監造楚祠。”申寒說道。

“我聽聞前楚滅國的長安之戰中,叛軍破城以後盡屠全城,城中上至皇室,下至官吏和百姓,無一倖免。這個李昌元怎麼會在太原?”孔雁冰問道。

“李昌元奉命去太原傳旨,因此躲過一劫。”申寒回道。

“他莫不是貪生怕死,才會遠走太原吧。”一邊的墨桑忽然說道。

“李大人一代忠臣,莫要汙了他的清白。”申寒回道。

“噢?那李大人在楚祠建成後,又去了哪裡?”孔雁冰問道。

“楚祠建成第二日,李大人身穿楚國官服,自盡於太原館驛。”申寒回道。

孔雁冰一聽,登時說不出話來。一邊的墨桑正準備詢問,聽完也頗為感觸。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平凡族長的我也想庇護家族

躍九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