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行轅。

自孔府返回之後,蔣思危獨自坐在欽差行轅後堂的書房裡。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下令不許任何人打擾。每次遇到棘手的問題時,他總是喜歡這樣一個人獨處靜思,往往會有不錯的結果。這其實是他當年擔任大理寺卿時養成的習慣。那時候的蔣思危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是大理寺有史以來工作能力最為突出、破案率最高的大理寺卿。其實他也並沒有什麼破案的訣竅,無非是用心觀察和思考罷了。

如今早已離開大理寺的蔣思危,再遇一樁疑案:調查一位已經失蹤兩年的皇子,也就是晉王申寒。蔣思危記得當年晉王失蹤之時,皇后曾下令讓御前侍衛統領李明負責調查。只是兩年過去了,不僅案件毫無進展,連李明也早已消失不見。至於他是遭遇不測、畏罪潛逃抑或是被皇后下令秘密處決了,蔣思危自然不得而知。眼下最要緊的是搞清楚,這洛陽城中,究竟有沒有人與此事關聯?或者留有此事的一些線索?

回想白天在孔府的所見所聞,只有一件事或許有些關聯:孔小姐於晉王失蹤的同年同月去了北疆。難道真有這麼巧的事?而且孔小姐一去不返,若非此次北疆走私案,可謂是音訊全無。

孔慶衛堂堂洛陽首富,真有可能為了生意,將自己的掌上明珠扔在北疆苦寒之地兩年之久而不聞不問?以孔慶衛的財富,恐怕也不會在意這區區北疆的生意。況且孔慶衛長居洛陽,其生意遍佈天下,若是其手下沒有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經商之才,何以支撐遍佈天下的生意而使其穩坐洛陽呢?

因此,孔小姐北疆之行的緣由,恐怕並非孔慶衛所說的那般。或許,背後另有隱情。至於究竟是何原因,蔣思危目前也不好判斷。畢竟僅以目前所知的資訊,他無法給出結論。總不能說,孔小姐挾持晉王殿下去了北疆吧。這聽起來多少有些匪夷所思。要想搞清楚孔小姐北疆之行的真相,恐怕只有與她見一面了。目下自己尚在東都,距北疆千里之遙,而且要在此逗留一段時日,也並不急於一時。

今日蔣思危去了孔府,明面上也算是約見了北疆走私案的首告之人,對於外間也算是有了交代。接下來的日子,他打算在蕭之羽的陪同下,在城中各處轉一轉,主要目的還是打探一下是否有晉王失蹤時留下的一些蛛絲馬跡。

至於首選何處,蔣思危心中已然有了打算,便是聞名天下的洛陽桃花庵。此等煙花之地,乃是上上之選:

一來自己進入此處,雖會被朝臣取笑,但足以藉此麻痺那些別有用心之人,使他們放鬆對自己的警惕:堂堂中書令、欽差大臣,奉旨查案的第一站,居然是去桃花庵這等煙花之地放縱,想來也不會有什麼作為。

二來桃花庵的客人魚龍混雜,自然也就訊息靈通,自己深入其間,扮成客人打探訊息,興許會有意外的收穫也未可知。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征服人生

突然就擺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