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

洛陽城北清化坊柳條巷,便是聞名天下的桃花庵所在。蔣思危與蕭之羽、沈有容一行十餘人,打扮成外地客商與隨從的模樣,緩步進入了桃花庵地界。

蔣思危儘管沒來過這地方,但對於其背景多少有些瞭解。知道此處乃是當年大秦太祖皇帝親自下詔設立,意在褒揚楚國末年揚州一戰中,捐資協助守城最終葬身於揚州大火的三千青樓女子。由於桃花庵是太祖皇帝下詔設立,使其在不覺間便有了皇家背景,不僅其位置緊挨著東都宮殿區,也受到洛陽地方官府的長期關照,從來沒有人敢在桃花庵鬧事。因為,凡在此處鬧事者,視同藐視皇權和挑釁朝廷。試問普天之下,幾人有這個膽子?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每天來到桃花庵的客人可謂是絡繹不絕,各家青樓幾乎是家家爆滿,好不熱鬧。

蔣思危一行走在柳條巷內。蔣思危在前,蕭之羽和沈有容一左一右,緊跟其後。身後是十名精選而出的羽林軍,個個以一當十。在外人眼中,這不過是一位富商帶著兩名隨從和一群護衛招搖過市。

在桃花庵這地方,如此陣仗並不稀奇。便是更大的譜,青樓裡的老鴇和姑娘們也是常見。因此,這一行人並未引起多大的關注。倒是各家門前拉客的女子,眼見他們穿得很是富貴,一看便知是愛花錢和擺譜的主兒,因此都是極力拉攏,想要將這冤大頭拉進自家的大門。為了爭搶蔣思危一行,幾家青樓負責拉客的女子,甚至差點動了手,足見此處競爭之激烈。

作為當事人的蔣思危,自然也看出了其中的緣故。在半推半就之間,便走進了一間名為醉心樓的青樓。醉心樓,顧名思義,想必是讓來此的客人們沉醉其間、心神盪漾,故而以此命名吧。蔣思危正思索著,便被老鴇拉進了一間上等的包間。想來老鴇已然盤算起了如何從這位富商的口袋裡往外掏銀子。

蔣思危、蕭之羽和沈有容三人進了包間,而身後的護衛們則站在門外。待蔣思危三人坐定後,老鴇便開口了。

“奴家看幾位貴客不像是本地人,不知從何處來?”老鴇問道。

“你這醉心樓難道只接待本地人?”蔣思危反問道。

“老爺這是哪裡話。奴家開門做生意,來的都是客,又豈分本地和外地?”老鴇笑著回道。

“既是如此,何必問我等來自何處?”蔣思危問道。

“倒是奴家唐突了。奴家是看幾位貴客左顧右盼,似是初來乍到,故而有此一問,還望老爺勿怪。”老鴇賠笑道。

“我等確是初來此地,也算是慕名而來。卻不知你這醉心樓有何不同?”蔣思危問道。

“老爺今日來此,算是來對了地方。別的不敢說,奴家這醉心樓在桃花庵也算得上數一數二的所在。但凡老爺能夠想到的,奴家這裡都有。若是奴家這裡沒有,這桃花庵也絕不會有。”老鴇回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征服人生

突然就擺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