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遞個奏本上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這絕對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只不過今天剛好是上朝的日子,沒事也就罷了,有事為什麼不親自過來說呢?

大家誰也不知道這兩個人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誰也沒有出聲詢問,誰也不會把好奇心寫在臉上。

李世民慢慢地坐了起來,接過奏章,先開啟上面的那個,快速地看了起來。

“哼!”李世民看完就把奏章往旁邊一扔,冷哼一聲,說道:“這個尉遲敬德,朕還以為他有多大的膽子呢,惹了禍就跑,也是個㞞包。”

尉遲恭昨天就離京了,揚鞭打馬一溜煙地跑回同州去了,他現在的官職是同州刺史。

李世民特意召他回京參加御宴的,結果酒喝大了,一拳把皇帝的場子給砸了,趁著皇帝的處理結果沒出來,他先跑了。

當眾毆打皇親,那是跑就能解決問題的嗎?跑就不用負責任了嗎?皇帝要殺你也不用親自上手去揪你,一道聖旨你的腦袋不就搬家了嗎?

尉遲恭才不想那麼多,反正我跑了,你還能把我怎麼樣?有能耐你來追我。

李世民沒那個閒心,他就恨恨地罵了尉遲恭幾句,跑就跑了吧,人家都知道害怕了,殺人不過頭點地,何況區區一拳?

李道宗的眼睛能不能瞎還兩說著呢,哪有過不去的坎兒?找個機會給他們說和說和,讓尉遲恭好好給李道宗道個歉也就是了。

李世民丟掉了尉遲恭的奏章,又開啟了李靖的奏章,李靖的奏章寫得還挺長,但是中心思想不多,一共就一條。

李靖翻來覆去地強調了一件事,那就是他老了並且腿腳也不太好,他要求辭官為民,就在府中將養身體,不再參與朝廷中的任何事了。

李靖的言辭極為懇切,讓人不好意思拒絕的那種,他還說確實是身體不行了,所以他想請皇帝告訴大家一聲,別有事沒事去看他,他不堪打擾。

這話說得挺不近人情的,按理說他病了,朝中的大臣去看看他是很正常的事,畢竟都是在一起好多年甚至好幾十年的老戰友、老兄弟了。

他卻直接說怕別人打擾他養病,他就想過個清靜點的晚年。

李世民長長地一聲嘆息,他把奏章遞給陳文,讓他傳給百官挨個看看,大家有的自己看,有的就兩個人擠著看。

李世民愁眉不展地說道:“李靖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無論他在朝還是在野,朕都絕不能虧待了他。”

他搭著陳文的手,從裡間走到外間,坐在書案之後沉思良久,才提起筆給李靖寫了回批,痛快地準了他的奏,並且囑咐他好好養病,不要擔心朝廷中的事,如果身體稍微有所好轉,請立即回朝。

兩個奏章算是兩樁公事,李世民很快就處理完了,也可以說是處理完了一個。

李靖的事很清楚地給出了結果,尉遲恭的事丟一邊了,他個不懂事的黑鐵匠,他的事不予理會。

長孫無忌什麼事也沒注意到,什麼奏章不奏章的,所有的人都傳著看了一遍,唯獨他沒看。

他沒心思看,他就圍著屏風看,看一幅畫像哭一陣兒,別人是來看皇帝,順便開個茶話會的,他是來看屏風,順便開個哭會的。

大家一看長孫司空都哭成這樣了,皇帝還能比他哭的輕嗎?

大家仔細地觀察一下皇帝,其實也不用多仔細,只要眼睛比李道宗的右眼視力好點的,都能看得出來李世民一臉的哭相,還配了兩個大大的黑眼圈。

可見齊內侍今天在大殿上說的話是真的了,這一看就是熬了一夜沒睡,還大哭個夠,至於是不是因為李道宗捱揍哭的,那就不好說了。

房玄齡笑呵呵地問道:“陛下這屏風是什麼時候擺上的?臣是第一次見到,這真是曠世奇寶。”

“昨天晚上。”李世民天生的大嘴巴,他是保不住任何的秘密的,別說房玄齡問到他了,就是沒人問,他也得說,不說憋得難受。

區區四個字,李世民就把自己賣了個乾乾淨淨,這屋裡只要會喘氣的,就都知道皇帝這個憔悴的狀態,是怎麼來的了。

“陛下與皇后伉儷情深天下盡知,”魏徵開口勸道:“可是陛下也不能太過於思念皇后以免傷了神智。”

“是啊。”高士廉也跟著勸道:“陛下要稍抑私情,以天下為重才是。”

李世民輕輕地點了點頭,他知道大家說的對,也知道他們是為自己好的,但是難過這回事是能夠人為控制的嗎?

你們老婆死了的話,你們都不難過嗎?

當然心裡想的和嘴裡說的可不能什麼時候都是同一套詞兒,李世民嘴巴大是大的,人還不傻。

“我何嘗不知人死不能復生?我又何嘗不知追思無益?”他輕輕地一嘆,拿起桌子上的幾本書,說道:“你們看看這些書寫的怎麼樣?”

陳文雙手接過書,就近把書分發給下面的幾個大臣,他們都恭恭敬敬地接過書,然後低頭看一眼封皮。

封皮寫的都是相同的兩個大字“女則”,區別只是下面標註著不同的卷冊,捲一捲二之類的標識。

“朕覺得這些都是可以作為後世典範的書。”李世民很認真地看著大臣們,略有些傷感地開了口。

“這些都是梓行皇后所作,論賢良淑德、蘭心蕙質,何人能及?觀音婢真正是坤厚載物、德合無疆,乃朕之良佐、嘉偶也。”

長孫皇后為人無論在朝堂之上,還是在後宮之中,都是人人敬服的,只有豎大拇指的,沒有說一句怨言的。

長孫皇后能庇護朝堂上的直臣免受責罰,像魏徵、房玄齡都常常惹皇帝生氣,長孫皇后沒少替他們解除危難。

長孫皇后與李世民是少年相識的結髮夫妻,兩個人一路患難扶持,一起吃過苦、一起為過難、一起歷過險,也一起生兒育女、一起享過富貴榮華。

“長孫一去不可再得。”李世民堅決地對著他們說道:“朕決意此生不再立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著商城混大唐

藍色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