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誰都會說,但是光說不行,得有個切實的方法才行。這世上從來不缺亂說話的人,也不缺會說話的人,最缺的就是在困難擺在眼前的關鍵時候,能說出解決方案的人。

當你說出你的困惑的時候,通常需要的都不是一份廉價的安慰,也不是一份振奮的鼓勵,而是一份有效的答案。

李世民一聲抱怨,李承乾表達了他的撫慰之情,李世民感受到了他的懂事,也感受到了沉重的無奈,從感情上說他確實是個不錯的兒子,從事情上說他這句話不能說屁用沒有吧,只能說真的是於事無補。

李泰就不一樣了,他沒有安慰李世民一個字,他直接分析了一下當前的情況,所有人都在亂躥亂蹦的情況下,你一個個地壓制,那肯定不是長遠之計。

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想個辦法,讓他們自己不再想上躥下跳地刷存在感,讓他們自己消停下來,才是釜底抽薪之策。

如果誰都沒辦法,李世民也就不多求了,反正也沒指望他們倆能解決這麼大的麻煩。

這事說起來好像也不大,就是陪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那些人,現在覺得天下是他們打下來的,他們個個都覺得自己居功甚偉,於是就抖起來了。

以他們的功勞來說,無論現在在朝中為官,還是退居幕後,都有資格成為人上人,人家當初陪你刀山火海圖的不就是安享榮華富貴嗎?

李世民也不小氣,對他這群老哥們可以說是相當夠意思,該給官的給官,該封候的封候。

可是人心似水總難平,沒事他們不說和和氣氣地一起玩耍,非要沒事幹比比羽毛,你看皇帝賞我的腰帶鑲了兩塊玉,你有嗎?你看皇帝賜我的瓜,西域進貢來的,你有嗎?

屁大個事都能當個事論論,把李世民給折騰得頭大,哪怕賞他們一樣的銅錢,他們都能比出個公母來。

在爭寵炫寵這一塊,咱公平地說大唐後宮的妃子們都得退避三舍,還得是朝堂這幫硬漢更擅長一些。

李世民以為這種麻煩只能是一天比一天多,可能這輩子都消失不了了,甚至帶他們在花園裡走走,他們都得搶著往皇帝身邊湊,誰離皇帝近了就得意洋洋,誰沒擠上來就感覺失寵了。

聽李泰這麼一說,李世民忽然對解決這個麻煩抱有了希望,滿眼期待地看著他的青雀兒。

李泰淡然一笑,左右轉頭看了看,李世民一個眼神,陳文一揮拂塵,屋子裡的宮女和小黃門子們像被驅趕的蒼蠅一樣,排著隊地走了出去。

李泰這才慢慢地說出了他的想法:“阿爺,你有沒有想過每次有人露出一點過分的苗頭,你就去壓,如果你不壓會怎麼樣?”

會怎麼樣?李世民大眼珠子一瞪,一撇嘴,說道:“那他們能鬧出人命來。”

李泰沉默了,李承乾一直盯著李泰看,看了半天他也不說話,他便踢了李泰一腳:“說話呀,阿爺等著呢,你到底有招沒招?”

李承乾也是納悶了,有招你趕緊說,沒招你能不能壓根就不說?你把人引得上不來、下不去的難受,你什麼意思呢?

“有招啊。”李泰非常痛快地來了句:“不敢說。”

不如不說了,這話說得李承乾差點真的踹他一腳,李世民都想揍他了,卻也只好忍他一步,說道:“你少扯沒用的,只管痛快地說。”

“哦,那阿爺”李泰抬眼看著李世民的眼睛,身子微微向前一探,輕聲地問道:“如果一條人命能永消後患,值不值?”

“值!”李世民毫不猶豫地喊了個值,別說一條人命,就是十條人命也值,當然人命和人命不是等價的,李世民趕緊又追問道:“什麼人的命?”

“什麼人我無所謂啊。”李泰輕鬆地一笑:“阿爺心裡有想除掉又找不到正當理由的人選嗎?”

李世民眨巴眨巴眼睛想了想,還真想不出來,他想除掉誰的話,幾乎也不需要什麼理由,想剁就剁了。

“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物?”李世民皺起眉頭,催促他道:“你先說你的招是什麼,我看看殺誰合適。”

李泰的眼睛一瞪,沒想到老爹說話這麼的直接,原來跟老爹溝通不用拐彎抹角的,他一點也不迂腐。

李泰還以為他這方法,不等說出來就得被罵個狗血淋頭呢。無緣無故地用人命設計,何其歹毒?這哪是君子之道?

沒想到一點沒捱罵不算,他還對這個方法很支援,也就是說如果他真的認為自己的辦法,能讓他達到目的的話,他根本就不在乎枉殺一個人,不論那人是良民抑或是朝臣。

雖然屋裡沒有外人,你也不能把實話說得這麼實在啊,居然明著說要根據計謀的需要,看看殺誰合適。

李泰忽然覺得自己好像是挺虛偽的,起碼這種話他不會宣之以口。

他就算是這麼想的,他也會說“你先說說你的想法,我看看可不可行,未必非殺人不可。”。

李承乾則沒覺得老爹說的有什麼不妥之處,既然你說需要殺一個人,那當然得掂量一下殺誰合適,總不能隨便抓一個就殺吧?

能殺國公別殺皇族,能殺大臣別殺國公,能殺平民別殺大臣,能殺賤戶別殺平民,人命不也得講個成本嗎?

李泰也沒讓他們爺倆等太久,只是輕輕淺淺地笑了一下,便又繼續開了口。

“他們敢作敢鬧就是拿準了阿爺會縱容他們,他們一直沒摸到阿爺的底線,只要讓他們看到阿爺的底線在哪裡,他們自然就不敢作、不敢鬧了。”

緊接著李泰又說出了他剛剛想到的一個的辦法,李世民聽罷連連點頭,絲毫沒覺得有什麼陰毒之類的,反而大笑著誇讚了李泰一番。

“阿爺”李承乾聽完李泰的想法,他迅速地想到了具體的執行方法:“惠褒說的很對,此計宜早不宜遲,依我說就明天吧,我來安排細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秩序:戰爭的第五交響樂

愛妻L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