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适,南宮氏的始祖。

不過他的姓是什麼,史書上並沒有記載。

宗周時期的姓氏制度是很複雜的,姓和氏是分開的。

兩週時期的人,是隻稱氏,不稱姓的。

畢竟能有氏的,都是貴族,而貴族同姓的可能性太大。

“姓”代表的是出身的宗族。

姓不可以改變,氏可以改變。

一般是有功被封到其他地方後,氏就會隨著封地改變。

打個比方,戰國時期的商鞅,他是姬姓,公孫氏,名鞅,是衛國人,後來在秦國有功,被秦孝公賜予商於十五邑。

所以在史書上,有的時候稱呼他衛鞅,有的時候稱呼他公孫鞅,有的時候稱呼他商鞅。

但是從來沒有人會稱呼他為“姬鞅”。

因為姬是姓,姓代表的是他的宗族。

“姓”是一種身份象徵,是代表自己出生宗族的意思,但是日常生活中是不會被提起的。

這就像是現代華夏有五十六個民族,大家來自不同的民族。

但是互相介紹和稱呼的時候,或許會自我介紹一下自己是XX族的人,但是日常生活裡也是隻喊名字。

就算是寫下來,也不可能專門寫“漢族李四”“滿族張三”之類的。

所以其實秦始皇也不叫“贏政”,贏是他的姓,是不稱呼的,在那個時代稱呼他的話應該叫“趙政”。

南宮适也同理,“南宮”只是他的氏而已。

但是他姓什麼,太史公沒說,太史公之前有提到他的歷史文獻,也沒說。

不過之前1979年在隨州北郊義地崗,出土的曾國貴族墓裡,有兩個青銅戈,分別刻了兩句銘文。

“穆侯之子西宮之孫曾大攻(工)尹季怠之用。”

“周王孫季怠自作用。”

這裡的穆侯,當然不是晉穆侯,是曾國的一位穆侯。

而大攻尹,是掌管官營手工業的一個官職。

這位叫做季怠的曾國大攻尹,是曾國穆侯之子,西宮之孫。

但是他又自稱是周王孫。

“王孫”就是王族後代的意思。

這說明曾國的侯君世系,是和周王同源的,都是姬姓!

既然文峰塔M1號墓出土的鼎上,有“曾”字銘文,可以確定這是一座曾侯級別的墓。

而曾侯的血脈來源,又可以透過季怠刻在戈上的銘文,確定是姬姓的諸侯國。

現在墓中新出土的編鐘,又發現了曾侯將自己祖宗“南公”是如何開創曾國的經過,刻在了鐘上。

而這位“南公”,陳翰和李教授,又透過銘文推斷,應該是大名鼎鼎的文王四友,南宮适!

那麼,將這些線索全部串聯起來。

就可以將史料中缺失了的部分,填補上!

如果陳翰和李教授的考釋是正確的,這“伯適”真的是南宮适。

那說明南宮适和文王、武王同為姬姓。

這也不奇怪,畢竟文王四友在文王還沒準備伐商的時候,就在周國當大臣了。

周國並不是從石頭裡突然蹦出來的。

周部落誕生於商早期,到商中期已經成為了商朝屬下一強大方國。

在文王之前,周已經傳承了很多代了。

而那個世卿世祿的時代,能在周國做大臣,肯定是貴族,而周國的貴族,肯定得和姬姓沾點關係。

就像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卿,大部分也都是本國的遠親公族,或者祖上是某個諸侯國的公族,因為政治鬥爭失敗,跑到了其他諸侯國發展。

比如晉國,六百年來有十一個家族擔任六卿。

其中六個家族屬於晉國公族,三個是周朝公族,都是姬姓的。

只有範氏是祁姓,趙氏出自嬴姓,不是姬姓出身。

現在透過銘文給出的線索倒推。

南宮适作為西周初期的一位重臣,出身於姬姓合理嗎?

合理,那可太合理了!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南宮适能成為文、武王的左膀右臂。

為什麼在文王被紂王囚禁,周國看起來根本沒辦法推翻殷商統治的時候,南宮适會如此盡心盡力的想辦法拯救文王,和他一起造反。

因為他們是同族啊!

如此完整的推理一展開,原本對那個銘文到底是不是“適”字,還有些不確定和躊躇的陳翰,立馬放下了心中的忐忑。

至少順著推理下來,如果這個銘文真的指的是“南宮适”,那目前的解釋全部都是合理的,也是經得起推敲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既然曾國是公孫適的封國,並且被封在了隨州這裡。

那關於曾隨是否是同一國,也將會增加一個重量級證據!

根據史書記載,隨國是西周初期,分封鎮守南方的重要姬姓邦國,是漢東十多個諸侯國裡,最強大的一個。

承擔守護周王朝“南土”的重要使命!

聯絡這枚編鐘上的銘文,陳翰的心中完全串聯起了一個合理的猜想。

他雙目炯炯有神的看向了李教授,緩緩道:“教授,銘文上寫了,武王讓南公營宅汭土,君庇淮夷,臨有江夏。”

“一開始我對這句話還有些不太理解,但是現在好像明白了。”

“西周時期,淮夷佔據的地方,大致就在漢江以東,也就是現代AH,江蘇等地區。”

“汭土,是江河匯流之地的意思。”

“臨有江夏,這裡的江夏,指的是漢江和夏水匯流之地!”

“而隨州、棗陽這塊地方,就在漢江夏水匯流之處,後來在西漢還在這裡建立了江夏郡。”

“如此一來,曾國不管是從描述上,還是實際的封國領土,都和隨國完全重疊了!”

“在文峰塔墓葬群出現之前,曾國最早的考古發現,只到西周中晚期,尚不能確定這曾國是否為西周初年就封分的隨國。”

“但是M1號墓這個編鐘上的銘文,清清楚楚的記載了,曾國是西周初年就封分的姬姓諸侯國!”

“這無疑再次證明了,曾國就是隨國!”

“只是史料記載時,被記載錯誤了,將“曾”誤記載成了“隨”而已。”

陳翰自信滿滿的,覺得自己這個猜測絕對是正確的。

但是李教授卻皺著眉頭,並沒有認同他的觀點。

“可是,如何解釋後世隨姓,都是以隨國為祖先?”

“外人叫錯就算了,隨國自己的國族,會連自家姓曾還是姓隨都不知道嗎?”

“曾國公族在國家滅亡之後,為什麼要改姓隨,而不是改姓曾,或者南宮呢?”

現在華夏的隨姓,有兩支。

一支出自祁姓,是杜氏的後人,和晉國六卿之一範氏是親戚。

他們的祖上是周宣王時的大夫杜伯,因為得罪周宣王被殺,後來杜伯的兒子逃到了晉國,才有了隨、範、士三氏。

另一支,就是源於隨國。

隨國亡於楚後,其後裔以國名為姓。

其中隨國的這一支是主流,全國大部分隨姓,祖輩都來自湖北隨州、襄陽這一片,祖祠也在隨州。

如果曾國真的是隨國,那如何解釋在青銅器上都稱呼自己為“曾”“曾侯”的曾國公族,在國家滅亡後,反而改姓八竿子都打不到的隨姓?

歷史文獻上記載的“隨國”,絕對不是簡單的一句記載錯誤,將“曾”誤記載成“隨”就可以解釋的,這根本解釋不通!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誤闖女人村

撞破南牆

傳奇人生之我的時代

夏牧羊

豪門第一寵妻

白小洛

萬能提升系統

桂書白

最強反派系統?我本來就是反派!

鴻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