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撫著鬍鬚,沉吟不語。

制衡賈詡並不難,甚至可以說,根本不需要制衡。

原因也很簡單,賈詡幾乎不管事。

天子不在京師的期間,長安城的防務一直由衛尉王服負責,等沮俊執金吾到任,更沒賈詡什麼事。

王服、沮俊都是他們一系的力量,聽賈詡的馬騰身為光祿勳,如今在天子身邊。

況且賈詡也不是喜歡爭權的人,何必制衡。

“文先,你是不是多慮了?賈文和不好爭權,若不是你相勸,他連太尉都不願意做呢.”

楊彪看了周忠一眼。

“我擔心的不是賈文和,而是你們.”

“我們?”

“對,尤其是沮元英.”

楊彪眉頭微皺。

“一把年紀的人了,還像個稚童似的使性子。

虧得天子大度,眷念舊恩,不和他計較,還提議他為執金吾。

等他到了長安,如果還是這般不知分寸,如何是好?太學的書生,關中的將士,看似井水不犯河水,其實矛盾大著呢。

一個處理不好,這長安或許就亂了.”

周忠恍然大悟。

楊彪擔心的不是賈詡爭權,而是賈詡不管事。

城南太學聚集了數以千計的讀書人,雖然規模遠不如當年的洛陽太學,但他們處士橫議、批評朝政的勁頭一點也不弱,移居關中的涼州人也是他們批評的目標之一。

只是有楊彪居中調和,矛盾這才沒有激化。

一旦楊彪離開長安,而性情更為激烈的沮俊來到長安,沒有賈詡的配合,長安還能不能保持鬥而不破的局面,就不好說了。

“天子遲遲不還朝,不合制度啊.”

“誰說不是呢.”

楊彪嘆息道:“我此次去鄴城,就是想勸天子還朝。

至於冀州的度田,安排得力人手就是了,何必天子親自坐鎮.”

周忠起身,甩甩袖子。

“走吧,我們一起去太尉府,拜訪賈文和.”

楊彪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和周忠一起出了門。

三公府靠得很近,也不用備車馬,兩人並肩而行,走了幾步,就到了太尉府。

兩人是常來的,門前當值的衛士都認識,也不用通報,直入中庭。

不出意外,賈詡不在中庭,在堂上處理事務的是長史楊阜。

見楊週二人聯袂而來,楊阜大感驚訝,一邊請他們入座,一邊派人去請賈詡。

楊彪攔住了楊阜。

“太尉又偷閒?”

楊阜笑道:“天子東征,關中無事,賈公就在後院讀書.”

“那行,你忙你的,我們去找他.”

楊彪擺擺手。

“我們也沒什麼大事,就是找他閒聊.”

楊阜看看楊彪,又看看周忠,倒不好阻攔,只好讓他們進去了。

楊彪二人進了後院,後院一片寂靜,幾乎看不到人。

只有綠樹成蔭,流水潺潺,一圃菊花開得正盛。

賈詡與夫人正在花圃中採菊,夫人手中提著一隻小竹籃,兩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什麼。

楊彪咳嗽了一聲。

賈詡夫妻轉過頭來,見是楊彪、周忠,都笑了起來。

“二公來訪,不知有何指教?”

“我聽說太尉府的菊花開了,想來蹭碗菊花羹.”

楊彪笑道。

賈詡的夫人躬身施了一禮,含笑說道:“那就請二公稍坐,妾去準備一下。

正好後院池塘裡的魚也肥了,我去取一尾,做個魚湯下酒.”

“多謝夫人.”

楊彪欠身致意。

周忠也跟著點了點頭,卻沒說什麼。

賈詡引著二人來到中央的假山上,在小亭中坐下。

有童子過來,奉上菊花茶,又悄悄地退了下去。

楊彪端起茶杯,嗅了嗅。

“這是南陽析縣的菊花?”

“好像是吧,驃騎將軍派人送來的.”

賈詡不緊不慢地說道:“司徒對菊花這麼有研究?”

“聽蔡伯喈說過,蔡伯喈的老師胡伯始好飲此茶。

我喝過一次,印象頗深.”

賈詡拍拍手,叫小童去拿曬好的幹菊花。

楊彪連忙拒絕,賈詡笑道:“你也看到我花圃裡的菊花可以摘了,曬上幾天,便可以泡茶。

本來就打算給你們送一些,正好你們來了,倒省了我的事.”

“你這圃裡種的也是析縣的菊花?”

“種子是一樣的,但種出來的花似乎不太一樣,花期也晚了好幾天,想來是因為水土的原因.”

賈詡一聲輕嘆。

“當初天子曾說,天下漸寒,北方胡虜南下勢在必然,我還不怎麼信。

現在看來,還是天子英明,見識過人。

楊公,今年夏天雨水少,冬天怕是有大寒,邊疆將士的冬服可以早些準備才好.”

“燕然都護府和西域都護府的都已經準備好了,只是幽燕都護府的緊張些。

原本以為他們在冀州圍城,不需要厚冬服,沒想到鄴城順利平定,他們馬上就要轉戰遼東,倒是有些措手不及.”

楊彪笑了笑。

“所以我決定親自趕到冀州去督促,長安的事,就要交給文和與嘉謀了.”

賈詡眼皮輕挑,瞅了楊彪一眼,端起茶杯,淺淺的呷了一口茶,品了一會兒。

“太尉治兵,司徒治民,司空治水土,這是朝廷制度。

就算你不在長安,也可以安排人代理事務,又何必我多事?冬閒練兵,太尉府也不閒,我就算有心,也未必有空閒.”

楊彪、周忠吃了一驚,互相看了一眼。

“太尉府要給組織冬閒練兵?”

賈詡點點頭。

“今年是胡虜入籍的第一個冬天,組織練兵,也好讓他們懂些規矩。

我已經向天子請旨,不出意外的話,天子應該會同意的。

北軍將轉戰益州,本來也需要補充一些人馬,藉著練兵的機會,挑選一些精銳,一舉兩得.”

“天子不是說,要從撫軍大將軍麾下抽調兩三萬人轉為北軍嗎?”

“如今撫軍大將軍在鄴城,怎麼抽調?”

周忠想了想,又道:“驃騎大將軍已經平定荊州,這次攻益州,應該會兩路並進吧?”

“的確有這個計劃.”

“那北軍暫時不補充也可以啊。

山高路遠,運輸不便,兵力夠用就行,似乎不必再增加人手.”

賈詡垂著眉,一言不發。

周忠卻扯了扯楊彪的袖子,提醒他不要急著下結論。

由驃騎大將軍張濟從荊州出兵,的確可以減輕士孫瑞的壓力,不必準備太多的兵力。

可是如此一來,誰是主力?天子將這個機會交給士孫瑞,就是為士孫瑞將來接任太尉積累軍功。

如果平定益州的軍功被張濟分走了,下一任太尉很可能就不是士孫瑞,而是張濟。

賈詡這時候提出這個方案,或許就是一個試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庶民本紀

雙子星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