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內部的這場爭端在經過半日的爭吵後,最終雙方暫時達成了一個雙方妥協後的方案,就是一方面多爾袞派人去解滄州之圍,救回多鐸等人,另一方面則是派鰲拜帶兵增援山海關,守好他們的後路。

在代善等人離開後,多爾袞怒氣勃發,連續砸碎了最近剛蒐羅來許多名貴的大明瓷器。

雖然他的攝政王的位子還在,但是今天的事情卻讓他感到自己的權威遭到了嚴重的挑釁,讓他無比的憤怒。

但是他的憤怒卻只能壓抑住,否則就會演變成一場大清內部的殘酷政變,這顯然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

多爾袞思來想去,現在要想鞏固自己這個攝政王的地位,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自己如今的危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為如今佔據山東的齊王沈墨。

正式因為沈墨統領的齊軍給自己派去收取山東的大軍連續幾場敗仗,讓自己損兵折將,才會導致自己這個大清攝政王的威望受到打擊,被人質疑。

那麼,只要能夠擊敗,甚至徹底地消滅齊軍,那不僅可以鞏固自己的聲望,甚至還可以讓自己的聲望更上一層樓。

一個人坐在殿中沉思良久,多爾袞讓人去將自己的另一個兄弟阿濟格找來。

阿濟格是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個兒子,跟多爾袞還有多鐸三人一母同胞。

他也是滿清貴族之中有名的猛將,但是卻是個頭腦簡單,性格粗暴的人,就是那種腦子裡長滿了肌肉,遇到事情唯一的辦法就是莽過去。

除了莽之外,阿濟格還是一個非常狂妄自大的人。

在原本的歷史上,順治七年,多爾袞病死之後,阿濟格還想來一個弟終兄及,也想過一把攝政王的癮,甚至更進一步當皇帝。

但是連他那個聰明的弟弟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他這麼一個頭腦簡單的莽夫又怎麼可能做到。

這場叛亂毫無懸念地被評定,最後在滿清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審判下,將阿濟格給囚禁起來,他兒子的王爵也被削掉。

結果這哥們在牢裡也不老實,天天罵這個罵那個,估計上至順治小皇帝,下至滿清各王公大臣都被他罵了個遍,甚至還揚言要放火燒了大牢,更是在大牢裡偷偷挖地道,私藏大刀想要越獄。

最後,上面那些人一看這貨無可救藥,留著也是個禍害,最後就給直接弄死了。

連他的兒子也被賜死,還從宗譜上給抹掉了名字。

直到乾隆時期,才給這父子倆平反,重新將名字寫上了宗譜。

話說這位十全老人真是活的太長,閒的沒事幹,在位的時候把他祖宗們時候那些反賊幾乎全都給平反了,然後還將洪承疇范文程這些當初給滿清定鼎天下的立下汗馬功勞的漢臣給編入了一本叫做《貳臣傳》的書,讓這些人的當初的降清之舉也徹底變成被後人唾棄的大笑話。

不得不說,乾隆是懂騷操作的。

阿濟格被找來的時候,滿嘴酒氣,大喊大叫著進入王府,甚至還用鞭子抽打了稍微迎接他慢了一點的王府侍衛,打的那侍衛滿臉鮮血。

“十四弟,我聽說代善那個老東西帶著鰲拜那群狗奴才來為難你了?他們想幹什麼?是不是要逼著你退位,將這個位子讓給豪格那個狼崽子?你告訴我是不是,如果是的話,我現在就帶兵去殺了豪格那個狼崽子,看他們去擁護誰?”

阿濟格還沒進入王府大殿,就扯著嗓門大聲嚷嚷道,王府的侍衛下人都面面相覷,驚恐不安。

多爾袞聽見外面的動靜,眉頭一下子皺的更深了。

自己這個哥哥如果一直是這個性子,遲早會招來禍事的。

可是他也沒有辦法,畢竟只有這兩個親兄弟。

其他人雖然也是他的兄弟,可是卻恨不得隨時弄死他。

能相信的只有自己的兩個親兄弟了。

等到阿濟格進來,多爾袞斥退其他人,讓侍衛守在門外,這才跟阿濟格說起了多鐸在滄州被齊軍困住的訊息,阿濟格一聽就急了,立刻就嚷嚷著要帶兵去救多鐸。

“什麼狗屁的齊王!我這就帶著人去滄州,砍下那個狗屁齊王的腦袋,把老十五給救回來.”

多爾袞急忙把他按下,讓他坐回位子,耐著性子叮囑道:“從現在的各種訊息來看,這個齊王沈墨不好對付,他手下的軍隊比明軍要強,甚至可能比李自成手下的老營兵都要強。

巴哈納和石廷柱這兩個奴才都是能打的,但是全都折在沈墨手裡了。

你這次去,多帶點兵馬,我給你三百名兩百旗的白甲兵,再從其他各旗抽調一些,總共湊五百白甲。

再抽調五千蒙古八旗騎兵,還有咱們三千滿洲兵,一萬漢軍八旗,再加上那些明軍降兵,總共帶上三萬人。

我再派洪承疇給你當副手,這個人很有謀略,也熟悉大明內部的情況,所以你要多聽他的意見。

記住,這次去滄州,首要任務就是要救回多鐸,不要中了那沈墨的計策。

你這次去要是敗了,那咱們兄弟三個就要真的沒命了.”

多爾袞知道自己這位哥哥頭腦簡單,若是沒人看著他,很有可能被別人略施小計就能牽著鼻子走,所以才把每日留在自己身邊聽用的智囊洪承疇都派給了他,希望能夠彌補一下他腦子不夠用的缺點。

但是顯然阿濟格並沒有將多爾袞的這一番叮囑聽進去,滿臉都是不耐煩表情,嚷嚷著自己從十三歲跨上馬背開始殺人到現在大小經歷上百戰,又不是初出茅廬的牛犢子。

多爾袞很是無奈,只能叫來洪承疇,對他再三叮囑,讓他在阿濟格衝動要莽的時候儘量勸說,一切以救出多鐸為核心,切不可節外生事。

洪承疇心中暗暗叫苦,望向一旁對自己一臉不屑鄙夷的阿濟格,知道這差事相當不好乾。

但是他更擔心的是那個聲名鵲起的齊王沈墨,聽起來這個人很難對付的樣子。

連前去招降的方大猷都被殺了,顯然這個人對於降清的漢臣非常痛恨。

同樣作為降臣,洪承疇頓時感覺到脖子發涼,生出一股兔死狐悲之感來。

但是他現在已經成了大清的臣子,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當了漢奸,現在無論如何,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洪承疇只好拱手領命,回去安頓家小。

回到多爾袞給他賜下的府邸之後,洪承疇沒有心情吃飯,叫來兒子屏退下人,在書房裡對兒子交代道:“我明日就要跟著英親王出征前往滄州。

如果我這趟出去有什麼意外,你切莫想著為我收斂屍骨,必須儘快遣散下人,帶著你娘趕回福州老家。

往後無論這天下是誰坐,你也不要生出出仕之心,安心侍奉你娘,當一個自給自足的田舍翁就好。

你代為父在你祖母面前賠罪,就說亨九不孝,無顏見她老人家,就當洪家沒有洪承疇這號不肖子孫。

如果必要的話,你可以改名換姓,安度餘生。

如果我能安然回京,那就另當別論.”

兒子一聽就急了,這是要交代後事啊,立刻跪地大哭不止。

“父親身子康健,正是春秋鼎盛之時。

如今又深受攝政王殿下器重,為何卻如此悲觀沮喪啊!”

洪承疇扶起兒子,嘆口氣道:“外人以為為父春風得意,難道你也這麼想嗎?自從松錦大戰大敗被俘之後,我本來是存了必死之意的。

崇禎陛下待我不薄,我本應該殺身成仁,以死殉國的。

只是……,唉,一念之差啊,每每想起來心中都是萬分煎熬啊.”

洪承疇畢竟是正兒八經透過科舉出身計程車大夫,真正是深受皇恩,內心之中的忠孝節義的思想也是根深蒂固的。

雖然因為貪生怕死,歸降了滿清,但是那些綱常節義卻時刻縈繞在他心中,對他進行靈魂鞭笞,日日拷問,讓他良心不得一日安寧。

就跟那些一怒之下犯下大錯的殺人犯,就算暫時逃過法律的制裁,也會每日裡提心吊膽,內心飽受煎熬,為自己之前的莽撞衝動而後悔不已。

如果滿清能夠勢如破竹,江山越坐越穩,那麼洪承疇心中的這種煎熬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淡,甚至他還會慶幸自己當時是棄暗投明,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但是現在形勢的發展顯然並沒有預期中那麼順利,雖然擊敗了李自成,佔據了京城,但是這個突然短短半年之內從山東異軍突起的齊王沈墨卻突然又擋在了大清前進的道路上,而且一開始就表現的咄咄逼人,勢不可擋,一下子就遏制住了大清高歌猛進的勢頭,甚至還直接催化了大清內部的矛盾,讓多爾袞這個大清攝政王一下子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尷尬境地。

而作為多爾袞信任的漢臣,洪承疇那顆原本已經稍微平靜的心卻卻又再次不安起來。

“兒啊,這個齊王沈墨的出現,讓大清席捲天下的前景又增加了許多變數。

為父這次跟隨那英親王阿濟格出征,心中實在沒有把握。

阿濟格性格粗暴,為人狂妄,素來又瞧不上咱們漢臣,攝政王卻又偏偏讓我從旁規勸輔助,實在是讓人為難。

這次如果一切順利,能擊敗齊軍,救回豫王,一切都好說。

但是如果不順利,那為父可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就算沒有死在齊軍手中,想來那阿濟格也會遷怒為父。

為父給你說這些,就是要你早作打算,保住我洪家的血脈啊.”

兒子聞言淚如雨下:“父親,你可求攝政王收回王命,換別人去啊。

實在不行的話,你直接辭官,咱們一起回福建老家也好啊.”

洪承疇搖頭不語,父子倆一是無言。

夜間,洪承疇又與老妻話別,又是一番傷心哭泣。

次日一早,阿濟格就帶領著三萬滿漢蒙古人馬離開京城,沿著運河向滄州而去。

而在阿濟格離京之後,鰲拜也開始抽調人馬,準備三日後增援山海關,免得他們退回關外的後路被人堵住。

在以禮親王代善為首的保守派,或者說擁護豪格派也開始在暗中整理行裝,做好一旦形勢不利就跑路回關外的準備。

在這種情勢下,北京城謠言四起,有人說李自成帶著大順軍又打回來了。

也有人說南京的弘光小朝廷糾集百萬大軍已經打過了黃河,直撲京城。

當然,也有關於齊王沈墨的一些流言,說他已經打下了滄州,擒住了豫王多鐸還有平西王吳三桂,再過兩日就會帶著十萬大軍攻打京城。

甚至還有流言說,齊王沈墨最怕的不是攝政王多爾袞,而是被多爾袞削去王爵的先帝長子豪格。

如果有豪格鎮守京城,齊軍肯定是不敢來攻,只會向大清俯首稱臣。

流言越傳越離譜,以至於跟真相已經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但是帶來的負面影響卻是非常顯著的,最直觀的一個影響就是這兩日主動上表歸順大清的前朝官紳越來越少了。

很顯然,許多人打算觀望一下形勢再說。

聽說那齊王沈墨對當過漢奸的降臣分外厭惡,前去招降山東的方大猷已經被剁了腦袋。

萬一到時候流言成真,齊王沈墨真的打下了京城,趕走了滿清,那他們豈不是要為滿清陪葬了。

所以,還是先觀望一番再做打算。

因此帶來的一個更加讓形勢變得緊張的流言則是關於攝政王多爾袞的。

大概內容是說多爾袞好大喜功,得意忘形,為了個人的功績和威望,為了一心當上皇帝,所以才會在形勢不明,敵情不明之時派人收取山東,以至於碰的頭破血流,讓大清損兵折將,威嚴掃地。

所以多爾袞要為這次的失敗承擔主要責任,最後是主動辭去攝政王一職,將大權交給鄭親王濟爾哈朗,或者先帝長子豪格才是對大清真正的負責。

這些流言傳播的速度飛快,很快整個京城都傳開來,不僅這兩天一來攝政王府上冷清了許多,甚至多爾袞感覺到下面那些侍衛小吏看自己的眼神都帶著一些質疑。

這讓多爾袞暴怒不已,下令讓人嚴查散播流言之人。

雖然抓了許多人,但是卻根本止不住流言的傳播,反而引來了代善等人的責備,認為他這些舉動指揮讓局勢變得更加嚴重。

多爾袞心中知道肯定是兩黃旗的人在背後搞鬼,但是卻也只能忍住這口惡氣,將全部希望寄託在領兵出征的阿濟格身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兵王重生,我竟是王府七傻子

易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