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多爾袞下令開始用重炮轟擊復州城,滿韃子大軍征剿金海鎮的戰爭,正式拉開了帷幕。

而楊振則在海岸上傳來隆隆炮聲之中,率領袁進、胡長海的船隊以及張臣、張國淦和李守忠各自指揮三哨火槍兵,開始了前往駱駝山海岸的旅程。

從北汛口向北,過復州河口,過復州灣,再沿海北上不遠,就是駱駝山所在的海岸線了。

前後不過七八十里的路程。

兩地之間的直線距離並沒有這麼遙遠,但是復州灣一帶的海岸線十分曲折,沿著海岸線行駛,比走陸路多了一倍的距離都不止。

好在此時已是崇禎十三年二月的下旬了。

明朝農曆二月下旬,相當於後世的三月下旬,此時海上正多東南季風,順風揚帆,也很方便。

此時復州灣以北海域的海冰,也開始大面積消融縮減,整個遼東灣海面上的海冰線,已經退至蓋州灣、遼河口以及大淩河口一帶海岸了。

這對楊振所部人馬來說,當然是一個極好的訊息。

不僅大批船隻北上駱駝山海岸毫無障礙,而且北上熊嶽城所在的蓋州灣以南海岸,也已經是一片坦途。

從大方向來說,之前楊振領著諸將在復州城內定下的迎戰策略,至少在執行層面,已經不存在什麼大的難度了。

楊振率領火槍營從被圍的復州城跳出來以後,整個戰場的主動權一下子就回到金海鎮的這一邊。

這一點,身處復州軍前的滿韃子大軍統帥多爾袞並沒有意識到,可是楊振自己卻已經清晰地意識到了。

崇禎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傍晚,楊振一行兩百餘艘大小船隻,乘著上漲的潮水,在胡大寶的親自迎接與領航之下,安全停泊在了駱駝山背後西海岸一處群峰環抱的沙質海灣裡面。

楊振從大船上下來,登上一艘小船,很快就踏上了駱駝山西海岸的土地。

徵東先遣軍擲彈兵營遊擊潘喜,領著麾下的兩個千總官王餘祐、張天寶,一起迎候在海岸上。

他們見了楊振登岸,立刻上前見禮。

身高臂長的黑瘦青年潘喜,見了楊振一邊行禮,一邊滿臉喜色地說道:“都督,俺們已經藉著駱駝山的地利,打退了滿韃子正藍旗四次強攻。

“幹掉的滿韃子就是沒有一千,恐怕也不止八百了!而俺們自己的弟兄,包括胡大寶他們水師的弟兄,除了幾個受傷的,沒有一個歸西!”

當年那個桀驁不馴的潘喜子,如今久經戰陣,已然成長為了一個足以獨當一面的新秀戰將了。

楊振見了他,又聽他這麼說,上前將他扶起,拍著他的肩膀說道:“很好,很好,你們做的很好!此次我們金海鎮若是打退了來犯之敵,你們駐守駱駝山的隊伍當屬首功!”

楊振一諾千金,在軍中已是一塊金字招牌,若楊振說誰有功,那就絕不會口惠而實不至。

相反,以後是一定會有提拔或者其他的厚賞。

所以,楊振這麼一說,前來迎接他的潘喜、王餘祐、張天寶以及跟著上岸的胡大寶,都是滿臉歡喜,連忙躬身稱謝不已。

當天傍晚,藉著夕陽最後的餘暉,楊振一行人在駱駝山以西海岸泊好了船隻,登上了陸地,穿過了一道道亂石林立荊棘叢生的山溝,在夜幕降臨時分,抵達了駱駝山西面山腳下的林地。

駱駝山的西面是一處簸箕形狀的山坳,山坳裡的地形坡度相對平緩一點。

或許是因為不遠處海岸上潮氣的影響,這裡佈滿岩石的地面上,也生長著稀疏的松樹林子。

早在楊振率隊到來之前,潘喜等人已經指揮手下的千餘人馬,為楊振一行的到來,準備好了營地。

營地也簡單,就是將山坳裡和山坡上的樹木砍伐了,在相對平緩的山腳下搭建起了一排排一座座人字形的木棚子。

木棚子的上面,鋪著一層砍伐松樹取下來的枝條以及荊棘灌木蒿草。

為了防風,木棚子上面還壓著駱駝山下隨處可見的那種薄薄的大小不一的石板塊。

當天晚上入夜之後,駱駝山一帶霧氣濃重,辛苦了一天的楊振,與其所部火槍營將士一樣,到了營地之後,簡單吃了點乾糧倒頭就睡,也沒有來得及欣賞駱駝山的奇觀。

到了第二天上午,來自復州城方向的重炮聲再一次響起,而沉悶的炮聲,也將楊振從沉睡中喚醒。

此時,太陽已經升到了山頭,駱駝山一帶也早已雲開霧散。

楊振從自己宿營的木棚子裡出來,在張臣、潘喜等人的陪同下,沿著駱駝山西坡的一條羊腸小路,往遠處高高的山頂行去。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楊振才在這個不同於後世的平行時空裡,第一次目睹了駱駝山在陽光下的真容。

遠處那兩個巨大的幾乎連在一起的平頂的石頭山峰,突兀地聳立在一道連綿十數里的山嶺之上。

兩個並立的石頭山峰,就像兩個駝峰一樣,讓距離海岸不遠的這道山嶺造型奇特,遠望去,就像是一頭趴臥在海岸上休息的駱駝。

潘喜、胡大寶、王餘祐、張天寶他們在駱駝山上的營地和陣地,並不在最高的駝峰上面,而是在海拔相對較低的駝峰下面一塊幾乎環繞著駝峰的巨大臺地上面。

楊振、張臣等人跟著潘喜首先登上的,就是這樣一塊相對平整的臺地。

“都督,你看,那裡駐紮著滿韃子正藍旗的兵馬,他們雖然沒有攻下咱們佔據地利的駱駝山,但卻想憑藉人多勢眾圍死俺們,困死俺們!”

潘喜領著剛剛登上駱駝山陣地的楊振等人,往東指著山下,對楊振說道:“他們不僅在山下修了一個營寨,駐了一支兵馬,企圖堵住俺們下山的道路,還在更東邊的西屏山上大興土木,建起了一座更大的營寨。

“那座西屏山,俺們之前也去過,足可住下數千兵馬!前日正午,眼見攻不下俺們佔據的這個山頭,滿韃子正藍旗的大軍,就呼啦啦撤回了那個大營裡面,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朝俺們發起過進攻!”

楊振順著潘喜手指的方向,往山下看去,但見山腳下不遠處一道略有起伏的林帶外面,確有一座清晰可見的營地。

營地由一圈木柵欄圍著,木柵欄的外面是一道淺淺的壕溝,營盤裡面面向駱駝山的這一邊,還立著兩座望樓。

楊振從隨行的侍從許廷選手裡要來了水師使用的單筒千里鏡,細看之下,果然見那兩個望樓之上以及營盤裡的帳篷上面,飄揚著一面面滿韃子正藍旗的旗幟。

這個營盤並不大,位於營盤正中的大小帳篷,一共有二十六座,佔據了營盤的前半部分。

而營盤的後半部分,緊鄰著營盤後門兩側的,則是一排排的馬廄,馬廄的外面則是一個個糧囤和草垛。

山下的這個營地裡,沒看見多少滿韃子活動,只有一個十幾人的小隊在巡邏,而另有一個十幾人的小隊在馬廄前忙碌著。

興許是夜裡防備駱駝山上的潘喜胡大寶人馬偷襲,其他的滿韃子們都在帳篷裡補覺吧,總之這個營盤遠望去安安靜靜。

楊振觀察了一會兒,記起潘喜所說的西屏山韃子營的情況,便舉起了單筒望遠鏡,越過山下滿韃的小營盤,往東邊數里外的一座山上望去。

那道山嶺的海拔,比駱駝山低了許多,但其上面卻是一個巨大的平臺,環繞著平臺的則是一排木頭的柵欄,柵欄裡邊則是密密麻麻的帳篷。

因為駱駝山與西屏山相隔有點遠了,楊振即是拿著千里鏡也看不清營寨當中的情況,只隱約看見那片矮山頂營寨裡面立著正藍旗的旗子。

看了一會兒,楊振扭頭看著潘喜胡大寶等人問道:“我尚在復州城裡的時候,曾親眼看見正藍旗的數千馬甲,從城外疾馳而過,最後屯於迎恩門外。

“既然你們在這裡已經幹掉了正藍旗千人上下,那麼山下的這個營盤以及西屏山那處大營裡面,還能有多少滿韃子正藍旗的人馬呢?”

“都督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們確定幹掉了千人左右的正藍旗滿韃子,那麼西屏山上的大營有可能是一空營!”

“啊?!”

楊振在復州城內的時候,曾經站在復州城的鎮海門城頭上,親眼目睹了正藍旗兵馬的繞城南下。

當時楊振的身邊,站滿了復州城中久經戰陣的宿將,那些人對行經復州城外的正藍旗人馬數量的估算,是不會差的。

根據當時的估算,出現在復州城外的正藍旗人馬數量,約在四千與五千之間,起碼在四千人以上,再加上之前鍾令先以及胡大寶先後從北邊熊嶽城帶回的對滿韃子人馬數量的觀察,兩相比較之下,就應該推算出中間的出入。

而如果潘喜和胡大寶沒有謊報戰果的話,那麼滿韃子正藍旗如今能夠留在駱駝山一帶的人馬,就不會有太多。

往少了說,很有可能只有一個牛錄,即使往多了說,也就兩個牛錄或者三個牛錄,不可能再多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被逼婚:躺平後攜妻復仇

遊走金魚

英倫狂潮

笨宅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