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深宮夜宴

金齒部被大唐完美接收,不費一兵一卒。

但成本還是付出了不少,李治下旨左右衛集結的三萬兵馬,軍隊來來回回撥動,戶部這幾日支應了不少糧草軍械。

不過相比大唐得到的好處,這點支出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好處不在於大唐新增了多大面積的國土,而是這片國土對大唐未來的戰略意義。

吐蕃南面的屏障被開啟了,也失去了一片緩衝地帶,日後大唐若欲出征吐蕃,金齒部便是無可挑剔的絕佳出兵地點,從金齒部往北,可長驅直入吐蕃境內。

贊悉若選擇將金齒部拱手送給大唐,從本心上說,是為了消弭近在眼前的兵災,因為吐蕃打不起,也打不過。

但從長遠來看,吐蕃丟失了金齒部,為日後的滅國埋下了伏筆。

所以贊悉若此人究竟是忠是奸,吐蕃的史書上自有定論。

總之,金齒部歸唐,朝廷處理得很低調,知道訊息的人都不多,但那些身居高位的權貴官員們都很清楚金齒部歸唐的重大意義。

李治答允贊悉若的請求,接收金齒部的當日,長安城許多權貴朝臣府中紛紛設宴,大宴賓客,席間賓主大醉,與舞伎們翩翩同舞,笑得肆意開懷。

當晚,國公府前,一輛低調的馬車靜靜地停在府門外。

李欽載穿著斗篷,將面部遮得嚴嚴實實,低頭上了馬車。

馬車啟行,沿經朱雀大街,最後停在太極宮門外,一名宦官等候已久,見李欽載下了馬車,宦官恭敬地領著他進了宮。

安仁殿內一片燈火通明,裡面樂班歌舞伎俱矣,李治竟難得地召來太常寺歌舞。

殿內除了李治和武后,沒有別的客人,顯然今晚李治夫婦只請了李欽載一人。

李欽載進殿後看到這般排場,頓時受寵若驚。

太常寺歌舞都搬出來了,這是要請大客啊,排場倒是很隆重,可李欽載完全沒想法。

太常寺的歌舞伎理論上都是李治的女人,人家給自己唱歌跳舞,但摸又不能摸,揉也不能揉,有啥用?

進了殿,李欽載畢恭畢敬行禮。

李治今日的心情明顯不錯,見李欽載來了,立馬招手笑道:“朕的功臣來了,哈哈,景初快上座,今日又為朕立下大功,朕都不知如何賞賜你才好.”

李欽載也不矯情,走到李治身側,坐在早已安排好的矮桌後。

君臣的距離很近,近到有些逾矩了,若被劉仁軌那老匹夫看到,說不得又會參李欽載一道“御前失儀”的罪名。

當然,參劾歸參劾,奏疏到了李治手裡,他只當劉仁軌放屁,奏疏扔進爐子裡生火。

“陛下,臣那啥……理論上,臣重傷未愈,還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今夜陛下召臣入宮飲宴,會不會太高調了……”李欽載為難地道。

李治瞪了他一眼:“在朕面前也裝上了,最近演上癮了吧?”

隨即李治開懷一笑,道:“盟書已籤,金齒部已到手,你現在大搖大擺出現在贊悉若面前,他能奈你何,怕啥!廢話少說,滿飲此盞!”

李欽載盯著眼前的酒盞,裡面琥珀色的美酒漾漾生波。

旁邊的武后掩嘴一笑,道:“景初放懷暢飲便是,無論伱今夜喝得多醉,醉後在宮裡圈了多少地盤,陛下和本宮保證事後不追究.”

李治哈哈大笑,笑得捶胸頓足,誇張得離譜。

李欽載臉色一僵,就這點黑歷史,說了一次又一次,沒完了還,要拿捏我一輩子嗎?

深吸了口氣,李欽載端起酒盞一飲而盡。

醉就醉了,反正醉得再厲害也就幾泡尿的事。

也幸好攤上個胸懷寬廣的皇帝,私底下處得跟兄弟一般,李欽載並不擔心自己醉後失態會被怪罪。

若換了個心胸狹隘的皇帝,李欽載打死都不敢多喝。

滿飲一盞後,李欽載很主動地起身,向領導敬酒。

李治和武后都很痛快地滿飲。

殿內太常寺舞伎的舞姿愈發縹緲如仙,地板上若是噴點乾冰,搞得雲霧繚繞,就更像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了。

君臣對飲幾盞後,李治端起酒盞竟主動敬來,嚇得李欽載急忙起身彎腰,連稱折煞。

李治搖頭,笑道:“景初,這盞酒朕必須敬你.”

“在你帷幄之下,我大唐竟收了金齒部,換了幾年前,朕做夢都不敢想,沒想到今日居然實現了.”

李欽載不敢多說什麼,只是默默地一飲而盡。

李治也滿飲之後,擱下酒盞嘆了口氣,道:“貞觀四年,太宗先帝滅突厥之後,放眼天下,大唐的強敵一東一西,唯高句麗和吐蕃爾.”

“如今高句麗已滅,大唐今日收了金齒部,開啟了吐蕃的門戶,只待我王師恢復元氣,國庫豐盈之後,大唐最後一個強敵吐蕃,便該轟然倒地了.”

“景初可知,朕如今做到了太宗先帝都做不到的事,哈哈……”

李治開懷大笑,但李欽載卻微微皺眉,他聽出了李治笑聲裡好像摻雜了別的情緒,於是不自覺地望向一旁的武后。

武后眼眶微紅,感受到李欽載的眼神後,朝他抿唇一笑,輕輕搖了搖頭。

李欽載驟然悟了,今晚是發洩局。

李治,終於走出李世民的陰影了。

是啊,李世民沒做到的事,李治做到了。

當年李世民駕崩時,大唐已創下輝煌的貞觀之治,但貞觀之治代表的意義並不是說國富民強,而是奠定了盛世基礎。

事實上貞觀之治也留下了許多沒能解決的事,比如東西兩大強國未滅,天下百姓總體來說還是比較貧苦,國庫不夠豐盈,內憂外患實多等等。

歷史上的大唐真正開始輝煌,是從李治開始的,直到李隆基的開元年間,大唐盛世達到了巔峰,最後盛世一夜之間覆滅。

今夜李治的情緒有些高亢,也有些傷感。

收了金齒部看似不起眼,但對李治來說意義重大。

它為吐蕃的覆滅埋下了伏筆,大唐最後一個強敵即將倒下。

自李治登基即位開始,朝野間便一直流傳著一種聲音,天下人都在懷念李世民,懷念天可汗的仁德和胸襟,懷念貞觀年間萬邦來朝的盛況,懷念太宗先帝的文治武功……

懷念代表什麼?

代表今時比不上往日。

李治一直以來被詬病,被非議,別人總是拿他跟李世民相比,父子倆明明都很出色,可偏偏別人就是覺得李治比不上李世民。

這段活在父親陰影下的日子,李治過了十幾年。

直到今日,高句麗被滅,金齒部已收,吐蕃的倒下只是時間問題,李治終於有了拿得出手的功績,將它放在李世民曾經的功績面前相比,絲毫不遜色,甚至猶過之。

大唐天子,青出於藍,一代更比一代強。

今夜,歌舞美酒當賀之,敬身後的陰暗,敬穹頂的光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魂穿胡亥,被始皇偷聽心聲

書夢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