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彈劾楊帆的官員此時興奮的不行。

而那些叫囂著支援楊帆的武將勳貴們不知如何是好。

楊帆都把刺客放了,還支援武器給刺客,還能有什麼話來辯白?

儘管這些武將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將軍,很多人大字不識幾個。

正因為他們的血性,對於通敵賣國還是很不屑的。

如果楊帆真的這麼做了,他們不僅不會維護,反有可能群起而攻之。

如今的結症在於,王吉峰他們到底抓住了楊帆多少的把柄。

只看刑部尚書王吉峰的神情舉止,便知道對方必然是掌握了一定的證據。

否則,絕對不敢說讓大理寺進行審理。

武將這邊全部沉默了!

他們可以支援楊帆,那是因為楊帆是在為帝國謀福。

可若是楊帆真的通敵賣國,那麼他們絕對不會與大唐律法作對。

李靖也不得不閉嘴。

他幫助楊帆,不僅僅是因為把楊帆看成他的弟子,更因為這是李二陛下的暗中囑託。

當然,這也有與楊帆私交比較好這個因素夾雜在其中。

如今楊帆被爆出通敵賣國,李靖等軍方大佬也無能為力。

大殿上一片喧囂。

唯有御座之上的李二陛下面色陰沉,一言不發。

他只是抬起眼皮,死死的看了一眼王吉峰這個刑部尚書。

眼睛的餘光又不經意的掃過站在面前的長孫無忌,心裡有一股怒氣像是蓬勃的火山在不停的湧動。

要不是有著堅韌的意志力束縛著,李二陛下的理智還未喪失,這股怒氣必然會馬上爆發出來!

即使如此,李二胸囗還是起伏了好幾次,才漸漸平靜了下來。

只見他緩緩抬起手,做了個停止的手勢。

殿內逐漸安靜下來,所有人都閉上嘴,等候李二的裁定。

雖然彈劾楊帆的這些官員覺得自己大義在手,甚至站著了律法的至高點。

但是皇權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威,若是李二陛下一意偏袒楊帆,那麼誰說什麼也沒有用。

這就是皇權的霸道。

也正因為皇權的霸道,他們才會團結起來製造出這麼一個緊張的局面,以此來逼迫李二陛下顧全大局,從而召回楊帆來維持為了維護朝廷的穩定。

可皇帝若是一意孤行了呢?

所有人都不敢賭皇帝會不會走這一步。

一時間,眾人都緊張的看著李二陛下,看看這位皇帝有什麼說法。

見此情景,李二陛下壓制著心裡頭的怒火,說道:“眾位愛卿忠君愛國,既然大家口口聲聲說楊帆私放刺客,甚至通敵賣國,那麼朕便讓你們心服口服……”

皇帝的語氣很平靜,但是“忠君愛國”幾個字卻故意加重了語氣。

誰都聽得出來那其中夾雜著的譏諷和憤怒。

意思很明顯。

你們就是這麼忠君的?

為了利益,可以如此肆無忌憚的將一個帝國最出類拔萃的年青俊彥打落塵埃,甚至可以聯合起來逼迫皇帝,果然是忠君的很吶!

隨著皇帝的話語下沉,大殿內的氣氛如同被冰封了一般安靜、肅然。

那些叫囂著彈劾楊帆的大臣不由得都心裡一顫。

長孫無忌雖然面色平靜,心裡卻無比後悔!

這位皇帝,那可是記仇的很啊!

他知道自己今日貿然參與彈劾楊帆,顯然讓皇帝已經動了真怒。

看來自己被利益和仇恨矇蔽了雙眼,有些看不清朝堂的局勢了。

即使今日江南的這一夥人利用國家的穩定來逼迫李二就範,可是以後呢?

隨著帝國越來越強大,底蘊越來越雄厚,皇帝對於朝堂的掌控力越來越強。

李二還會一次次屈服於世家門閥的逼宮嗎?

以皇帝的雄才大略,一定不甘心於被人逼迫,一次次進行妥協。

那麼忍耐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會掃清這些障礙。

世家?

士族?

門閥?

在皇帝眼裡,這些都是他掌控帝國的絆腳石,遲早都會被踢開。

踢不走的,就會拿刀子、錘子狠狠的砸開。

除非這些絆腳石能夠主動地讓路,否則必然會被皇帝清除。

這一次的彈劾風波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僅僅是彈劾楊帆那麼簡單了!

這其中牽扯到了朝爭,牽扯到了對皇權的威脅?

那就意味著任由繼續發展下去,必然掀起李二陛下的強勢反彈。

畢竟,若是李二陛下不做出反擊,動搖的是帝國的穩定,影響的是皇權至高無上的權威!

本來江南的官員是想要利用江南的穩定來逼迫皇帝退步,但是現在,皇權都受到了打壓,整個朝堂都不穩了。

這對於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來說絕對是不能容忍的。

以長孫無忌對於李二的瞭解來看,定然會有人倒黴了。

因為這一場彈劾風波已經遠遠超出了眾人的掌控。

長孫無忌滿嘴苦澀,後悔不已!

經此一事,關中世家必然在皇帝的心目中必然降低到一個極其低下的地位,甚至是敵對也絕不為過。

即使是他長孫家也極可能受到皇帝的仇視。

被皇帝仇視有什麼後果,長孫無忌不敢想象。

畢竟,長孫家能夠有今天,依靠的就是李二陛下的恩寵。

一旦沒有了皇帝的恩寵,那麼長孫家只有默默的等待衰敗的降臨。

長孫無忌有些不甘心啊!

一步錯,步步錯!

以後想要重拾皇帝對自己的信任,那可是太難了。

如今長孫無盡後悔的腸子都青了!

但他又能為之奈何?

就目前來看,只要李二不死,他長孫無忌就不敢生出造反之心。

只要不是造反的大罪,皇帝或許念及往昔的情分,並不會斬盡殺絕。

若是繼續與這些人摻和在一起,恐怕李二陛下攜著雷霆之怒,就會狠下心來將天下世家轟為齏粉,即使天下大亂,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

長孫無忌定了定神,他知道這個時候要站在皇帝這邊了。

如果說剛才摻和彈劾楊帆,可以說是職責所在,那麼現在再繼續不知好歹,定會被李二陛下視為今日一切的事情都是出自他長孫無忌的指使,那可就悲劇了!

這口鍋實在太大了,他長孫無忌背不起啊!

深深吸了口氣,長孫無忌瞥了王吉峰一眼,一甩袍袖,站出班列。

“陛下,剛才微臣只是以現有的證據認為應該嚴查楊帆,但陛下說楊帆不是私放刺客,更不是通敵賣國,微臣相信陛下之言。”

“既然如此,那麼剛剛御史言官風聞奏事的彈劾只是撲風捉影,這些人顯然是胡亂彈劾,目的是擾亂朝綱,微臣請求追究彈劾官員的責任……”

長孫無忌突如其來的轉變讓王吉峰的眉毛不由微微一蹙。

不過,卻很快恢復正常。

因為在他看來,即使沒有長孫無忌的幫襯,他們也能夠逼迫皇帝退讓。

當然,王吉峰心裡卻很是鄙夷長孫無忌。

這老陰人還真是懂得明哲保身之道。

難怪只是短短十幾年,長孫家就已經成為關中世家的領袖之一。

要知道,長孫無忌是跟著李二陛下才開始發家的啊!

很顯然,長孫無忌在李二陛下身上押對了寶,這才有了長孫家今日的輝煌!

如今他們已經把皇帝逼到絕境,長孫無忌重新站在皇帝一邊,他並不覺得意外。

畢竟,長孫家是靠著皇權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更何況,事情到了如今的地步,皇帝已經改變不了結局。

在他們看來,長孫無忌如此做,只不過是咐合皇帝的話,屬於兩邊都討好。

知道長孫無忌的一貫作風,王吉峰當然不會去辯駁,只好悶聲不語。

不過,心裡卻有些想不通……

難道皇帝真有證據證明楊帆沒有私放刺客,更沒有把武器送給那個扶桑人。

可明明自己調查到的證據證明楊帆都有參與這些事呀!

雖然想不明白,但王吉峰並未氣餒,只是有些可惜。

未能一鼓作氣令皇帝下旨三司對楊帆進行會審,恐怕事情還會有變顧。

王吉峰思緒之際。

長孫無忌的話卻讓跟隨他彈劾楊帆的官員有些措手不及。

如今都將楊帆和皇帝逼到牆角,關鍵時刻您怎麼反水了?

雖然這些人百思不得其解,想不透長孫無忌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不過,長孫無忌作為關中世家的代表,緊緊跟隨長孫無忌的腳步是絕對不會錯的。

於是乎,朝堂上出現了搞笑的一幕。

剛剛還一直喊著要彈和楊帆的官員當即便表示贊成皇帝的話。

只要有證據證明楊帆不是私放刺客和通敵賣國,就應該嚴懲前面那些用風言風語彈劾楊帆的御史言官。

不可否認的是,長孫無忌的影響力絕對是巨大的。

有了長孫無忌的支援,又有武將這邊的咐合,形勢一下發生了變化。

朝堂中起碼有一半的官員都同意皇帝的觀點。

既然如此,李二陛下也不拖沓。

當即命令內侍傳令李君羨進殿。

內侍快步走到大殿門口,高聲喊道:“陛下有令,百騎首領李君羨進殿覲見!”

正肅立在太極殿外的李君羨大步走進大殿。

不管是身在大殿內的官員,還是在太極殿外這些未夠資格進入大殿的官員,多多少少都有些詫異。

一般來說,像李君羨這樣的特務首領,是不會參與到朝會之中的。

其實今天大家來參加今日朝會,心頭其實都對今日早朝會的主題有所瞭解。

一時間,有的人幸災樂禍,有的隱隱擔憂,有的事不關己……

可李君羨卻不不會想這麼多,

到了御陛之下,方才停住腳步,施禮道:“微臣李君羨,叩見陛下。”

李二陛下看著這位親信,沉聲問道:“現有多位監察御史與朝中大臣彈劾楊帆釋放扶桑刺客以及通敵賣國,現在,你把當時楊帆所言以及朕讓你如何處置一五一十說出來。”

“另外,你把楊帆在江南所做事一一給在場的大臣做解釋和陳述,朕希望你如實回答,不能誇大其詞也不能隱瞞包庇。”

“當然,若是有人膽敢故意誣陷當朝大都督,朕一定嚴懲不貸!”

一番話,說得滿殿大臣個個暗暗心驚。

像王吉峰這樣的心懷叵測者,嚇得渾身直打冷顫。

李二話裡話外,豈不是說誰敢汙衊楊帆,皇帝絕不會寬恕?

親近楊帆者,俱是暗暗鬆口氣,看來皇帝尚未被脅迫。

而事不關己者,則暗暗下定決心,此後定要交好楊帆才行。

楊帆這小子也實在太得李二的偏愛了。

皇帝如此明目張膽的袒護,說明其在皇帝的心目中地位及其重要。

況且,這小子又是李二陛下的女婿,娶的又是最受寵的兩名公主。

以後不管是誰當皇帝,誰又敢不重用楊帆。

再說,楊帆年齡尚未及弱冠,就已經成為封疆大吏。

如果再歷練幾年,熬資歷也能熬成一朝宰輔!

妥妥的大唐官場上後起之秀,官場上的紅人!

看到眾人的表情,長孫無忌心情十分複雜。

曾經何時,自己的兒子長孫衝也是被滿朝文武甚至皇帝陛下讚譽為青年俊彥,各種讚美之聲不絕於耳。

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那個優秀得仿若星辰般的孩子,便一步一步的跌落神壇,漸漸的令人遺忘?

到了最後,更參與謀逆一案,不得不發配嶺南……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遠在江南的那可惡小子!

若不是楊帆那混蛋異軍突起,引起兒子長孫衝的嫉妒之心。

自己那兒子又怎會步步錯,最終淪落到這等田地?

現在兒子長孫衝猶如喪家之犬躲在江南,而那小子卻成為了江南最大的boss。

兩相一比較,長孫無忌更是氣的牙癢癢。

但他也知道,現在想要打壓揚帆顯然已經不現實。

於是長孫無忌緊緊咬著牙,眼目之中寒光迸射,想要聽聽李君羨到底有什麼證據。

若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那他長孫無忌不介意再次加入彈劾楊帆的陣營之中。

而王吉峰見到李君羨的出現,好像想到了什麼,心頭不由咯噔一聲,臉色變得慘白無比,再也沒有剛才那篤定的樣子。

李君羨倒是沒想那麼多,直接開口道:“陛下,當初吳王殿下與萬年縣公被刺一案,事情早已水落石出,幕後主使之人乃是清河崔氏,刺殺之人乃是扶桑人。”

“此案中,刺客毛利安奴被萬年縣公抓獲,自從清河崔氏伏法以後,刺殺一案算是徹底查清。”

“刺客毛利安奴因對佈局扶桑國有巨大好處,於是萬年縣公密奏陛下,請求釋放毛利安奴,同時給予其支援……”

“此事已報備大理寺,同時,微臣親自讓微臣傳旨三司,讓其停止調查此案,這裡是當時的卷宗……”

說著,拿起一沓的卷宗呈上御座,然後站立在一旁。

李二陛下拿著卷宗,啪的一聲摔在了案几上,喝問道:“眾位愛卿還有什麼話說?”

聞聽此言,文武百官面面相覷。

真沒想到剛才鬧得沸沸揚揚的案件居然是這麼一回事兒。

如此一來,豈不是說王吉峰剛才信誓旦旦彈劾楊帆豈不成了笑話?

而武將這邊卻偷偷鬆了一口氣,只要楊帆不通敵賣國,在他們眼中都不叫事兒。

於是乎,紛紛叫嚷著讓文官那邊應該給一個解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撿到少年的秦始皇陛下

夢夜雨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