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戶人家出門在外還是要帶人的,京城裡面不安全,誰知道會不會碰個拍花子,綁票的啊。

這年頭,見錢眼紅的人多得是的。

很多時候錯的不是,而是有兩個騷錢不知道收斂。

甄士隱就是個明晃晃的例子。

甄家在江南那麼大的勢力,耽誤甄英蓮被拐賣了嗎?不耽誤的!雖然甄士隱這事裡事外的透徹蹊蹺,一個衙門裡當值的門牙子都知道被拐的女子是誰,可甄士隱就是找不到。

但是,這不耽誤世道的兇險。

何況,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小心無大錯。

小馬蹄噠噠的響,城裡騎馬就圖個省力,也跑不快,但是也頗有一番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愉悅。

賈璉也沒說要往哪去,幾個跟著的下人也就只能跟著,沒敢多問。

這幾人能被賈璉帶在身邊,多少也是學乖了。

都知道二爺最近行事越發的謹慎了,最不喜身邊的下人多事了,他們自然也就不如以前多事了。

都知道在賈府混日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主子待見;只要有一個主子待見就可以,日子就能過的舒坦。

最好能被老太太待見,不然二房的主子也可以,實在不行大房也行。

再差勁的榜上哪個姨娘都是好的。

反正只要得了一個半個主子的心,你就能活得舒服。

幾個人自小就跟著賈璉的,想另投山門都沒機會,倒不如按著賈璉的心思來,爺喜歡多事的,他們就跟著瞎忙一起,爺要是不喜歡多事的了,他們自然也就老實了。

而賈璉這剛走,賈家就亂了套了。

一個已經成了年的少爺出門,不是大事,何況是帶了人了;但是一個少爺被傳是離家出走,那可就是大事了。

誰知道是不是拐了哪家的姑娘私奔了,這就不成體統了。

王夫人在後園禮佛,自元春入宮開始,王夫人就有了這個習慣;放在她院子中的寶玉也不用她上心,自有三四個奶孃在一旁伺候著。

生了這個孩子,也挺讓王夫人沒臉的。

封建的規矩,女人三十之後,就不得與丈夫同床了,尤其是高門大戶,這個規矩最嚴了。

她本就一兒一女傍身,就更不應該貪戀夫君之愛了。

可她自幼就深情賈政,尤其是見了趙姨娘生了一個女兒,就更忍不得了。

就這麼荒唐了一夜。

老天垂憐,讓她又得了一個兒子;可也被東西兩府的人笑話了好久,老蚌懷珠可不是打趣。

那是真的是恥笑啊。

若不是兒子含玉出生,頗有不同,自己怕是要有個失德的名聲了。

想到這些,王氏撥動念珠的手,越發的快了。

自己果然是那老天庇佑之人啊。

日子一點點也熬過來了,丈夫也沒有年輕時候的心氣,也不沾花惹草的鬧了,大兒子也有出息,大女兒也當上了宮中的女官。

如今又得了個小兒子。

還有比這更美的事嗎?除了一點比較不如意,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兒媳婦,實在是不是一路人啊!此刻,大兒媳李氏才進門,正在她身後立規矩,這個兒媳王夫人是不喜歡的。

看到她總讓王夫人想起那個總是壓她一頭的大嫂。

女人在後院一天天也沒什麼正事,只能攀比些家世啊,才學啊,出身啊,嫁妝啊。

尤其是這不管家的媳婦。

以前張氏在的時候,張氏管家;張氏走了,老太太就把管家權收了回去;王夫人雖然有各個庫房的鑰匙,可是日子過得也如那掐著鑰匙的大丫鬟一樣。

一點權力沒有不說,不時還要因為自己不識字鬧出的錯來,用自己的嫁妝貼補。

好叫老太太沒有發難的機會,讓她在夫君面前丟臉。

想到這個王氏就開始嫉恨起自己的大嫂了。

她那個大嫂什麼都比她強,就連身上的誥命都比她強。

但只有一點不如她,就是沒她活的久啊!每每在佛前祈福的時候想到這一點,王氏就倍感心情舒暢。

“人啊,一輩子還是別那麼拔尖的好!”

轉動佛珠的王氏,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句,身後的李紈心中跟著顫抖了一下。

她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

若沒有同為金陵故舊這一層關係,她是萬萬不會嫁入賈家的。

兩戶人家根本就門不當戶不對。

所謂門當戶對,不是有錢和沒錢的區別,而是身為地位的區別。

首先你家要有門當,才有門當戶對一說。

門當就是大門口上馬落轎的那抱鼓石。

高階別武官的門前用抱鼓形獅子門當石,低階別武官的門前用抱鼓形有獸頭的門當石;高階別文官的門前用箱形有獅子的門當石,低階別文官用箱形有雕飾的門當石;大富豪的門前用箱形無雕飾的抱鼓石;普通富翁則用石制門當石;也就是說,你們至少是一個階級的,只是所處的環境不同,這才算門當;官宦世家,文閥清流,皇親勳貴,這彼此之間叫門不當戶不對。

而灰姑娘嫁給王子,那不叫門不當戶不對,那叫實現了階級跨越,屌絲娶富婆亦是如此。

而李紈和賈家就屬於門不當戶不對的,他家是用箱形有雕飾的門當石,而賈家是用抱鼓形獅子門當石。

但是這樁婚事是老一輩定下的,那時候賈家也出了個進士,也算有了點文人氣息,聽說嫁的也是個讀書人,李紈因此才能接受的。

但是嫁過來,卻事事不如意,這賈家與自家的規矩大不相同,自己根本就適應不了。

好在自家相公是個讀書人,雖然身體不好,沒有考取什麼功名,但夫妻二人也頗有共同語言。

日子過得也算和美。

但是奈何,自家婆婆過於刁虔,彷彿總是怕自己拐帶了她和她兒子離心似的,一天天不是把她兒子拴在身邊,就是把讓自己來立規矩。

自己遠嫁京中沒個親戚幫襯,再加上這婆媳關係,日子過得可不算舒心。

這不,婆婆突然來了這麼一句,李紈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說不好又要挨婆婆的白眼了。

就在兒媳婦猶豫的時候,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火急火燎的進來了。

“夫人,不好了,大房的璉二爺,離家出走了!”

王夫人手頭一緊,喜上眉頭。

拜佛終究是好的,這不,好事就來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著商城混大唐

藍色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