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送入京城為質子這種事情,朱棣並沒有過多的猶豫,很快便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送入京城之中。一路只安排了少量的王府護衛加以護送。而燕王朱棣自己則一邊裝瘋,一邊緊鑼密鼓的開始抓緊招兵買馬的暗中謀劃。

並透過三個兒子送入京城為質子來極大地延長自己的準備時間。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了,說心中有萬般不捨,但為了取信朝廷,也唯有出此下策。這可就苦了朱高熾,朱高煦等人,三個皇子皇孫,一路上反覆的折騰和遷徙,費了老鼻子勁才風塵僕僕的趕到了南京城。

質”最初指貴族或諸侯國之間作為“見面禮”的物品,也就相當於抵押品,為的是來加強交往的信用。後來,物品已不足為憑證,又出現了“以人為質”,諸侯國之間就以王子為質,來對雙方關係來加以約束。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那時候國君基本都是一二十個兒子,既然是抵押就必須是貴重品才有價值,總不能隨便拉個兒子出來。於是,做人質的不是太子,也是地位比較高的公子。

一般來說,太子或重要的公子去他國做人質有幾個原因,一是兩國結盟為表示締結友好關係的誠意,互派人質。二是戰敗的一方納質求和,主動認輸。三是小國為求得大國保護,主動送公子為質,大國也會為了一時利益需要向別國送公子來做交換,像晉國、楚國這樣的大國都曾派太子出外做過人質。

戰國時期,諸侯間公子為質更加普遍,但是相互間信用越來越差,原來互為人質還會注重盟約守信,這時候更多的是利益的交換和爭鬥。由於戰爭頻繁,公子想要上位也要有功勳榮譽的,相比於在戰場上真刀真槍地拼殺,去別國做人質倒是價效比較高的手段了。於是比較有路子的人就會找一些風險較小的諸侯國去做人質,來謀取日後發達的資本。

秦國當人質最著名的就是子楚父子了,當時因為秦國多次攻打趙國,子楚(又名異人)在趙國做人質的日子不好過。呂不韋用一個商人的精明眼光發現這下淘到寶了,還把一個寵愛的女人趙姬送給了子楚。

終於在呂不韋的籌劃下,子楚成為了秦王,並且和趙姬生了嬴政,就是後來一統六國的秦始皇。不過據說嬴政是呂不韋之子,而且呂不韋和趙姬此後還繼續藕斷絲連,使得這段軼事至今成為影視劇製作的熱點。

做人質的公子也有混的差的,燕太子丹就因為在秦國過得不如意,沒有得到秦王嬴政的禮遇而覺得受到羞辱,心懷怨恨找個機會逃回了國。後來在秦國橫掃六國的軍事壓力之下,太子丹咽不下新仇舊恨這口氣,想用“荊軻刺秦圖窮匕見”的計策來實施斬首行動。不料刺殺失敗,秦王加速攻燕,燕王迫於壓力殺太子丹向秦王謝罪,只留下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歌。

春秋戰國是一個社會秩序大變動的時期,周天子越來越不被諸侯放在眼裡,甚至還出現了周平王與鄭莊公交換質子的“醜聞”。

西周滅亡後,周平王在鄭國、晉國等的庇護下東遷,周平王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但是心裡又對他們的強勢內心不服。有次暗地裡想把鄭莊公拿下,不料事情敗露,反被鄭莊公來興師問罪。周平王不敢承認,說絕對沒有這事,不信我們交換兒子為人質為證,相互友好不準反悔。

周平王這一心虛就糗大了,堂堂周天子的王子和諸侯的公子互為人質,顯然是自貶身份,其他諸侯國看到了也更加不把周天子當回事了。

秦漢以後,國家一統,公子為質的性質和形式也發生了轉變,成為中原政權和草原政權交往和融合程序的一部分。

漢初由於亂世初定,受到來自匈奴的威脅,不得已採取和親的妥協政策,而等到國力強盛之際,漢朝大規模出擊匈奴,經略西域,“獻質子”成為西域各國向漢朝表示臣服的標誌。

為此還設定了專門的機構和制度來規範質子的徵取、迎送、管理、教育等,實際上具有一定的外交和邊疆管控功能,此後質子管理制度在歷代都有所延續,發揮著漢民族與周邊諸族融合,促進民族文化交流的作用。

提起秦始皇就不得不提他作為質子的生活,提起燕太子丹,那也必須要提一下他作為質子的生活,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這種質子生活對他們接下來的人生,影響相當大。因為他們在做質子時的屈辱,或者環境所養成的性格,導致了他們後來做事情的方法的不同。

而“質子”雖然只是個人質,但這個人質也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做“質子”的人,一定是各國君王的親屬,一般都是君王的兒子或者是身份高貴的世子等。戰國時期,一個君王為了與其他國家穩定關係,就會讓自己的兒子去到那個國家做“質子”,希望能夠加強兩個國家之間的合作。但是又有誰,好好的會喜歡把自己兒子送到別的國家去,生死拿捏在別人的手裡?又有哪個貴族,會樂意去當這個人質呢?

“質子”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他們雖然是貴族,但是他們身份的高低只是籌碼的輕與重的區別而已。質子也是一群可憐人,雖然身為貴族,卻身不由己,命不由己。作為一個質子,在別的國家,要怎麼活呢?

如何活,第一要看的是這個質子所在的國家,跟他自己的國家的關係怎麼樣了。若是關係不錯,那麼大部分時間,這個質子的生活水平還是很不錯的。照樣可以吃喝玩樂,日常生活也算是自由,也能經常給家裡寫寫信什麼的。(雖然他們寫的信要經過檢查才能寄出去。)這樣的質子,過的日子,是生活。不過,質子終究是個人質,涉及軍事朝政的東西,是萬萬碰不得的。要出城遊玩的話也要提前報備,獲得了准許才行。說起來,這個自由,也僅僅是在一座城這麼大的鳥籠裡面的自由自在了。

說完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還值得一提的是質子與送他來的國家君王的關係。若是君王對這個兒子足夠重視的話,那麼質子即使在別國,日子同樣可以過的風生水起。有君王的寵愛,即使在別國也能受到重視,日子自然過的很是不錯。說不定還能結交幾個有能之士,也能漲一漲自己的聲譽。

但是,質子真的能夠過得如上述一般舒坦嗎?答桉是否定的。兩國“交質”,其實就是說這兩個國家的關係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最起碼他們國與國之間,君與君之間並沒有什麼信任。《左傳》裡就形容過兩國“交質”,“交質”的本質上還是籌碼,交換質子其實也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大部分的質子,都是如下面所說的那般活著……

因為,一般送給別國的質子,都是自己不怎麼得寵的兒子。而這個質子很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去了別的國家,跟他老爸也沒有什麼父子之情。君王極有可能遺忘了這個孩子,或者說記得,只不過為了這樣一個孩子還不足以來改變他的決定。這樣的質子是最常見的,也是最可憐的。

沒有錢,也沒有權。缺衣少食不過是家常便飯,受到別的貴族的羞辱也是常有的事情。他的一切交際活動,交友、玩樂,全都被限制。兩國關係緊張的時候,他甚至還會被下押牢房,生命隨時受到威脅。如果他的母國要攻打這個國家的話,那麼他很有可能被綁在絞刑架上,推到雙方交戰的戰場上,用來要挾他的母國。

不單單是這樣,真的強大的國家需要把自己的兒子送去當質子嗎?而弱小的國家,他的質子送過去就是個階下囚。兩個國家的關係不對等,只有弱小的國家委曲求全,強大的國家不會給予半分憐憫。一個階下囚只能戰戰兢兢的活著,時時刻刻受到監視,他們甚至連自殺的權利都沒有。他們怕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情,甚至有可能多看了某一個權臣一眼,都會被判定成想要偷窺強國的國家機密來幫助母國。

“交質”其實是一種外交手段,並且他外交的物件主要是敵對的國家。拿自己兒子的命來形成一種短暫的平衡,以求得暫時的安寧。“交質”到了後期,並沒有所謂的雙方互相交換質子。有的只是小國單方面的給大國質子,來表達對大國的臣服,給一個威脅的人質在大國手上。到了這個地步,大國往往會要求小國的太子作為人質,而小國就算不捨得也要答應。

即使是太子,在別的國家也不過是階下囚而已。戰國時期的燕國太子丹就曾經到秦國為人質。但是秦國作為強國,他想要什麼時候攻打燕國,就什麼時候。而燕國卻要顧忌著他們的太子,一直對秦國俯首稱臣。並且即使是秦國先挑起的戰爭,燕太子丹也會受到強制性的更為嚴密的監視。理由是怕他洩露秦國的機密給燕國。一旦兩個國家即將開戰,或者關係緊張,那麼質子,隨時都可能喪命。

質子在別的國家是不會歸屬感的,他們要努力的活著,不能被揪出一絲錯來,不能做任何,可能讓他所在的國家有理由對他的母國開戰的事情,甚至連死都不行。這難道不是一群可悲的貴族嗎?

而歷史上,在燕王躊躇之時,太子冊封詔書已經昭告天下了,沒有懸念,沒有辦法,朱棣一直想不明白道衍和尚說的這個路路不通走水路是什麼意思!莫非真的是造反?

造反搞不好是要殺頭的,不反自己至少是一個王爺,這條路不好走啊。但是凡事都要兩手準備,一直以來朱棣按照姚廣孝的意思,一邊招兵買馬一邊儲備糧草,四處部下耳目。

1392年朱標死,1395年朱樉死,1398年朱棡死,朱元章在接連失去至親後於1398年駕崩,朱允炆繼位!史稱建文帝。

朱棣馬上派長史葛誠去南京打探訊息,結果這小子到南京就叛變了,受不了建文帝噓寒問暖啊。把朱棣的野心表露無疑,建文帝招朱棣進京述職。朱棣去大搖大擺也不拜也不服,這把方孝儒黃子澄等人氣完了,建文帝畢竟才21歲,沒有政治經驗,他覺得如果如果皇叔真有反心必定蟄伏,如此不屑應該是心中無愧,而且還把自己兩個兒子送到南京當質子,這個皇叔問題不大。

朱棣回去之後就病倒了,病的還不輕,徐王妃想來侍疾病他也不肯,照理他們夫妻二人感情尚可,只是這徐王后很討厭姚廣孝,曾經他說過反意,徐王妃三天不吃不喝抗議,不愧是徐達的女兒,很講忠孝節義,他因此不能讓王妃知道。

朱棣為了消除建文帝的疑慮不僅病還瘋了,天天去大街上睡覺,撒尿,和要飯的搶東西吃。王妃懷疑,畢竟從小夫妻,她太瞭解他的性格了,於是派人多方探查,且喜且憂,徐達有一個兒子是徐輝祖效忠建文帝,徐輝祖和妹妹常有家書來往,徐皇后就將燕王是裝的如實相告,這麼一來建文帝嚇懵了,這可怎麼辦,黃子澄一個決策削藩,必須削藩。

現在全國九大藩王,除了燕王外分還有遼王,寧王,谷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和肅王。每一個王都有三個護衛,一個護衛都在一萬兵力左右。

如今燕王聲望很高,如果他振臂一呼可有我立足之地嗎?為今之計唯有削藩了。

朱棣辛辛苦苦裝瘋半年以為會麻痺建文帝,好給自己準備的時間,結果是功虧一簣!這次是真的病了,氣病了,這邊被嚴密監視,那邊藩王們一個個上交兵權,交出府邸,馬上就要輪到他了,什麼都舍了,自己也就完了,反,必須反,雖然還沒有準備好,但是已經沒有退路了。

可是怎麼反,總共朱棣就生了三個兒子,有兩個在朱允炆手裡,如果反那也是得把兒子弄回來,怎麼弄?之前裝病已經派人去南京請求放回質子,幾次三番苦苦哀求,那幾個可恨的老臣就是橫檔豎攔的不讓歸北,除非守孝?誰死呢?

當然是王妃!這個可恨的蠢女人,沒有他怎會功虧一簣?於是親自在王妃飲食中下毒,慢性毒藥已經來不及,必須速死,第三天不到,徐王妃暴斃,南京發喪,同時報燕王病危,建文帝耳目一直在燕京,飛鴿傳書所說屬實,建文帝一直覺得這個叔叔和嬸嬸感情很好,夫妻恩愛,舉桉齊眉,宮中早有流傳,這個叔叔很怕嬸嬸,凡事有度,爆脾氣只對外人,對媳婦一向俯首帖耳,而且共育有七個子嗣,憑他純孝簡單的性格他怎麼也想不到會是這麼個死法。於是建文帝要放回燕王二子,方孝順儒死諫,無奈朱棣二子跪在太后宮中日夜啼哭,並將奇珍異寶進獻給太后寵妃,枕頭風+羊癲瘋讓朱允炆心一軟就放回質子回燕京奔喪。

結果這一放虎歸山引來了災禍滔天。

但是眼下的朱高熾和弟弟們,並沒有歷史上的後知後覺。反而感覺到是自己兄弟三人踏上了一條生死未卜的質子道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被逼婚:躺平後攜妻復仇

遊走金魚

英倫狂潮

笨宅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