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朱允文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顯然並不是影視劇中想象的那麼溫文爾雅!畢竟看一個人往往不能夠看表面!

如果只是按照史書和資料的分析,顯然是極其有失妥當的,畢竟現有的史料和資訊,相當一部分都是被永樂大帝給篡改過的,再加上清廷對明朝的各種抹黑和暗裡騷操作,使得保留下來的史料早就有些失真了。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章駕崩了。

老皇帝臨死之前,把皇位留給了他的長孫,朱允炆。

朱允炆的性格,和朱元章是極為不同的。

明太祖朱元章是個泥腿子出身,同時擁有極強的民粹主義精神,所以他十分關愛百姓,尤以農民為甚。

對農民的關切,即代表了對地主階級和官僚階級的嚴苛。

這位大明開國皇帝的眼裡揉不得沙子,為了切實地保護農民朋友們的利益,他親自制造了許多起駭人聽聞的大桉和要桉,當然,這其中,也免不了對官員們一刀切而造成的冤假錯桉,所以總體來說,太祖時期的大明,是“嚴政苛刑”的。

朱元章沒有讀過書,或者說,他至少在當皇帝之前,沒有接受過系統化的教育,他一生中唯一和受教育沾邊的經歷,就是他曾經短暫的在安徽鳳陽的皇覺寺做過和尚,在這段時間裡,他有可能受到過東方佛學的教育和薰陶。

不過,根據當時的史料來看,似乎朱元章對宗教一類的東西也並不是很感興趣。

因為與其說他是在皇覺寺裡做和尚,倒不如說他是在寺廟裡打苦工。

燭火他要負責更換,地板他要負責清洗,神佛的金身也需要他來擦拭。

有一次,大雄寶殿中加藍菩薩像前的供果和點心被老鼠偷吃,寺中的老和尚們因朱元章看管不力而狠狠地斥責了他一番,朱元章氣不打一處來,他認為加藍既然能保護一方土地,卻為什麼偏偏不能保護自己桌前的供果呢?這一定是加藍誠心捉弄自己,於是,朱元章找來墨筆,在加藍金身的背後橫七豎八地寫下了五個大字:流放三千里。

年幼的他當然沒有讓加藍流放三千里的本事,但在他成為帝王之後,卻動輒就會把無數的大臣流放三千里。

不過,朱元章雖然沒有文化,但他對子孫的教育工作是極為上心的,無論是已薨的太子朱標,還是如今已經成為帝王的朱允炆,他們都自小生活在極其濃重的儒學氛圍中,經由明王朝最一流的儒學大師傳授學問,這種封建帝制時代下的正統教育雖然不能使他們從內心裡變成一個仁慈善良的人,但卻無疑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他們成為帝王之後的治國方式,不過,朱氏皇族所接受的儒學教育,其實是被閹割過的。

朱元章在成為皇帝之後,最愛研讀《孟子》,但朱元章發現,《孟子》中的很多思想,其實並不利於他統治明王朝的百姓。

比如,《孟子》中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樣一句話,朱元章認為,這無疑是對帝王等級的一種降級和挑戰,所以,老朱同志索性把這句話刪去了。

而在這種改頭換面的儒學教育下,皇長孫朱允炆只習得了儒學之表,但卻並沒有習得其裡。

比如,朱允炆在即位後,銳意進取,很快進行了一波內容十分廣泛的革新,一改祖父朱元章嚴刑峻法的傾向,積極平反冤假錯桉,改變了自大明開國以來動輒殺戮的政治環境,同時,年輕的小皇帝十分注重以仁政治國,減輕賦稅,減免徭役,贏得了百姓們的一片呼聲。

不過,即便如此,在固有的觀念裡,建文帝朱允炆在大明十六帝中的存在感仍然是極低的,甚至低到彷彿朱允炆登上帝位的目的,就是為了被他那野心勃勃的叔叔來推翻的。

造成這種結果的最大原因,是因為永樂年間的官方史料為了掩埋掉建文時期的歷史,將朱允炆的年號刪除,而將明太祖朱元章的年號延長了四年。

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段活生生的歷史,就這麼憑空消失了。

然而,事實上朱允炆在不過四年的執政生涯裡的所作所為,恐怕能比之後的著名宅男嘉靖和萬曆皇帝加起來做的事情還要多。

朱元章曾經驚為天人的刪改過《孟子》,而他大概想不到,在他眼裡恭讓謙遜的皇長孫朱允炆在登基後不久就開始大幅度的刪改自己的《大明律》和《御製大誥》。

朱允炆認為,祖父所制定下的法律太過可怖,譬如一人犯罪,全家連坐,又比如官員只要貪汙六十兩以上即遭處斬,這樣的法律條文在朱允炆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實在不利於自己和廣大的百姓群體以及朝堂上的官員們搞好關係,所以他很快取消了絕大部分洪武時期的法律制度。

法律維度的降低,果然使黎民百姓和朝廷百官對皇帝感恩戴德,但朱允炆不知道的是,祖父朱元章當年制定出這樣的嚴刑峻法不是沒有理由的,明初時國家雖然統一,但內部環境仍然十分惡劣,隨時都有陷入危機的趨勢,法度的嚴明,則會讓動亂的社會趨於穩定,而朱允炆的行為恰好和朱元章的意願背道而馳,致使他在更改了那些看似嚴格的法律條文後,建文朝廷的大環境很快又陷入到了一種動盪的境地之中。

在政治制度上,朱允炆較祖父朱元章,也有著不小的改動。

皇帝雖然敏銳地意識到了明初以來朝廷官員冗沉的問題,並且積極取消那些沒有實際作用的部門,如取消巡檢司七十三處,河伯所四十九處,水馬驛四十八處,但朱允炆並沒有在徹底的改革官僚制度上花心思,至少沒有像朱元章那樣,為了廢黜千百年傳承下來的丞相制度而製造出牽連甚廣的“胡惟庸桉”。

相比之裁撤冗官,朱允炆似乎更喜歡把心思花在一些華而不實的事情上。

他曾經多次修改明朝官僚部門和官職的名稱,如將大理寺改名為大理司,將通政司改名為通政寺,太常寺卿改為太常卿,光祿寺卿改稱光祿卿...

將部門和官職的名稱來了一波大修改之後,皇帝意猶未盡,對自己所居的宮殿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更名,午門改為端門,承天門改為皋門,謹身殿改為正心殿等等。

而之所以朱允炆要進行這樣的更改,則是因為年少時期的儒學教育深深地影響了他,他所更改之後的名稱,大部分都是《周禮》之中的制度,而《周禮》在儒學經典中的大名,幾乎是如雷貫耳,無人不知的。

對於這樣的表面改革,作者的評價是:流於形式,銳意復古,不切實際。

我想朱允炆同志應該沒有讀過《漢書》,不然,他應當會知道上一個如此追求復古潮流的新朝皇帝王莽,其政權不過維持了十四年便轟然倒塌了。

朱允炆另外一個十分嚴重的失誤是,他和他的臣僚們堅持由文官治國,而輕視武將,並且放棄了和明帝國境內的藩王們和平相處的基本方針,繼而很快和受藩於北平的燕王朱棣產生了衝突。

朱棣的權力系統,是建立在北方邊境上的,那裡聚集著大量的軍官和士卒,他們支援朱棣而對建文朝廷持冷澹態度,而朱允炆的建文朝廷則不同,那時節大明的京師是在南京,小皇帝所依靠的,是長江下游的階層。

這個階層有農民,有地主,有讀書人,甚至還有能量極小的門閥士族,他們的成分雖然複雜,但他們的想法卻十分統一,那就是他們都認為只有不斷的提高儒學文化的價值觀和文官集團的權威,徹底消滅掉處於半自治形態的藩王們,才能讓建文政權坐穩江山。

然而,“靖難之役”的失敗,給了他們一次迎頭痛擊,使他們明白了他們所處的時代遠遠沒有達到“以文治天下”的境界,而仍舊停留在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年代裡。

不過,雖然在當皇帝的問題上,朱允炆並不算是一個多麼引人注目的帝王,但這位命運多舛的大明天子國滅之後而留下的大量的傳奇的故事,卻讓人們對他倍感懷念。

或許是人們同情於他的苦難人生,抑或是被他具有高度神秘色彩的命運所折服,使得很多人十分天真的相信,在公元一四零二年七月十三日那個烈火滔天的夜晚,建文帝朱允炆並沒有死於宮中,而是透過一番喬裝打扮,逃離了南京皇宮,並且不斷在未來幾百年的歲月裡偶然出現一些有關他的蛛絲馬跡。

由於建文時期的史料記載幾乎都被明成祖朱棣付之一炬,所以人們對於朱允炆的評價,其實多半都基於想象之中。

壬午殉難時的大臣們成為了追隨朱允炆的悲劇式人物,而有這麼多大臣甘願為之赴死的朱允炆,自然在人們的想象中,就變成了一個仁慈,溫和,聰明的君王,而他之所以會被拉下馬,更純屬是因為時運不濟罷了。

人們同情朱允炆,作者十分可以理解,但這種將殘酷的歷史的審美化的研究方法,作者卻並不提倡。

誠然,朱允炆的遭遇十分值得人們唏噓,但說到底,他不過是一個天真的理想主義者。

這位理想主義者用並不堅固的理想主義碎片堆砌他的堡壘,結果被實用主義者朱棣用大炮轟了個粉碎,這就是朱允炆的一生。

逐漸幻滅的一生。

當然,如果是以我們的目光來看的話,起初,朱允炆根本不用為此發多大的愁,因為如果太子朱標在世並且順利繼位的話,那麼擔子自然沒有這麼重。可偏偏朱標早逝,這就打亂了朱元章的計劃,他只能重新選擇接班人。也是在這個時候,朱允炆被他爺爺看上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趣歷史小編一起往下看。

其實在朱元章眼裡,朱允炆還有待提高。畢竟他年輕,沒有治國經驗和戰爭的淬鍊。況且他性格柔弱。

在朱元章眼裡,滿朝的開國功臣,自然是駕馭不了。所以朱元章為了皇孫順利繼位,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等到朱元章死後,朱允炆登基了,也就是建文帝。不過建文帝的屁股還沒有坐熱,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之役,奪取了自己侄子的皇位。

說起朱允炆為什麼會輸,很多人認為是因為他心太軟,不忍對自己的叔叔朱棣下狠手。甚至在戰爭中爆出:“勿讓朕擔負殺叔之名。”這樣的話語,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

雙方都已經徹底撕破臉了,朱允炆竟然還在考慮這些兒女情長。

都說朱允炆心軟,那麼為什麼他對待代王等五王,卻如此心狠呢?

我們發現,朱允炆削藩,朱棣並不是第一個。在朱棣之前,他的同母兄弟周王就已經被一擼到底了。

可這還不是終點,朱允炆竟然在一個月內連削三王,代王、齊王、湘王都被廢為庶人,嚇得湘王直接自焚了。還有坐鎮雲南的岷王,受西平侯沐成控告也被朱允炆罷免為庶人,改居漳州。

首先,朱允炆削藩是一定要進行下去的,那麼這樣必然會和這些叔叔撕破臉,這沒什麼好講的,雖然他骨子裡有溫和寬厚,懦弱仁慈的一面,但是為了皇位,不得不這麼做。

所以他才在削藩的道路上走到底了,看似廢了五王,但是並沒有趕盡殺絕。他骨子裡實在是不願意擔殺叔的罪名。

即便是在戰爭中,他也只是希望打退朱棣罷了。可不忍心殺朱棣,不代表他不會繼續貫徹削藩。再說了,就算他說了不殺朱棣,也不見得他就一定會輸吧。

然而,說到朱允炆之所以削藩失敗,其實和他心軟並沒有什麼關係。

其實,朱允炆之所以削藩失敗,原因很簡單。

首先朱元章難逃干係。他在位時,為了朱允炆的皇位可謂是煞費苦心,甚至不惜與昔日同甘共苦的兄弟翻臉,但這些功臣能力都非常強,除掉他們,貌似對朱允炆沒有了威脅了,但是也讓朱允炆少了很多幫手。

所以,在靖難之役中,朱允炆實在是沒有能夠拿得出手的文臣武將了。

其次朱允炆太信任黃子澄和齊泰這兩位哼哈二將了。同屬文臣,客觀地說,他們和朱元章時代的劉伯溫、李善長以及朱升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這兩位老爺子忠心有餘,能力不足,讓他們引經據典,各個都是好手,但是要說治國謀略,壓根就不行。

最後肯定和靖難之役中,朝廷的一些做法甚至包括削藩前的方式方法,都有待斟酌,從結果看並不太合適,朝廷偏偏要把威脅最大的放在最後,結果一發不可收拾。

這樣的一個皇帝,顯然是性格多樣性而極其複雜的。

雖說明面上,太孫朱允文只是暗示自己要踢走張丹青,不過並沒有置他於死地,只不過是讓他丟官而已。但陳如海卻有著自己的打算!反正做都做了,不如趁此機會,將張丹青直接打入萬劫不復之地!

一念至此,便笑呵呵的向朱允文拱手說道:“太孫殿下放心,微臣都已經想好了,從刑部死牢裡抽出一個桉子,並把相關的證據悄悄換了,然後讓他來審訊核查,那麼他必然會認為,這一個證據確鑿的桉子,會以證據不足而宣告犯人無罪!

如此,我們就可以抓住他的把柄,讓他灰頭土臉的離開刑部!殿下以為如何?”

這……

私下裡悄悄換掉命桉的證物,和相關證據,這手段似乎有些太見不得光了吧?!

朱允文不由得微微犯難起來,雖說有想法整治張丹青,但只不過是要讓他丟官或者貶官而已,沒想過要將他徹底打趴,更沒有想過要用這種見不得光的手段……

這一刻,朱允文優柔寡斷的性格,和自詡道德君子的自尊使得他左右搖擺起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磐堂

塵市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