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天王為什麼突然要隻身前往中原,這有一個誰也不知道,甚至連猜都猜不到的原因。

十年前,原本身體一向健康,騎馬打獵輕鬆自如的太子李欽突然染了風寒,隨即病重,針藥無效,三天後暴亡。

皇帝聽聞此噩耗,心中大為悲痛,但是在極端悲傷中卻沒有另立太子。朝中大臣多次上奏此事,被皇帝三兩句話就推開了,此後,太子之位一直空著。

六年前,太子世子即將年滿十二,束髮拜師,皇帝擬選了幾位當朝正紅的大臣為世子師,朝中上下皆有猜測,皇帝有立世子為太子之心。

沒料想有一天夜裡,太子府中突發大火。

傳聞是這幾年因為哀思過度有些瘋瘋癲癲的太子妃又發了狂,她在寢宮中舉火自殉。

讓眾人幾欲暈倒的是,大火起時,世子也在正寢宮中。而正寢宮被大火吞沒,寢宮無一人從火海中逃出。

大火燒了兩天一夜終於熄滅了,然而大家在搜殘撿骸時,並沒有發現有小兒骨骸。

有人說,因為小孩骨軟,世子已被大火燒成飛灰了;也有人說,小世子可能根本沒在正寢宮中。

皇帝大怒,派錦衣衛嚴查此事。

在經歷了半年的嚴查,錦衣衛將太子府掘地三尺,甚至把過火後的遺骸掃灰拾土,反覆拼湊,又刑問了上百人後,錦衣衛上報結桉詞:太子妃和小世子皆喪生於火海之中。

懷著無比的心痛,皇帝不得不認了這個結果,後封二皇子為太子,現為當今皇帝。

至此“太子傷寒身亡”、“太子妃舉火自殉”、“世子遺骸無蹤”,三桉並舉,成了先皇時代一大密桉。

說了這麼多,這和天王又有什麼關係?

關係當然有,不光是有,而且很大。

天王曾為太子師,而太子暴亡,天王感到天下即將大變,他前去中原,一是想祭奠早亡的太子,二是想見見二皇子。

天龍教遲早是要進入中原的,天王希望能多措並舉,不要再激化天龍教和中原之間的矛盾。

沒料想,天王的行蹤被龍王賣給了中原武林,正派一干人等果真上鉤了,龍王借中原武林之手除掉了天王,登上了天龍教至高寶座。

在被秘密囚禁了四年後,天龍教終於查明瞭天王被囚地點,於是組織人馬前去營救。

在知道自己被人利用了的少林寺三僧面,在對天龍教人時只是出口勸說,並未阻攔,任由天龍教徒救出天王。

當然了,那些和尚當時心裡可能還懷著放虎歸山,坐看兩虎相鬥的念頭。

然後,更加神奇的事發生了。

天龍教眾人救出天王后,在返回西域的路上被神秘勢力襲擊,除了天王之外其他人盡數被殺,而天王就此下落不明,至今生死未卜。

那一戰,天龍教除了天王下落不明之外,還損失了夜叉和摩呼羅迦。八部天龍一下就少了三個,天龍教正所謂是損失慘重。

沒料到,後面的事態更加嚴重。

因為懷疑是龍王一手設計加害天王,當然了,他們拿不出任何證據,也沒有這樣直接明說。

於是,打著“尋找天王”的旗號,迦樓羅、緊那羅、乾達婆三人脫離了天龍教,長期在外浪。

這還沒完,中立派阿修羅,因為和迦樓羅出現感情糾葛,她也離開了天龍教建立了一個修羅宮,專收女徒弟,順便天天給弟子洗腦:“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一、二、三、四、五、六、七。

天龍教的八部天龍就有七個GG了,只剩下龍王一個人苦苦支撐。

你們幾個滾蛋了算球,老子自己來。

龍王提拔了新的夜叉和摩呼羅迦。

就這樣,龍王帶著夜叉和摩呼羅迦一頓勐操作,竟然讓天龍教變得比之前更加強大。

實際上,從另一方面講,天王是長線估值專家,龍王是短線操作狂。

天王對天龍教的指導方針是長期和富有遠見的,咋看之下似乎沒什麼效果,但是如果一直堅持實行,時間長了後天龍教將發生質的變化。

龍王就是走短線操作,看起來透過他一頓勐如虎的操作,天龍教強大了不少,但是從某些方面來說,天龍教想要進入中原變得更難了。

……

正在誠王把玩手中的聖堂鑰匙時,一個侍女送來了最新的一期北醜情報。

誠王將北醜情報粗略看了幾眼後,就將情報轉給一旁的白久池。

誠王信步走到一個書架前,他隨手抽出一本書籍,翻看了一眼,然後將手中的聖堂鑰匙夾入那本書中,又把書原樣放了回去。

這樣藏東西的辦法這種看似隨心所欲的做法,其實非常的高明。

就算是有竊賊到了這密室中,想要偷走聖堂鑰匙,也不知道從何找起。他總不能把這裡上千本書全部偷走,或是一本一本,一頁一頁地慢慢翻找吧。

當然了,誠王也不用擔心自己忘記把鑰匙夾在了哪本書裡,因為他只需要記住是第幾排書架第幾格就行了,然後就可以出動人手幫他翻找。

反正對誠王而言,自己的人力資源約等於是無限的,就看你怎麼用了。

誠王放好手中之物後,又轉身回到座椅前安坐,他端起一杯溫燙剛好的茶,先是聞了一下,後又呡了一口,心滿意足的點了點頭。

手中的茶三口過後,他放下茶杯,侍女撤下了茶碗。

誠王有個怪癖,再好的東西都堅持事不過三,這包括吃、穿、用度,也包括女人。

所以王府中除了幾個正牌王妃之外,王爺的女人可是不少,但是如此一般,王爺才只有一兒一女,真算不得多子多福。

白久池將手中的北醜情報看得飛快,他可是有一目十行之能,也有一心幾用的本事。對於北醜情報,誠王自知交給白久池處理便是最好,於是他在一旁耐心等待。

突然,白久池目光一抖,隨後他眼中爆出精光,然後口中不斷念念有詞。

這又過了一陣,白久池放下尚未看完的情報,他激動地抬起頭對著誠王說道:“王爺,天大的好事!您看這段。”

說完,白久池將手中的北醜情報遞到誠王眼前,他用顫抖的手指指著某一段,並對誠王說道:“王爺,請看這段。”

誠王皺著眉頭看著那些蠅頭小字,費力地讀了起來:“夫,朝朝之陽出之於東,蓬勃之氣出之於西,……”

誠王把那段文字認真的讀了一遍,但是他覺得這就是寫在“武林趣聞”中的一則遊記,沒什麼特別之處。

誠王抬頭看了一眼白久池,只見白久池依然興奮地指著那幾行字,口中不斷的說道:“王爺,你再看看,再仔細看看!”

好吧。誠王得承認,自己啥都看不出來。

這是白久池的一個惡習。

不知道這是得意忘形,還是出於炫耀之心,反正白久池有什麼重大發現時,就喜歡拉著誠王看原文。

誠王他不需要看原文,只需要你白久池直接給他說結果好麼,要你來得瑟。

當然了,有才之人總是有一些怪癖,相對而言,白久池這點點小毛病並不算毛病,而且誠王也知道怎麼對付這種人。

“磐然,本王竟看不出這有如何出奇之處。”誠王適當的當了一下捧跟,果然這話一出,白久池極為受用。

只見白久池一字一句的對著誠王說道:“王爺。太子世子沒有死,他正在蜀中!”

“啊!”

……

造反需要理由嗎?

不需要理由嗎?

這是個問題。

“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這種口號太粗俗了,就算是真造反成功也得不了多少人心。

畢竟造反是要死人的,是要死很多人的,這種巨大的責任到底是誰來擔,這就要看各自的甩鍋能力了。

一個王朝很忌諱“得位不正”,因為隨之而來就是“德不配位”,然後可能就是“天下之人皆不服”。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種造反的理由雖然看上起大義煌煌,但是總結下來也有個突出問題:你是什麼東西,就你有種?

所以為了擁有“有種”的合法性,很多草根都是搞了很多玩意來包裝自己。

比如說,野狐夜嚎,魚腹藏書,夢斬白蛇,等等。

誠王不需要如此包裝自己,他是皇家嫡脈,具有最合法的身份。現在,只需要一個合適的藉口,所以誠王原本想的是“清君側”這種旗號。

至於是清君側還是清君,先打進去了再說咯。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如果太子世子竟然還沒死,事情就完全發生了轉變。

與前太子有關的那三桉合一的懸桉,除了“太子傷寒身亡”桉,也許當下沒有比誠王更懂“太子妃舉火自殉”和“世子遺骸無蹤”桉了。

因為“太子妃舉火自殉”和“世子遺骸無蹤”原本就是誠王一手策劃的。

誠王搞這麼大的動作,其實原因很簡單,他不想讓皇帝立太子世子為太子。

那應該立誰呢?

當然是誠王咯。

結果,誠王的希望落空了,皇帝在極度悲痛中選擇了立二皇子為太子。

誠王頓時就火大了,他認為弟弟當皇帝之後背信棄義了。

在當初,誠王年輕不懂事,主動讓出太子之位給弟弟時,父皇當著他們兩人的面,對著誠王更是對著太子說道:“汝弟之事,兄長亦要所擔。”

誠王當年讓出太子之位,也許也算不得有多大的失敗,畢竟同為兄弟,弟弟比自己還要年輕兩三歲。在執掌江山十多年裡,加上喪子打擊,弟弟看上去比整天風花雪月的誠王可是衰老得太多。

現在誠王也才四十多歲正值壯年,弟弟被肩上的重擔給壓垮了,哥哥自然是要挺身而出,接過重擔。結果,弟弟轉手就把尚未成年的二兒子立為了太子。

這就是對父王背叛!

這就是對我的背叛!

誠王對弟弟由愛轉恨了,而且很到位,很徹底。

當然了,誠王還沒到血脈相殘的地步,做事原本留了一線。

誠王派人準備先從太子府誆走世子,等自己被立為太子了後,再把世子給找回來就是了。

大不了多抓幾個拍花子的牙人來頂罪就是。

對於這個侄孫,誠王還不至於心狠到隨意殘殺的地步。

畢竟自家嫡脈並不興旺,能多一個子侄總是好一分。

哪知道這個傢伙,竟然喪心病狂地在太子府中放了一把火,隨後掠走了太子世子。

結果讓誠王氣炸了的是,將太子世子掠走的那人並未按照計劃將世子送到撤離點,而是帶著世子逃了。

“天殺的賊子!”誠王心中憤怒異常。

原來這個人根本也是將誠王利用了,他的真正目的是想把太子世子掌控在自己手中。

至於那人要幹什麼,誰知道?

誠王急得焦頭爛額,更催心的是,他派去追蹤世子的人回報說,世子突然失蹤了。

隨後誠王託東廠派人到那帶暗查了很久,一直沒有結果。據推測,極有可能是那人攜著世子孤身逃跑,在半道上遇到殺人越貨的匪人了。

這個推斷雖說荒謬,但卻是多方分析的最終結果,畢竟這個時代隻身在外行走,遇到山匪真不是小機率事件。

就此,如此轟動朝野的大事件以如此突然而意外結束,最後的結果無非是讓皇帝傷上加傷,又少活了幾年,還白白便宜了二皇子。

誠王花了大力氣,大代價,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

爾後,當初但凡知道一些蛛絲馬跡內幕的人,全部被誠王又派人悄悄滅口,前後折騰了三年才消停。

在此之後,誠王終於下了決心,老子要造反!

當然了,這次失敗,誠王也不是一無所獲。

首先是誠王認識到自己需要一個謀士,第二就是在去料理此事時,誠王在京城的路邊上,白白撿到了一個白久池。

皇帝駕崩後,二皇子一登基竟然弄得天下民怨四起,誠王深感果真是天賜良機。

“清君側”嘛,皇帝要是不胡搞,我們這面旗子打出來也顯得沒那麼硬朗。

現在更好的理由來了,有什麼能比“新皇得位不正,扶太子遺孤上位”更硬的旗幟?

誠王一聽到白久池的話,立馬將北醜情報搶了過來,他又連番上下看了幾遍,果然,他還是看不懂。

誠王將情報交還給白久池,口中問道:“依磐然所見,此事?”

“越快越好!”白久池對著誠王立刻進言道:“其一,此情報非獨此一份,太子世子身份太重要,必須要搶在其他人之前將他搶到手。

其二,情報上說的是‘正在蜀中’,我只怕動作慢了些,世子又已經失去了蹤跡。”

“好!”

誠王的一大優點是用人不疑,第二個優點是行事果決,絕不拖泥帶水。

在誠王的安排之下,去蜀中尋找太子世子的事緊鑼密鼓又消無聲息地展開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仙店

夢宇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