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肉包子很香,主要於知青實在是個大方人。除了不分給另外倆知青,幾乎全是他出的食材,最後出了兩籠十二個大包子,硬是給趙家分了兩個,他還私下又偷偷塞了一個給趙蘭珍。

這輩子楊妙華一家三口都還是第一次吃包子呢,還是這種純白麵,宣軟蓬鬆的外皮,餡兒是臘肉野菜的,半肥半瘦的臘肉鹹香油香混在一起,摻雜著野菜的鮮香,簡直是好吃到天靈蓋都舒展了。

特別是對趙蘭珍來說,這就是她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包子,以至於接下來的一生吃了很多好東西,各種小籠包灌湯包蟹黃包都吃過了,仍對這口唸念不忘。這是後話了。

這還只是個開頭,接下來,於知青還找楊妙華又開了些小灶,什麼燒雞什麼魚湯的,也不知道他是從哪兒換來的,倒是真弄了不少好東西。

甚至明明都輪到別家搭夥了,仍舊要來找楊來娣幫忙開小灶。

酬謝嘛也有,有時候是一小袋米,有時候是一把面,都是極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一開始楊妙華還收,畢竟那叫什麼,等價交換嘛,給人開小灶,她也要幹活,也要燒柴禾,收東西不算什麼。反正這小於也不是缺錢的,人能搞到好東西就是本事,她在這裡裝清高不收,換了別人只會還嫌不夠。

只是後來楊妙華到底是有些臉皮厚不起來了,因為這小同志真真大方,每次都要把那些好吃的分給他們,他們拒絕的話就變著法兒塞給趙蘭珍,人心都是肉長的,就算楊妙華早就想著送上門來的肥羊不宰白不宰,到這後頭都不好意思了。都吃了人家東西了,還能再收那些嗎?

於知青見她不收東西,反而更大方了,跑的也勤了,有時候興趣上來想吃什麼好東西,楊妙華不會弄或是缺大料的,就只能到孫家去找林大娘幫忙,一來二去的,兩邊跟林大娘和孫家的關係都近了,連帶跟孫家小女兒孫菁菁都熟識起來。

“好香啊!楊二姐,你這手藝還真不錯,怪不得那個好吃鬼就找你這裡開小灶。”

孫菁菁守著灶臺,幾乎是一放學就直接跑來了這邊。

這幾天生產隊開始割小麥了,天氣也熱了起來,農忙時節,初中生們哪怕沒有放假支農的,下學時間也提前了,反正就還是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是農忙時候,公社老師也要忙著割麥子呢!

林淑雲和大兒媳婦自然都去幫忙了,卻是捨不得么女也吃苦頭的,索性就把她交涉到楊來娣這裡,也不用擔心別的。

本來這種農忙時節,楊妙華也該去上工掙工分的,哪怕是大著肚子也得去,掙不到工分就得喝西北風。

可這短短個把月的時間裡,趙福安跟著孫家父子進山幾趟,真有些收穫,有的就近換給了於書彬,有的交給孫大山一起拿去處理了,如此一來家裡倒是沒以前那麼緊巴巴的了,甚至還有了些餘糧。

加上還有於書彬這麼個大方的主兒,那手鬆的就跟篩子似的,說是請楊妙華幫他開小灶,實際上倒是楊妙華和趙蘭珍一大一小跟著沾光,補了好些油水,原本乾癟瘦削的臉,都漸漸有了血色,一看就知道小日子有了油珠珠兒。

趙福安更不是不疼人的,當下便做出了決定,自家來娣好不容易養好了點,家裡又不是真就缺糧到那份兒上,索性不讓楊妙華出去摻和這農忙。

楊妙華自己呢,想著上輩子蘭珠的身體,也總是有些掛懷,之前只想著如何注意一些,竟沒想過自己還有這種耍清閒養胎的福氣,也領情,便在家裡照顧一日三餐格外用心,尤其是對給於書彬的小灶,那是格外用心。

她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家再大方再好心也不是傻子,會選擇她那肯定還是口味對了。就好比找廚子,總得找個手藝好的合口味的。她不敢說自己做飯手藝多好,就算有上輩子的經歷,她會的也真不多,水準也不高,普通家常菜的水平罷了。唯一的長處是什麼呢?她想過的,那就是她捨得放料。

這年頭山裡人大多數能吃飽就不錯了,像孫家那樣的是極少極少的,大多數人家就算比他們日子過得好,炒菜能有點油腥,那也不過就是稍微粘粘鍋底,其餘各種香料就別說了,那好些還是中藥材呢,貴得很,誰願意花那麼多錢?

也就是多虧了孫家幫忙,楊妙華才能弄到好些大料,如此拾掇出來的飯菜算是有滋有味。

至於放油鹽,楊妙華倒是也捨不得,只不過經歷了一輩子,上輩子後頭那些習慣到底是帶了來,哪怕再是想要摳摳搜搜,也跟這時候大多數人的摳搜不一樣。

好在是家裡如今都不缺這些,她也不至於太捨不得,尤其如今跟著於書彬開小灶,更不能虧了人家。

除了捨得放料,她也認真鑽研廚藝。也不圖做個大廚啥的,只要努力每一次比上一次做的好吃就行了,得對得起人家的好東西呀。

正因以上種種,才有了現在孫菁菁站在灶臺前使勁兒嗅,灶火燒著熱烘烘都不願離開的場景。

鍋裡煮的也不是別的,就是一鍋洋芋燒排骨,已經七八成熟了,咕嘟咕嘟的開著,那小滋味兒竄出來,簡直是絕了。

香得趙蘭珍口水早都流了一地,早就一狠心直接跑出去了,這樣也就杜絕了那些聞著香味跑上門來的小孩兒以趙蘭珍為藉口進去蹭吃蹭喝。

楊妙華也不是心就那麼狠,人家小孩兒可憐巴巴來看著你,說就只想沾沾指頭聞聞肉味,誰能不心軟啊?可再心軟,楊妙華也還是搞得清楚的,這又不是她的東西,她頂多就是個廚子而已,哪有自作主張把主人的東西分出去的道理?而且鄉下地方,如今這年頭,大家都困難,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不要到別家去蹭飯,可小孩兒饞上嘴了,哪還能講得清道理的?也有那不講道理的大人,專把小孩兒推出來討吃的,那是沾上就甩不脫。

所以分東西的口子絕對不能開,就連楊妙華他們能分到一些,那也是先把好的全都裝給於知青了,人家願意給他們那是情分,但也不會給太多,她自己和蘭珍還要補充營養呢,還要給趙福安留著嚐嚐味兒,哪可能還有多的給別人的?

何況,那些孩子又不像她家蘭珍,在此之前別說肉,連大米飯都吃不上一頓,說難聽點,人家吃好的時候多了去了,也沒見那時候給她家瘦巴巴的蘭珍分點好的,現在憑啥要她把自己和女兒嘴裡這口省給別人?她又不是日子過太好了吃飽了撐的把好東西白白給人。

這會兒孫菁菁放學回來,倒是把在外面躲著的趙蘭珍一併給帶了回來。眼下一大一小兩個女娃娃都圍在灶臺邊,使勁兒嗅著鍋裡的味道,就像那圍著香油瓶打轉的小老鼠,實在是有點滑稽。

“站那裡也不嫌熱,過來,給你們留了好東西。”

楊妙華看著火,熱得汗水直流,再看這兩個不嫌熱的傢伙,實在哭笑不得,只能起身用另外的東西把她們吸引開。

孫菁菁果然來了興趣:“什麼好東西?”

楊妙華揭開水缸蓋子,從裡面端出了一個搪瓷碗,放到了桌子上。

“什麼啊?搞這麼神神秘秘的。”

孫菁菁探頭來看,歡喜出聲:“枇杷!楊二姐你這兒還有呢?”

“就是你大嫂拿過來的,就剩了點,我做了枇杷糖水,沒放多少糖,也不知道甜不甜,你嚐嚐。”

他們生產隊沒有人種枇杷樹,但別的地方是有人種的,這年頭的還都是本地土種枇杷,核大肉少,沒農藥化肥更沒有甜蜜素啥的,全靠天收成,個兒也不大,但倒還是挺甜的,楊妙華還算喜歡。

不過這稀罕東西哪能自己都給造了,精明的楊妙華直接挑了大部分好點的拿到了於書彬面前,果然,這小同志好吃得很,雖然嘴上吐槽說個太小肉太少還不夠甜,口口聲聲嚷著沒以前吃的枇杷好,現在這日子太將就,但一口一個的也沒少吃。吃過後就給楊妙華弄了一包綿白糖過來。

當時楊妙華都給唬了一跳,這白糖可真真是好東西啊!尤其對他們這窮地方而言。就這麼說吧,哪怕再過三十年到了千禧年後,她出嫁的二閨女逢年過節回孃家帶的禮也就幾斤白糖而已。誠然,那是有她二閨女日子過得窮摳搜的原因,可就到了那個時候串門送禮送白糖還真不是個例。

那時候尚且如此,就可想而知在這時候一包綿白糖有多金貴了。

楊妙華噢不,準確說是於知青又給她這來了個人生第一次——沒錯,算起來,這輩子她也是第一次擁有這麼多白糖。想想往年到了過年買點黃糖煮湯圓都買不起,如今還沒到過年過節的時候呢,就有了這麼大包白糖,真的是睡著了都能笑醒。

高興歸高興激動歸激動,楊妙華還是沒那麼厚臉皮就收這麼個好東西的,她覺得不匹配,收不起呀!

結果人於知青還不高興了:“你們有啥不能收的啊?那枇杷雖然一般吧,我也知道你們這兒能弄到不容易。再說我又不是換了這回就不來了,以後我找楊二姐你們幫忙的時候還多著,你不收,是都不想讓我上門了嗎?”

“大不了,以後我來的時候,你就經常給我衝杯糖水啥的,就當是給我改善改善一下生活了嘛!”

他話都這麼說了,楊妙華明知道對方其實就是想讓她收東西,也實在是說不出拒絕的話了。

而她也確實是準備把這包白糖都儘量省著用,但對於知青卻是不能省的。

這不,那些剩下的小的不好看的枇杷,她給剝皮去核熬了糖水,沒有井,放涼了之後就只能放水缸裡陰著,倒也確實涼了許多。

她做了兩份,這份是給孫家的,說白了枇杷還是人家裡拿過來的,怎麼也少不了他們的。另一份就等著待會兒於書彬過來吃飯的時候順帶給他。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說了,壞掉的系統不能

吃魚糧的貓

成為團寵的我只想回家

壞脾氣的兔子

姚遠你真的很遙遠

柃希

青山有歸路

終是一介凡人

商末三國志

小柱哥